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話題|學生歡迎家校擔憂 電競校園發展路在何方?

圖說:2018亞運會電競英雄聯盟決賽,中國3:1戰勝韓國 來源/視覺中國

在剛剛落幕雅加達亞運會上,中國隊在英雄聯盟表演賽項目中戰勝韓國隊,斬獲了首屆亞運會電競項目金牌。這一消息瞬間在朋友圈刷屏。這一年,電子競技發展步入了快車道——去年10月,在瑞士洛桑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6屆峰會上,正式承認電競為體育運動;12月,上海市發布的“文創五十條”著重提到電競遊戲產業,提出要加快建設全球電競之都。

恰逢高校開學季,不少陪伴子女報到的父母也流露出一絲擔心:缺少家長和老師的管束,“自由”了的孩子會不會沉迷電競遊戲而荒廢學業。

社團:電競愈發受學生歡迎

社團招新是不少高校迎新季的重頭戲。近幾年,不少“老牌”社團的負責人感到了壓力——越來越多的新生被電競社團“拉攏”。許多高校的貼吧也頻現“有沒有電競社”的留言。松江大學城某高校電競社成員已突破400人,“電競在學校有很高的群眾基礎,很有潛力。”負責人小李告訴記者,“我們的活動形式多樣,在線上,會和上海其他高校的學生在聯賽中切磋技術;在線下,我們會主辦的一年一度的‘新生杯’,給不少電競愛好者實戰機會,很受追捧。”

相同的情況出現在臨港某高校中,在參加電競社的年輕人看來,電子競技和打籃球、踢足球一樣,已被正式歸為競技體育項目,觀賞性和競技性都很強。“許多人擔心遊戲容易讓人沉迷,但大學生只要有基本自控能力,課余抽出一些時間放鬆身心,無可厚非。”“不熬夜、不翹課、不讓遊戲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成為滬上不少電競社團成員的“三不”約定。

“以前我認為電競和遊戲差不多,但經過一段時間訓練之後,我慢慢理解了深層次含義。”松江大學城某校電競社的小朱說,“永不氣餒、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求勝心態,也是體育精神的表現。”

家校:擔心學生“放飛自我”

遊戲過程中費錢、耽誤學習時間、影響生活作息……送孩子來上海某大學報到的喬女士有點擔心,沒了家長的約束,孩子會不會“放飛自我”。“暑假裡他就一直宅在家裡打遊戲,我們想到他高考結束應該放鬆,也就沒多干涉。到了大學還是應該以學業為主,我們回家後如果他不自律,該怎麽辦?”

上海建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的小崔曾是個陽光的大男孩,但沉迷電子遊戲一度讓他迷失自我。入學兩三個月後的那段時間,他幾乎每天宅在寢室,不怎麽去上課,連吃飯也草草對付,有時甚至連續好幾天通宵玩遊戲。輔導員發現後了解到,小崔是為了參加《星際爭霸》遊戲競技比賽而變得這樣。為了讓小崔重回正軌,輔導員可花了好一番功夫。另據不少高校輔導員表示,“深夜‘開黑’影響他人休息”也成為室友間產生矛盾的導火索。

“學校雖然承認電競社,但並不會像校內其它社團一樣予以資金補貼。”規模達500人的某高校電競社負責人小蒙向記者透露。

專家:電競產業更需高學歷人才

“任何行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不是你想做什麽都能成為這個行業的翹楚。電競也一樣,你喜歡不代表你能成為專家,並且走到頂端的只能是少數。”上海體育學院新聞與外語傳播學院院長杜友君表示,“我們有幾億電競活躍用戶,但登上亞運舞台的也就幾十人。”該校今年初公布2018年藝術類招生簡介,其中在播音主持類將招收電競解說方向的人才。

據介紹,網絡遊戲是娛樂遊戲,電子競技屬於體育運動項目。網絡遊戲主要是在虛擬的世界中以追求感受為目的的模擬和角色扮演;電子競技則是在資訊技術營造的虛擬環境中,有組織地進行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和體力的對抗。電子競技有明確統一的比賽規則,最大特點是嚴格的時間和回合限制。而網遊缺乏明確統一的比賽規則,沒有時間和回合的限制,容易使人沉迷。

“我們開設電競相關專業,不是說把沉迷於所謂‘電子競技’的孩子招過來,而是需要更理智、更專業地去認知它的學生。”杜友君說,“要既能看到電子競技的優點,也能發現它的不足,辯證看待電子競技,你才有資格成為有行業潛質的人才。”

目前,電競產業人才缺口巨大,包括理論研究、教學培訓、職業選手及教練、賽事解說等都呼喚高學歷專業人才的加入。“我們需要的人才,首先要懂電競,包括它的發展歷史、文化背景和未來發展。外語水準、體育素養也都需要考察和培養。大學教育應在電競發展中起到引導作用。”杜友君說。

在杜友君看來,電子競技有別於“湊在一起打遊戲”,如果能帶著興趣愛好投身產業發展,無疑能有正面效應;但如果只是一味沉迷遊戲,那還是需要靠心理乾預或其他手段來戒除網癮。

見習記者 郜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