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在即 銷量增長也要過難關

新京報訊(記者 王琳琳)與乘用車產銷增速轉負形成鮮明對比,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可圈可點。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13.6萬輛,同比增長78%;1-10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80萬輛,同比增長71%。

不過在新能源汽車迅猛發展的同時,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仍然存在亟須克服的難題和挑戰,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逐漸退坡,對市場的刺激逐漸減弱,車企承壓明顯。同時,市場監管趨嚴,即便車企擁有資質,但如果相關車型沒有達到一定產銷量,還是難逃被清退的命運。

補貼退出在即,難關再現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在11月發布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八大重點工程實施方案》中表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達到700萬輛。毋庸置疑,在購車補貼、無須限行等多重政策的扶持下,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我國汽車市場以及車企銷量新的增長突破點。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更主要的原因在於補貼的刺激。

據新京報記者了解,為了讓車企能夠適應無補貼時代的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逐漸退坡。近來又有傳言稱,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退坡40%,網傳新補貼政策將於今年12月頒布,且不設過渡期,2019年年初正式實施。

對此,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網傳的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方案總體較好,體現了提升產品技術水準的高品質發展方向,對產業鏈具有積極的拉動效果。對於新能源乘用車而言,網傳的相關調整方案調整幅度加大,車企承受的壓力稍大。”

此外,崔東樹表示,“新能源補貼的退坡,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導入期到成長期之間過渡的必經之路。”隨著新能源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能源汽車在汽車市場中所佔的比例逐漸增加,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形成規模化。在業內看來,一個行業的持續發展不能長久依靠政策紅利,最終還是要回歸市場的競爭。隨著政策補貼紅利的退坡,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或許會受到限制,其發展壓力較大。

清理趨嚴,生產資質並非一勞永逸

為了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工信部等主管部門逐漸完善管理機制和清理機制。

今年10月末,工信部發布了《關於擬撤銷名單的公示》,公示名單中涉及161款新能源汽車,在進入免征購置稅名單的一年內,車型始終沒有產銷量。工信部在公示後將撤銷其免征購置稅的資格,更嚴重的處罰是相關車企或將失去新能源汽車的造車資格。

據了解,從2018年開始,工信部陸續發布了多批次公示名單。針對進入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各個目錄的車企或者車型,連續12個月沒有達到一定的產銷量要求,這些車企面臨被取消生產資質的困境,其相關車型也從各個目錄中剔除。

這就是說,對車企來講,進入目錄拿到生產資質並不代表一勞永逸,如果車型沒有達到一定產銷量,即將會被清退並撤銷免征購置稅資格。

業內指出,隨著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收緊,如果車企未能拿出優質的產品,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最終也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新京報記者 王琳琳 編輯 張冰 校對 范錦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