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想吼娃卻忍不住,原來根結在這裡

OK媽說:

在大家眼中,我一直是一個育兒達人,懂很多先進的育兒理念,也能耐心地去理解和引導OK。在大多數時候,我確實是這樣做的。但是也會有完全控制不住的時候,就比如我和OK在說話,他卻心不在焉東摸摸、西看看,小手閑不住時,我就很容易失控,每次都以OK哇哇大哭收場。

雖然事後我會反省自己,也會給OK道歉,但心裡也會納悶自己平時都好好的,為什麽就是遇到這類情況會特別煩躁。直到幾個月前在書上看到“元情緒”這個概念(文章最後,我詳細介紹了這本很愛很愛的書,感興趣的可以看看),才終於找到了原因,我之所以每回看到OK 明知吼不對,還是忍不住,就是元情緒在作祟。

01 忍不住吼哇,是“元情緒”在作怪!

元情緒,簡單來說就是在當下爆發的情緒背後,其實還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內在情緒。

這個背後的深層次情緒和我們過往的經歷有關,就像開頭我說的,大多數時候我都挺好的,但一碰到我和OK認真說事,他的小手東摸西摸、停不下來,我就會“噌”得火冒三丈,事後OK爸好幾次和我說,他這樣確實不好,我們要引導他改,但你也完全沒必要發這麽大火。

為此我也很苦惱。後來我終究明白了,因為小時候有一次媽媽讓我背唐詩,但我剛好看到桌上有一把漂亮的小梳子,就去夠它,想拿過來看看。結果,媽媽很生氣,認為我不專心,在我手上狠狠“擰”了一下。

所以我對OK這個不太好的行為有如此誇張的厭惡情緒,就源於我的元情緒。元情緒是我們從小到大成長過程中形成的,會在相似情形中無意識地表現出來,如果不仔細去想,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不知道元情緒的存在。

我的鄰居有兩個娃,哥哥五歲,妹妹三歲,我時常邀請他們一起來我家和OK一起玩,看到小朋友追來打去、哈哈大笑,我覺得特別有意思,但我的鄰居卻完全受不了,除非娃兒們是安靜地搭積木、聽音樂或者看卡通片,如果他們上躥下跳、笑作一團,她就煩躁無比,立馬要把兩個娃“吼回家”。

之前我總說她對孩子太嚴苛,“這個年紀的孩子嘛,很正常啊,他們開心不挺好的嘛”。直到我了解元情緒的相關理論後,算是找到了症結所在,興奮地去找她求證。

果真如此。鄰居說,小時候,她的爸媽就完全不能理解她開心的點!她印象裡很深的一次是,五六歲時在電視上看到個很好笑的畫面,她高興地跑到她媽媽面前分享,“哎呀剛才那個電視太好笑了,笑死我了!”

卻沒想媽媽沒有期待中的和她一起開心地笑,而是非常嚴厲地說:這有什麽好笑的,以後不許說“笑死”這樣的話!那刻,她像是被潑了一盆冷水,後來就再也不願意在爸媽面前釋放自己的高興和激動。

她說我不問,她自己完全不會想到,成年後的她在面對自己孩子嬉笑打鬧的時候,居然會重演當年爸媽對她的那套,而且“變本加厲”,真的是控制不住的煩躁和排斥。

02認清自身存在的元情緒,

向孩子表達出來會有初步成效!

因為元情緒是在無意識的情緒狀態下表現出來的,所以一般不刻意或者特別用心去挖掘,很難發現。那麽我們探究呢?

美國情緒管理專家約翰·戈爾曼教我們:如果發現自己在某種情境中表現出過分敏感的反應時,就要懷疑自己是不是存在著從來沒有意識到的某種元情緒,然後追溯一下自己的成長經歷,究竟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有了這種情緒,找出根源。

有這樣一位爸爸,平時脾氣非常好,無論孩子闖了多大的禍,從來都不會動怒,即使孩子沉溺於遊戲,或者在外面玩到天黑都不回家,甚至是撒謊了,他都能做到不發火,始終溫和且耐心地開導孩子。

但因為他自己從小生活在父親的高壓教育下,小時候完全不敢大聲說話,所以一旦遇上自己的孩子大聲吵嚷,他就會一改平日的“溫和”,像換了個人似得暴怒:“竟敢在大人面前大吵大鬧,太沒規矩了!”訓得孩子“啪嗒啪嗒”掉眼淚才算完。而平靜下來,這位爸爸又十分後悔!

這位爸爸就是因為在開始並沒有發現一切都是“元情緒”在作怪。所以他下意識的動作就是先把自己的元情緒發泄掉,根本無暇感受孩子的情緒,也就更別提讀懂孩子了。

和一般意義上的情緒一樣,元情緒也有好有壞。即便是壞的元情緒,戈爾曼指出也不用著急去消滅,只要清楚認識到就足夠。因為只要知道自己的元情緒,就不會再盲目地去責怪孩子、懲罰孩子,並且強迫孩子去做出改變,而是可以通過下面三個步驟,來傳遞元情緒:

第一步,首先站在中立的立場述說當時發生的情境;

第二步,描述當時的情緒;

第三步,提出你的要求(期望)

如果用上面的實例來說明的話,這三個步驟可以這樣分解:

爸爸小時候,只要爺爺大聲發脾氣(情境),

就會感到非常害怕和討厭(情緒)。

所以當你大聲說話時(情境),

我也會不知不覺地發火,情緒激動(情緒)。

我希望我的寶貝和爸爸說話時,能溫柔點、輕聲點(要求)。

轉換成這樣的方式來跟孩子溝通情緒問題,不僅更有效,孩子也會更容易接受。

同樣的,我後來和OK說,媽媽和你說話的時候,你的小手動來動去,我特別受不了。可能是因為媽媽小時候有一次沒認真聽外婆說話,小手去拿梳子玩,外婆狠狠擰了我一下,我很害怕。所以我希望我們努力把這個習慣改掉!沒想OK聽得很認真,並且真的好了很多!

真的就是這麽簡單,和孩子袒露心聲,是能收到很好的成效的。

03 什麽才是“忍住吼哇”的終極方法

那麽當我們的元情緒導致我們的情緒激化,沒法和娃進行理性對話時,到底該怎麽做,才是有效的自我平靜方法呢?

這個時候,不要試圖強迫自己把事情朝好的方向去考慮,這對我們自己的要求實在太高,而且會把事情弄得更糟。

因為在那個發生衝突的當下,如果我們強迫自己接受孩子不好的行為或者糟糕的情緒,那麽我們是沒法和自己的元情緒一致的,於是也就會承受更大的壓力,繼而煩躁與生氣倍增。這就會容易造成”明明知道不對,還是忍不住要吼”的結果!

應該做的是:平緩而勻速地深呼吸三四次(呼吸和吸氣各約5秒),整個過程20-30秒。

大家不要小瞧這個方法,一定要去嘗試一下(美國心髒數學研究所對此有過實驗論證),因為和理性思維(邏輯)相比,我們的心髒對於感性情緒的反應更迅速,其速度據說堪比光速。類似憤怒與驚嚇等負面情緒,會讓心髒不規則地跳動。心率不規則時,就會分泌出壓力激素(真不由我們控制),並向大腦和全身危險信號,使全身細胞都處於攻擊或防禦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時很難接納和理解別人的情緒的。

另外,在這種狀態下,人的視覺也會變得非常狹隘,眼睛裡除了自己想要看到的東西再也容納不了其他東西。

所以一到這個時候,啥都別想,開始深呼吸。請記住,只要心髒恢復穩定的跳動,不再分泌壓力激素,整個人的防禦系統開始卸下,那麽我們就能重新回到心平氣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