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是受弗洛伊德“性學”啟發的時裝?

不開玩笑,我曾經非常認真地問過我的一個設計師朋友,“為什麽一些知名的時裝周 T 台上經常會出現一些看起來巨傻 X 的設計?意義在哪裡?”

可當我被反問“實驗音樂和概念藝術展的意義又在哪裡?”時,我突然覺得自己的這個問題挺傻 X 的,可能偏見都始於不了解、或者壓根就不想去了解吧!

去年暑假,威斯敏斯特大學男裝專業的畢業生們在倫敦時裝周上展示了他們的畢業作品,展示完的第二天,這個叫 San Kim 的設計師立馬登上了許多時尚雜誌的頭條。

說實話,剛看到他 Instagram 的這些照片時,我長歎了一口氣。

但了解了這些設計背後的理念後,我突然就覺得還挺有意思的。

San Kim 癡迷於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理論,他覺得:小孩喜歡重複令他感到愉悅的行為,就和成年人癡迷於性行為是一樣的,看似對立的兩個東西一定在某方面極度相似。

所以,他從“小孩的玩具素材”和“成年人的戀物癖對象”中找到了兩個重疊的元素——“充氣”“乳膠”,並把它們作為男裝設計的主要素材。

San Kim 希望他的設計中能少一些直觀的“性暗示”,於是將乳膠換成了更便宜、更具有可持續發展意味的垃圾袋。

他在 ebay 上買了許多彩色的垃圾袋,把它們切成了不同的形狀,然後用膠帶粘成了可充氣物的形狀。

雖然塑膠袋的部分看起來很廉價,但牛仔部分 San Kim 用的可是日本丹寧布布邊的材料,它是牛仔布裡高品質的代名詞,他希望用這種對比來貼合他創作的主題。

為了減少牛仔褲剪裁過程中的邊料浪費,他還採用了方方正正、拚貼式的剪裁。

這個系列中,身體被充氣服遮住的幾個模特都高高瘦瘦,是傳統模特會有的身材,而露出了身材輪廓的兩位模特卻都是偏肥胖的、普通男性的身材。

這種設計顯然是為了削弱作品的時尚意味,突出人的部分,表明男性的身材並不一定要和模特一樣完美。

San Kim 的作品還有一個不太容易被發現的特點就是:人的頭是完全被包裹在充氣服裡的。

在這樣一個密閉空間中,氧氣只能供給人幾分鐘的呼吸,作品看起來有趣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種壓抑感,呼應現代社會中同樣能讓人窒息的各種心理疾病。

其實在秀場裡,show piece 本來就是隻用來展示創作理念的展品,它在吸引眼球的同時,將設計師的創作理念用一種誇張的方式展現了出來。

當這些設計用於銷售的時候,會更加貼合人們日常的穿著習慣,比如 San Kim 就有一些更加接近日常時裝的設計。

有很多其他的設計師也在開發充氣服飾。

比如這個:模特直接在 T 台上展示了 show piece 變成日常時裝的過程,當她們走到 T 台中間時,氣球漏氣,展品立即變成了貼身的裙裝。

自從40、50年代現代藝術的概念普及後,藝術作品的範疇早已超出了“已經創作完的作品”,它可以是一個未完成的行為,也可以一種理念,它們往往能比傳統的藝術作品包含更多的內容。

所以,那些第一眼就讓人看不太懂的視覺作品、聽起來有些違背審美習慣的實驗音樂,很可能是背後的創作理念更加吸引人,而這些,是需要我們進一步挖掘才體會得到的。

策劃 | 摩登天空ZERO編輯部

監製 | 伍叁伍伍 王碩

編輯 | 段璋珮

你還可以看看這些

本文由摩登天空ZERO原創,轉載請聯繫後台

除了這個公眾號,我們還有實體雜誌

這是我們最新一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