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水煮開後有水垢、水龍頭接的水是「牛奶色」,還能放心喝嗎?

前段時間,家裡煮出的開水莫名出現了一些黑點,倒進杯子後,水中浮著的黑點清晰可見。

第一反應是「電熱水壺有破損」,於是馬上去查看。

不過,破損沒看出來,倒是看到壺嘴和壺蓋邊積了厚厚一層水垢!洗不掉、摳不了,著實噁心。(嚇得我馬上買了個新的電熱水壺)

再聯想到此前一打開水龍頭,總會聞到水有一股奇怪的氣味,不禁隱隱起擔心家裡的水質。

然而翻閱資料後,發現自己多慮了……但自來水的有些問題確實值得警惕。


水煮開後有水垢、水龍頭接的水是「牛奶色」,還能放心喝嗎?



指導專家: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張曉健教授

自來水這些問題,其實不是問題

①水煮開後有水垢

自來水燒開後,往往會有少許結垢,其實是正常現象。

這是因為,自來水中含有微量的鈣、鎂等礦物質,常溫時溶解於水中,而加熱後,會形成碳酸鈣等不溶於水的白碳粉末。日積月累,就會在容器內形成水垢。

水垢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鈣、碳酸鎂。放心,它們無毒無害。含量決定於誰的硬度。


水煮開後有水垢、水龍頭接的水是「牛奶色」,還能放心喝嗎?



②「牛奶水」

有時候打開水龍頭接一杯水,竟是奶白色的,過一會後就恢復原樣了。

是摻了漂白粉嗎?

事實上這樣的水,並不是因為其中含有漂白粉,而是因為水中有空氣。水在傳輸的過程中,需要加壓。這就導致空氣和水混合,形成了我們看到的這種「牛奶水」。

放置一段時間後,水中空氣會散出來,水就會恢復清澈了。這種現象,與水質無任何關係,可以放心飲用。

③「消毒味」

按照國家標準,自來水中必須保留一定量的消毒劑,以殺滅管網中的致病菌,由此引起的「氯味」是正常的。

自來水中的氯含量,嚴格控制在安全範圍內,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只需將自來水暴露在空氣中靜置一段時間,或將其加熱到一定程度,氯味即可完全去除。

遇到這些問題,才要警惕

①水「黃」了

有人家中的自來水會出現黃褐色的沉澱物,甚至還出現發黃、渾濁等現象,這是為什麼?

其一,可能用戶仍使用鍍鋅管或鑄鐵管,使用時間長,金屬內壁會逐漸鏽蝕,形成黃褐色的鐵鏽。當水龍頭開啟時,水流將鐵鏽沖刷下來。


水煮開後有水垢、水龍頭接的水是「牛奶色」,還能放心喝嗎?



這種情況,可通過排放解決。若持續時間過長,說明管道已鏽蝕嚴重,業主應考慮對自有管道進行更換。

其二,部分房屋使用年限較長的水池,內壁水泥砂漿可能出現局部脫落,導致自來水渾濁。建議業主對這類水池的內壁進行內襯修復。

②水「藍」了

水中帶有藍色,是由於用戶抽水馬桶中使用了潔廁靈,帶有潔廁靈的水進入到管網中。

造成這種問題,原因有兩個:一是抽水馬桶的逆止閥損壞,二是水箱出水防噴濺軟管頭在水箱液面下部。

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辦法就是完善逆止閥。

與管道直接連通的用水設備,必須安裝逆止閥,以阻止迴流汙染管網。再一個辦法,就是將防噴濺軟管移出水箱的水面,這樣也不會將馬桶水箱內的水吸入管道。

③有異味

除了消毒劑的「氯味」,若燒開水後出現異味,用戶首先應考慮燒開水是否有橡膠、塑料件接頭等器皿因素。若自來水出現其他異味,可撥打當地供水服務熱線電話進行顧問。

自來水是怎麼來的

自來水從水源地到居民家中水龍頭,經過四個節點:水源地、自來水廠、管道網、二次供水設施。這四個節點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汙染隱患。

靠我們自己,能不能判斷家裡自來水是否有問題?

水煮開後有水垢、水龍頭接的水是「牛奶色」,還能放心喝嗎?


很難。

一般情況下,自來水即使有問題,普通人也是看不出來的。我們能判斷的依據只有外觀指標,比如出現異味、鐵鏽、渾濁及其他肉眼可見物的超標情況。

這時候,水不能喝,要向自來水公司報告。但其他問題,比如微生物超標,往往都要靠專業檢測才能確定。

那自來水還能不能放心喝?

考慮到實際情況,檢測合格的自來水,在輸送到用戶的過程中,存在二次汙染的風險,因此也不提倡生飲,還是喝開水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