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庸電影,為何鮮有佳作?

正在寫這篇關於金庸武俠影視劇話題的文章時,突然又聽聞嘉禾創始人鄒文懷先生離世的消息,兩位巨人,僅隔三天,令人錯愕。

一時竟不知道怎麽繼續寫下去,腦子也好像亂掉,所以有表達混亂的地方請寬忍。

近來關於緬懷金庸先生的文字實在不少,對於我來說,金庸其人其作,自知了解尚淺,所以不敢多言,只在這裡再談談一個老話題——

金庸武俠小說風靡華人世界,為何根據它們改編的金庸武俠電影的影響力卻遠不如電視劇?

就大眾流行和普及度而言,內地對金庸及武俠小說的認識,很大程度上與八十年代前後港台拍攝的同名電視劇密不可分。

早期的如經典的83版《射雕英雄傳》(黃日華、翁美玲)、83版《神雕俠侶》(劉德華、陳玉蓮)、84版《鹿鼎記》(梁朝偉、劉德華),當年的TVB無線五虎大多主演過金庸武俠劇,如今看來真是群星閃耀。

永遠的喬峰、段譽、虛竹

再近一點,古天樂、李若彤主演的95版《神雕俠侶》、黃日華、陳浩民主演的97版《天龍八部》以及陳小春的98版《鹿鼎記》,更是無數人抹不去的童年記憶。

隔了那麽多年,我也依然清晰地記得小時候全家人晚上圍著一台小小的黑白電視機追看95'《神雕俠侶》的情形。

一聲聲的“過兒”“姑姑”、一眾生動的正派反派角色以及跌宕的情節,那可以說是人生中第一次完整體驗所謂的武林、江湖、俠義,至今難忘。

張紀中在新千年後開啟的又一輪金庸武俠劇翻拍也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前幾部作品如黃健中導演的2001版《笑傲江湖》、2003版《射雕英雄傳》《天龍八部》,那一年還有蘇有朋賈靜雯高圓圓主演的《倚天屠龍記》。

或許,當年迷戀的是高圓圓

由於這四部劇播出時恰逢學業尚不緊張的年紀,因此看得很多,當時尤其迷戀《天龍八部》與《倚天屠龍記》,幾十集追下來意猶未盡,每每不捨得看到劇終。

以上當然是關於金庸武俠劇的私人生命經驗,但我相信人群中定有許許多多的經驗共享者。

這些劇當年萬人空巷,如今記憶不減,早已不是深入人心那麽簡單幾個字可以概括的了。

然而,同樣是基於金庸作品改編,金庸武俠電影與電視劇比起來,整體可就黯淡多了。

儘管根據金庸武俠小說拍攝的電影早在1958年就在香港粵語片裡出現了(胡鵬導演的《射雕英雄傳》上下集),但直到財力雄厚且擁有自家規模化片廠的邵氏公司在1965年喊出“彩色武俠新攻勢”並盯上查先生的IP,金庸武俠電影方才展現出影響力。

可是如果從還原金庸原著魅力、電影本身的製作素質等軟層面來評判,這個“影響力”又是要加上引號的。

1967年張徹與王羽合作的《獨臂刀》一舉破百萬港幣,創當時香港電影票房新紀錄,由此獲“百萬大導演”稱號。

而《獨臂刀》關於大俠收養故人之子、師妹斬斷男主人公胳膊、男主逃離並練就絕技的主線故事分明就是直接取自《神雕俠侶》。

張徹用簡化的金庸武俠故事配以動感的動作片拍攝技法,陽剛暴力激情的男性風格一方面帶來影像衝擊力,另一方面也無形中契合了香港六七暴動時期年輕人躁動、急欲宣泄的社會氛圍。

所以《獨臂刀》的成功在故事層面確有金庸原作的貢獻,但其實已被倪匡和張徹拆裝重組為一部有獨立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的作品,生逢其時,遂一鳴驚人。

《獨臂刀》之後,武俠片的類型地位提升亦產量大增,接下來才有了70年代後期批量出現的正式打著金庸原著改編的武俠電影。

此時期仍是邵氏主推,像張徹的《射雕英雄傳》(1977)、鮑學禮的《天龍八部》(1977)、孫仲的《笑傲江湖》(1978),楚原也在專心於古龍的同時開拍兩集《倚天屠龍記》(1978)。

進入80年代後張徹繼續推出了《飛狐外傳》(1980)《碧血劍》(1981)《神雕俠侶》(1982)《俠客行》(1982),幾乎要將金庸武俠小說拍遍;

另一名邵氏導演華山拍了《鹿鼎記》(1983)和《楊過與小龍女》(1983),後者由曾合作過《喝彩》的張國榮與翁靜晶主演,就連剝削片大導牟敦芾也來了一部《連城訣》(1980)。

熱鬧雖熱鬧,但如此大量的跟風拍攝最終沒有留下一部精品。

其實這一時期的金庸武俠電影本就是受同時期TVB金庸武俠劇集(1976年王天林《書劍恩仇錄》打響頭炮)影響的副產品,市場導向性太強導致製作粗糙。

比如堅持自我的張徹大導演在新派武俠十年後已顯得落後,他拍起片來依舊是不考究的粗枝大葉流水線生產,縱使有金庸的好故事在手也枉然,因為兩人的風格根本就是南轅北轍。

張徹在自己的回憶錄裡說,他拍攝金庸小說成績並不好,“原因在兩人性格不同”。

他用沉著厚重VS反叛尖銳、長江大河VS激流瀑布來概括二人之間的區別,金庸先生“長在能靜,我之缺點正在不能靜”。所以金庸本人的沉穩以及由此帶來的作品的厚重細密是他駕馭不來的,文如其人,天然之別。

張徹與愛將傅生,兩人合作多部金庸武俠片

張徹要拍,也只能“擇取一枝一節”,他說拍《飛狐外傳》時就集中於用毒,至於博大深刻根本不敢想,“我是有自知之明的”(以上張徹所言來自《張徹—回憶錄·影評集》)。

金庸武俠電影在七八十年代乏善可陳,還有一個大環境值得注意。

70年代的香港電影是李小龍硬派功夫、許氏兄弟市民喜劇、成龍諧趣功夫片的天下,而80年代初又被新藝城《最佳拍檔》系列、洪金寶成龍時裝動作片輪番佔據。

換句話說,這正是香港經濟也是香港電影全面邁向現代化、本地化的轉折期。

《最佳拍檔2》中出現了機器人

因此邵氏的舊片廠製以及始終強調的中原傳統文化、古裝想象世界(金庸武俠小說就是素材庫),傾向傳統的家國、德怨、恩仇、俠義、為國為民等巨集大價值觀的金庸武俠電影已經不再適應年輕態的香港和香港觀眾了,因為進影院的終究還是年輕人居多,永遠求新求刺激,是為與時代脫節。

七八十年代金庸武俠片羸弱,但有一派武俠片卻突然異軍突起,一延續了邵氏新派武俠的血脈,二也呼應了當時觀眾的新鮮需求,那就是楚原改編自古龍小說的懸疑/奇情武俠片。

1976年的《流星·蝴蝶·劍》一改此前武俠片的刻板,古龍原作的浪漫寫意與楚原的文藝氣息一拍即合,古龍熱由此引發,楚原也被推著一連拍了好幾年古龍武俠片,《天涯·明月·刀》《三少爺的劍》《多情劍客無情劍》等都大受歡迎。

緣何古龍武俠電影能迅速躥紅並持續發酵,而同期的金庸武俠片卻總拍不好?

用評論家的話說,叫做楚原與古龍是“一對精神上的孿生子”(出自《香港影畫》第139期,1977),楚原早年的粵語文藝片路線以及對底層人的關注在十年後與古龍小說裡的文藝式武俠不謀而合,並且兩人都重主觀、重浪漫,脫離原有武俠片的框框自成一派。

金庸是大師,古龍就是浪子。自小歷經曲折,天性放蕩不羈,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且切身體驗過街頭生活與世態冷暖,所以他的武俠小說不見政治歷史朝代背景,盡是現實社會與現代人心境的翻版。

楚原悟到古龍武俠的內在,並且充分利用了他小說的最大特色——”突變”,以懸疑曲折引人入勝,加入自己所鍾意的美與意境,其他細節便不再求實,寫意帶過即可,打鬥避開繁複的套招、布景也總是那些布景。

拍《流星·蝴蝶·劍》時,楚原從加拿大訂購了幾噸楓葉,從此用上癮

“我覺得所謂忠實原著,應該是忠於原著的精神實質,而不是一味拘泥,還有必要把它改成符合今日觀眾的欣賞興趣”(摘自《香港影人口述歷史叢書3楚原》)。楚原的這番總結,可真對應了水華導演關於文學改編的“名著加我”的理念。

簡言之,楚原的武俠電影,終究是主角懂武功的文藝片,既忠於古龍,更忠於自己,天作之合。金庸武俠小說沒有遇到這樣一個導演,所以要麽在拍成電影時因大刪大改而變得單薄,要麽被改編地脫離原作宛如兩人。

而金庸武俠電影的第三個節點,恰是以跳脫金庸原著的改編方式達到一個高峰,那就是徐克聯手程小東的《笑傲江湖:東方不敗》(1992)。

《東方不敗》大膽改編,影片很成功但惹得金庸對徐克不滿

在此之前,還有一部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胡金銓與徐克因理念差異不歡而散的1990版《笑傲江湖》。

整體來看,這兩集《笑傲江湖》算是所有金庸武俠改編電影裡最具知名度的了,許冠傑與李連傑的令狐衝、林青霞的東方不敗、林正英的曲洋等都成經典。

《笑傲江湖》有複雜的江湖朝野等政治歷史背景,也保留些許胡金銓味道,是對金庸原作的較忠實改編

說到胡金銓,也不要忘記許鞍華導演也曾在1987年拍過上下兩集的《書劍恩仇錄》。

當時從未有過武俠片拍攝經驗的許鞍華因自身對金庸作品的興趣而一口答應,帶著大隊人馬奔赴內地實地取景,美術、場景等豁然開朗,並完全啟用內地演員,有著考究的寫實風格、複雜的歷史背景和人物心理描寫,師承自她的司機胡金銓一脈。

這樣的畫面和意境,下次看到就是《臥虎藏龍》了

然而,觀眾對此並不接受,《書劍恩仇錄》是許鞍華遺憾之作,她本人多年後回憶也說自己很內疚,確實是沒有拍好。或者說,是拍得太早了,不論許鞍華還是觀眾,都未準備好。

《書劍恩仇錄》是分為上下集的,有沒有發現,前文提到的幾次翻拍也是有分集的,像張徹的《射雕》、楚原的《倚天屠龍記》。

但對於小說改編電影來說,一個故事拆成兩三集分開上映,是一個挺有風險的事情,因為觀眾熟悉角色與劇情(尤其是金庸),分集上映容易令觀眾熱情冷卻,費力不討好。

楚原曾想拍一套三集《書劍恩仇錄》,但1981年首部票房不佳後便叫停

歸根結底,落到一個最基本也是最實際的難題,那就是金庸小說多數都是鴻篇巨著,遍覽群書的他又在其中加入了大量歷史政治背景,出場人物眾多情節曲折環環相扣,角色與情節都很吃重。

這不僅需要改編者先慢慢內化吸收,把控好支線、節奏與篇幅(刪減是必然的),然後在有限的兩個小時內講述一個既電影化又深得原著精髓的故事。

所以想拍出既好看又能獲得觀眾認同的金庸武俠電影並非易事,要麽角色與故事推進過快,缺乏細膩鋪陳如同走馬觀花只顧打鬥和熱鬧,要麽改動過大,失去原著味道。

來自TVB訪談節目《煮酒話金庸》

曾參演過楚原1981版《書劍恩仇錄》的狄龍大哥就很實在地說過,“戲很熱鬧,但沒有把陳家洛與乾隆二人之間的關係做到絲絲入扣,因為時間太短了”。

最後還說了句“(那時)我演起來有點臉譜化,沒有演出小說裡的陳家洛,不好意思”。

許鞍華同樣如此,有過失敗經驗的她直言,兩個小時就算三個小時的電影,其實拍不到他的小說裡,只能拍一部分。

來自TVB訪談節目《煮酒話金庸》

看來金庸武俠如此大的體量,還是更適合熒屏而非銀幕,可以在相對寬鬆的時長內以原著風格沉穩展開,不必過多刪減也不必額外加戲。

如此一來,細節鋪墊到位、背景到位,再加上恰當的演員以及更加廣泛的電視閱聽人(不像電影那樣以年輕人為主),劇集版便比影版更有可能成功。

不過就算是拿被視為金庸武俠劇難以超越的經典作83版《射雕英雄傳》來說,當年王天林導演接拍時也被原著的浩瀚折磨一番,最後決定按三大章節來呈現。

“拍83版射雕,為什麽把原著分三個故事來拍呢?主要是因為原劇本太長了,其次那時公司亦不知道觀眾是否受落。所以先拍一輯《鐵血丹心》,發現觀眾有興趣追看,收視不錯,公司就開第二輯《東邪西毒》,待反應更好時,拍第三輯《華山論劍》”(出自《香港影人口述歷史叢書4王天林》)。

金庸認可王天林,另外他本人有一個自己的評價原則:“你改得少我就認為你好,但不一定拍得好”

《東方不敗》之後的金庸武俠電影再次淪陷於跟風大潮中,其間也有幾部劍走偏鋒的改編代表,像王晶的《鹿鼎記》(1992)與《倚天屠龍記魔教教主》(1993)、劉鎮偉的《東成西就》(1993),王家衛的《東邪西毒》(1994)。

後面兩部純碎借題發揮,已經與原著沒什麽關係,倒是王晶的改編無意中成為90年代金庸武俠電影的最後一個代表。

以無厘頭包裝的王晶周星馳版《鹿鼎記》表面看來太過搞怪,但也正合了原作所呈現的那個畸形時代與諷刺意味。

《倚天屠龍記魔教教主》與《東邪西毒》當年票房都不好,王晶的續集計劃也擱置,由《東方不敗》帶起來的金庸武俠電影熱就此退燒,與之伴隨的,是整個香港電影拐向下坡路。

自此,金庸武俠劇仍然在港台以及內地頻繁翻拍,但已經有24年沒正式拍過一部金庸武俠電影了。

就在金庸先生離世前夕,徐克幾十年的夙願——《神雕俠侶》電影版宣布啟動演員招募;另外,香港導演周顯揚已接替陳嘉上執導最新的影版《射雕英雄傳》。

成片效果,尚需等待,不管結果如何,這都將是一個比較有特殊意義的文本群。

最後,借張徹與楚原兩位老導演的幾句話。張徹先生在自我剖析性格、認為自己無法拍出真正好的金庸武俠電影后,還有一句話沒說——“他的武俠世界在小說而不在電影!”

在此也希望楚原導演身體健康

而楚原老爺子在回憶自己的古龍武俠電影以及整個職業生涯時曾總結,“我拍片,坦白說只是跟著時代走”,電影這一行,“其實全都是時勢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時勢”。

那麽,金庸武俠電影的時勢,是已過去,還是未到來,或是命裡難求?

這些疑問,只有時間才能給予答案。

推薦 |“幕味兒”公號有償向各位電影達人約稿。詳情見:求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