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電商宿命的背面,“接棒者”新零售正換道超車

文/孟永輝

從馬雲提出“新零售”的那一刻開始,這個新概念便開始了自己的一輪狂奔。巨頭的加持、資本的推動讓這個看似並不被外界看好的概念開始被人們認識和接受,如何以新零售的概念來激活日漸沉寂的用戶、如何以新零售的思維來賦能傳統行業的發展、如何以新零售為原點構建新的生態體系成為所有積極擁抱新零售的人們都在思考的話題。

不願改變、不敢改變的固定思維模式讓人們開始習慣電商思維,並持續用電商衍生出來的內容去供應已經出現新需求的人們。一味地供應用戶並無興趣的商品和內容所導致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用戶的漠視與冷淡,活躍度下降,轉化率降低開始成為人們普遍遭遇的痛點和難題。正如馬雲提出“新零售”時被人們嗤之以鼻一樣,當下新零售行業的發展依然步履蹣跚。在習慣了電商邏輯約定俗成的運作之後,人們開始接納並享受這種模式帶給自己的巨大便利,對於新零售僅僅只是口頭上的迎合與奉承。

其實,人們對於新零售並非無動於衷,很多人的確參與到了新零售的洪流中,無人貨架、無人便利店等新零售模式都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正如所有的概念都要經過現實的考驗後才能真正落地一樣,無人貨架、無人便利店並未經受住考驗,最後落了個一地雞毛。於是,思考究竟什麽是新零售,如何才能推動新零售的落地成為幾乎所有人都在思考的話題。

互聯網落幕背景下,傳統電商讓位新零售成為必然

互聯網紅利的行將結束注定了傳統電商同樣將會走向沒落,B端和C端的新需求都讓傳統電商難以擔綱重任。新零售便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而之所以會有馬雲率先提出“新零售”的概念,這與阿里巴巴長期精耕電商行業有著莫大聯繫。正是由於他們對傳統電商行業的深刻理解,所以才會預知到單純地借助電商的手段難以滿足B端和C端用戶的新需求,創新新的商業模式,刮骨療毒,成為未來新的發展方向。

以互聯網技術為肇始的發展紅利退卻,互聯網技術在改造傳統行業過程中顯得蒼白無力。傳統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獲取用戶的成本高昂,商品供需兩端的溝通成本過高,實現商品供需兩端的高效對接是破解傳統行業困境的關鍵所在。互聯網技術的去中間化最終讓傳統行業的這一痛點得到了根本解決,用戶和商家通過互聯網技術平台能夠實現完美對接,行業運行效率也能獲得提升。

隨著互聯網技術逐漸淪為一種基礎設施,簡單地依靠搭建一個平台,再將行業所有元素聚集到這個平台上的做法已經難以起到實質性的作用。互聯網技術不再是一種稀缺品,而是變成了一種標配品。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會有互聯網的影子在,互聯網已經如同血液一樣浸淫到了行業的每一個流程和環節當中。

如果我們僅僅只是單純地借助互聯網技術手段搭建一個平台,通過將用戶與商家匯聚到這個平台上,從而實現兩者之間的高效對接,這種簡單的做法已經難以起到真正實質性的作用,只有借助新的技術手段來滿足用戶和商家的新需求,才能獲得新的增長勢能。如果僅僅只是單純地借助互聯網技術,必然難以真正實現有效推動,互聯網技術的蒼白無力最終讓我們不得不選擇新的方式和手段。

以B2B為代表的電商模式遭遇前所未有的發展困境。傳統電商的經典模式是B2B模式,這種模式簡單地理解就是通過流量輸送的方式來實現傳統商家銷售量的提升,平台僅僅只是平台而已,並不參與到行業的實際運作過程當中。隨著越來越多的B端商家聚集到大型電商平台上,最終導致的一個最為直接的結果就是B端商家的泛濫。用戶開始在平台上無法在短時間找到心儀的商家,線上購物對於用戶來講不再是一件輕鬆的事,而是變成了一個痛點百出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創新新的商業模式,改變以B2B為主的平台模式成為行業發展的新需求。

另外,在B2B的商業模式裡,平台所承擔的一個主要任務是將用戶吸引到平台上,並不參與到實際對接和後續的相關工作。對於商家來講,儘管平台會頒布相關的措施來對其行為進行規範,但是由於平台對於商家的控制力並不是那樣大,最終還是導致了不少不良商家的出現。

以滿足用戶和商家需求而緣起的B2B模式最終卻遭遇到了來自兩者的“反水”,平台在整個流程當中非但難以起到真正實質性的影響,而且開始遭受諸多質疑。這其實正是B2B模式的簡單、粗暴所導致的,改變當前的發展模式或許對於平台和用戶來講都顯得至關重要。

互聯網改造的是“如何買到商品”,但並未改變商品本身。借助移動互聯網的手段改造的是“如何買到商品”的痛點和難題,但商品本身並未發生太多變化,很多商品依然是在按照傳統的邏輯進行生產和配送。這就注定了借助互聯網的方式和手段來改造行業痛點和難題的看法僅僅只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終點。因為等到借助互聯網技術解決了“如何買到商品”的痛點之後,用戶必然需要買到高品質的商品。

僅僅借助電商的模式只能解決用戶和商家的對接難題,但是無法真正改變商品本身。在互聯網紅利落幕的情況下,這種痛點和難題變得更加明顯。因此,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必然是如何為用戶提供從商品生產、配送到後期的維保等全流程的產品和服務。在這種背景下,僅僅只是借助互聯網的手段是難以達成的,必須通過新技術的手段才能完成。

互聯網技術僅僅只是改變了用戶買到商品的方式,而無法改變商品的生產方式的做法決定了它僅僅只是一個中間狀態,無法真正滿足用戶的終極需求。無論是國內的淘寶、京東,還是國外的亞馬遜其實都面臨同樣的難題,未來如何深度地影響和改變商品本身或許才是新的發展方向。

新的賽道裡,新零售該如何接棒傳統電商?

儘管“新零售”的概念是傳統電商巨頭提出並持續落地的,但是我們並不能夠簡單地將新零售看做是傳統電商的產物。因為新零售是一個區別於傳統電商的全新存在,新零售所開拓的是一個全新賽道,它對於行業的深度介入,對於用戶的深度影響都決定了其不能簡單地用傳統電商的模式生搬硬套。那麽,在新的賽道裡,新零售該如何才能接棒傳統電商呢?

角色的轉換與重建。在傳統電商時代,大型電商平台的角色僅僅只是平台而已,他們並不會過多地參與到商品的生產、配送等具體環節。這就導致了大型的電商平台對於商品缺少一個相對完整的監控體系,最終讓假貨泛濫,用戶受傷。儘管後期大型電商平台對於規範商品品質頒布了諸多規定,但是面對海量的商品,這些規定可謂是杯水車薪。

進入到新零售時代,想要從根本上破解傳統電商遭遇的困境和難題,實現在新賽道的強勢逆襲,需要解決的一個首要問題就是對於自身角色的轉換和重建。在新零售時代,平台不僅僅要承擔實現商家和用戶高效對接的任務,而且還要深度參與到商品的生產、配送等環節當中,確保用戶能夠快速、方便地獲得高品質的商品。相對於互聯網時代僅僅只是搭建一個平台,新零售時代的這種深度參與必然能夠給行業帶來更多的發展可能性。

只有實現了電商平台向新零售平台的這種角色轉換和重建,在新的賽道裡,新零售才能真正取代傳統電商成為未來滿足人們生活需要的工具。告別平台模式和流量思維,真正深度參與到行業具體流程和環節過程當中,才能真正實現新賽道裡的高速駕駛。

創新新零售時代的驅動“燃料”。傳統電商的驅動“燃料”其實是以互聯網技術為基本原料的,這種推動力僅僅能夠解決商家和用戶對接的痛點和難題,並不能改變商品本身。另外,在傳統電商阻塞的背景下,僅僅只是借助互聯網的“燃料”難以實現彎道超車。如何創新新零售時代的驅動“燃料”,再借助這些新型“燃料”實現“超車”成為新零售接棒傳統電商的關鍵所在。

在新零售的賽道裡,推動行業發展的不再是互聯網技術,互聯網技術已經成為一種基礎“能源”,僅僅只是推動行業的常規發展速度。如何將新技術創新成為新零售時代的驅動“燃料”成為未來一段時間新零售是否能夠取代電商的關鍵所在。

縱觀當下的新技術,大數據、AI、雲計算以及區塊鏈等有望成為驅動新零售發展的新型“燃料”,這些“燃料”不僅足夠新,而且能夠帶來強大的勢能和推動力。如何將這些“燃料”注入到新零售這搜新型飛船裡,或許才是在新的賽道裡,實現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

以S2b取代B2B,重塑商業模式。基於B2B的商業模式所建構起來的傳統電商開始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戰,僅僅只是搭建一個平台,難以起到推動行業發展和變革的作用,甚至還將會給用戶體驗帶來諸多消極影響。在新的賽道裡,新零售若想取代傳統電商必須要重塑原有的商業模式。

同B2B模式僅僅只是搭建平台不同,S2b模式更加在乎的是如何對行業進行深度賦能,通過對行業內不同流程和環節的深度賦能,實現行業的快速發展。大型的電商平台不再僅僅只是一個平台,而是要轉變成為一個大“S”,通過不斷給小“b”進行深度賦能,才能實現破解行業痛點,真正實現行業的快速發展。

B2B模式供應的是流量,S2b模式供應的是技術。相對於流量的短暫與快速,S2b模式的後勁更足,更加能夠實現新零售在新賽道裡獲得持續恆久的推動力。因此,重塑商業模式對於實現新賽道下的快速發展顯得異常重要。

互聯網時代的落幕最終讓傳統電商讓位於新零售成為必然。當傳統電商的賽道擁擠不堪時,新零售的賽道正暢通無阻。相對於傳統電商的簡單和淺度,新零售時代更加側重於對於行業的深度賦能和介入,通過角色轉換與重建、“燃料”的創新、模式的重塑才能在新的賽道裡實現換道超車。

輝常觀察由資深撰稿人、專欄作者孟永輝創辦,專注深度思考與趨勢分析,長期關注行業研究。微信公眾號:menglaoshi007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