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滬港深基金遭遇選擇難題 銀華嘉實東吳3產品“墊底”

  滬港深基金遭遇選擇難題 銀華嘉實東吳三產品暫“墊底”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作者:張桔

  港股的大幅回調也讓鏖戰香江的內地機構們叫苦不迭,特別是滬港深基金。Wind資訊顯示,截至9月13日收盤,陸港通基金(內地)中,若將A、C類分開計算的話,今年以來回報低於-20%的產品已經達到19隻,今年以來回報在-10%~-20%區間的產品達到124隻,另外還有129隻目前的年內回報為負值;而年內回報為正值的產品僅有24隻。在這份榜單中,銀華估值優勢、嘉實滬港深精選、東吳雙三角暫時排在了倒數前三位。

  接受《紅周刊》記者採訪時,中郵基金相關人士分析,在港股方面,滬港深基金上半年明顯增持了保險、醫藥和石化行業,重倉股票也主要集中在騰訊、友邦保險、石藥集團、中國生物醫藥等大市值企業;而滬港深基金近期的配置思路一定是盡量避開手機設備、汽車等首當其衝受到貿易戰影響的行業,多配置一點在防守性的公用行業上。

  開年迄今滬港深基金收益慘淡

  2017年全年,香港股市氣勢如虹,滬港深基金也因此獲益而賺得盆滿缽盈。但2018年,港股的大幅回調讓多數滬港深基金措手不及。滬港深基金所重倉持有的品種都出現大幅回調。如騰訊控股開年以來的下跌幅度已經超過了20%,融創中國、碧桂園等去年領漲的內房股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調。

  再比如一度是東方紅系滬港深基金所獨家青睞的重倉股品種的複星醫藥,今年基金一季報時,複星醫藥(AH)還同時位列於東方紅滬港深的十大重倉股之列;然而該股A股和港股開年迄今分別跌幅已經超過了35%和40%。當然“受挫”複星醫藥某種程度上只是拖累東方紅系滬港深基金的一個縮影,去年年終排名居前的滬港深基金今年幾乎遭遇集體滑鐵盧。例如,中海滬港深價值精選2017年憑借全年44.33%的淨值增長率在同類基金中排名居前,但2018年迄今淨值增長率卻僅為-13.18%;富國滬港深價值精選的情況稍好,去年全年的淨值增長率約為41.59%,但2018年迄今淨值增長率卻僅為-9.58%;嘉實滬港深精選去年全年的淨值增長率約為51.43%,殺入年終十強,但今年迄今淨值增長率約為-23.51%,其在281隻同類基金中僅僅排在了第221位。

  有趣的是,《紅周刊》記者注意到,2017年一度因為少配或者零配港股遭遇詬病的滬港深基金,它們今年的業績也是一樣滿目狼藉。例如創金合信滬港深研究精選,從去年三季報到今年二季報的四份季度報表顯示,公司十大重倉股未曾出現過一隻港股,2017年,該基金全年實現淨值增長率僅約為2.90%,在同類基金中排名靠後;而2018年迄今,該基金的淨值增長率僅為-15.17%,其在同類基金中的排名同樣在千名開外。

  當然,也確有滬港深基金因為輕倉或空倉而表現稍強。如前海開源滬港深匯鑫和前海開源滬港深優勢精選躲過了今年的調整,兩基金股票倉位分別為0.65%和0.09%,其大部分資產投資於債券、銀行存款上。

  此外,《紅周刊》記者也注意到,泰康興泰回報滬港深對股票投資也比較保守,但是二季報中還是持有20%左右的倉位;從行業上看,其主要配置了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家用電器等防禦性較好的板塊,但是基金主要收益來源還是在今年以來不斷增配的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上。

  “榜尾”基金緣何業績不佳?

  從目前的榜單來看,銀華估值優勢、嘉實滬港深精選、東吳雙三角暫時排在了倒數前三位,而這三隻產品今年以來淨值增長率下跌均超過了22%,三隻基金業績落伍的原因實際各不相同。

  嘉實滬港深精選基金的現任基金經理是張金濤和張丹華,而2017年基金的業績亮麗很大程度上是沾了港股走牛的光,從去年三季報以來的逐季季報看,在基金重倉股中出現過的港股包括了中國糧油控股、中國太平、騰訊控股、瑞聲科技、廣汽集團比亞迪電子、中國軟體國際、中國東方航空工商銀行新華保險等等,可以說港股投資佔據了其中相當大的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在該基金經理今年一季報總結中表示:“H股跟隨美國的調整幅度有所超出我們的預期,疊加港幣的弱勢也對投資港股資金的收益率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而港股經過調整後,估值吸引力重現,尤其是大金融行業。”照此邏輯分析,二季報中,中信銀行紫金礦業、中國軟體國際、工商銀行、中國東方航空、中國太平、新華保險等7隻港股仍然齊刷刷地出現在重倉之列;但在二季報總結中,基金經理未再對港股的投資邏輯和投資得失發表隻言片語的見解。

  有魚基金高級研究員王驊對《紅周刊》表示,就該基金調倉分析,在二季報的前十大重倉股裡,已經找不到騰訊控股、瑞聲科技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華東醫藥、中國東方航空股份,同時格力電器獲得了大幅增持;但基金的股票倉位卻有所減少,從一季度末的91.28%降至二季度末的85.21%。調倉的思路是對前期漲幅較大的個股及時獲利了結,港股中的騰訊控股和瑞聲科技都是屬於這種情況。不過,基金持倉的整體邏輯並沒有變化,重點仍在低估值的價值股和穩定成長的消費和醫藥股。

  對比來看,東吳雙三角的情況則並不相同:從成立時間上推測,這隻成立於2017年12月5日的次新基金或許僅在建倉期趕上了港股牛市的末尾而已。值得注意的是,從今年的兩份季報來看,該基金在港股重倉股的選擇上發生了較大轉變:一季度,瑞聲科技和騰訊控股進入了十大重倉之列;而二季度,雖然這兩隻股票退出了十大重倉之列,但結合該基金半年報來看,上半年該基金曾買入蒙牛、五礦資源、比亞迪、騰訊、瑞聲科技、紫金礦業、周黑鴨等港股,累計買入這些股票的金額均超出期初基金資產淨值的2%。

  對此,有不願具名的基金分析師向《紅周刊》記者指出,從淨值走勢上看,東吳雙三角在建倉後便經歷了騰訊的大跌,隨後雖然減持了騰訊在內的港股,但基金經理幾乎沒有踩中過任何的熱門板塊,僅打新而來的深信服獲得了明顯收益。

  滬港深基金配置難題如何化解?

  那麽,對於內地的滬港深基金來說,接下來面對的首要難題就是如何在三個市場中合理地配置資源了。

  接受《紅周刊》記者採訪時,新浪倉石基金策略設計師戴彤彤建議,首先可以在基金約定的投資比例範圍內,適當降低或平衡配置內地和香港市場的股票;其次就是要加大對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研究,香港市場和A股上市公司主體雖然大體相同,但兩地的投資者結構差異明顯。香港市場基本以境外機構為主,是非常看重基本面的;雖然也會有內地的資金參與、有一些短期機會,但中長期的投資邏輯還是要重點看公司的營收增長、管理層、治理結構、競爭壁壘和行業景氣程度等等。

  而在滬港深基金上發力較早的富國基金則對此持有類似的觀點。接受記者採訪的某位人士指出,對未來市場整體環境,H股與A股是可以聯動看待的。目前,市場受製於中美貿易摩擦及國內巨集觀經濟走弱兩大因素壓製,但估值層面的“便宜”仍然給予了一定的“安全墊”。這兩大因素對市場產生壓製,但從絕對估值上看,目前是足夠的便宜,無論是PE、PB均處在歷史低位,港股恆生指數PE估值處在歷史中樞負一倍標準差的位置,故目前對市場整體觀點偏中性。對未來行情的判斷,需要更多的資訊出現“更可測性”後再做動態調整。

  “在市場震蕩、波動性增加的情況下,需要適當控制倉位。就富國滬港深價值精選基金來說,2018年二季報顯示,基金倉位69%,其中港股倉位40%左右,A股倉位29%左右。”他進一步向記者表示。

  而相比上述兩位的出言謹慎,前述接受採訪的中郵基金人士則更具信心。“短期我們並沒有過分看淡,配置思路方面,正如之前所說,配置仍偏向高股息和價值投資,主要投資行業龍頭企業,為防止市場短期震蕩做好保護;因為龍頭企業佔有率正在快速提升,環保成本提高了行業的門檻,資源和市場進一步向龍頭集中。我們會完全避開川普關稅有關的股票,行業方面以消費必需品、銀行、公用股為主。”他向《紅周刊》記者如是表示。■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常福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