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醫學需要捍衛常識,守住良心底線

今看到一位38歲男性,職業警察,無高血壓,無糖尿病,不吸煙,偶有應酬喝酒,量不多,體重正常。平時運動不多,工作壓力大,作息時間不規律,勞累。近半年,時有左胸搏動性痙攣,每次1--2秒鐘。運動中從未出現過。

一次感覺脈跳有問題,心悸。自覺心臟要出問題,緊張,出大汗,出現瀕死感。

到醫院急診,心電圖正常,肌蛋白不高。接診醫生將患者收住院,入院診斷為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當時就做了冠狀動脈造影,結果正常,所有冠狀動脈均無狹窄。

怪異的是:出院的診斷仍是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而且給予患者雙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還好的是沒做氯吡格雷抵抗相關篩查,讓患者自費買替格瑞洛),瑞舒伐他汀,倍他樂克和異舒之。

白岩松先生在40不惑之時,人生感悟第一句話是「捍衛常識」。我深有同感。在價值觀扭曲,潛規則盛行時,各行業當然包括我們醫療行業,犯的很多錯誤是違背常識性的錯誤,違背常理的錯誤。因而故事顯得荒誕可笑、可悲!

有1--2秒鐘搏動性與運動無關的心絞痛嗎?顯然沒有認真問患者癥狀。而心絞痛的診斷最根本的是癥狀特徵,靠的就是問診。

如果說急診前脈有問題(很可能是早搏),心悸,出汗,患者自己感到怕心臟出問題,高度緊張,甚至發生瀕死感,考慮做心臟檢查尚可理解,但心電圖正常,肌鈣蛋白不升高,冠狀動脈造影正常,有什麼根據繼續按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下診斷?並按此做完全不必要的治療?!這就不能完全以不懂常識來解釋這一怪異診療行為了!是否為了人為保持出入院診斷一致?騙取醫保?如果是這樣,就有個良心底線守不守得住的問題。

單純生物醫學模式,非精神心理科的醫生普遍缺乏精神心理學常識培訓。這位患者的工作性質,工作壓力,常年生活難以規律,導致的焦慮是引起胸痛的根源。而有瀕死感的那次急性發作是驚恐--焦慮的急性發作。

在我見到患者前,他出院後一直處於高度緊張、不安和不放心的狀況。因為始終戴著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的帽子。而對那次急性瀕死感的原因一直認為它是一次心臟病發作,擔心隨時再發,而不敢恢復正常工作。

這個案例充分表明,臨床工作中違背常識,守不住良心底線導致的不應犯的錯誤,消耗了大量醫療衛生資源,而且非但未能讓患者解脫病苦,回歸社會,反而整日驚恐不安。

溫馨提示:本平台已開通文章搜索功能,可關注後發送關鍵詞體驗。

歡迎您在下方留言↓↓↓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