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艾葉 | 第780天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艾葉

ARTEMISIAE ARGYI FOLIUM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的乾燥葉。

相關名

艾、艾絨、艾蒿、蘄艾、艾蓬、草蓬、灸草、冰台。

產地

主產於山東、安徽、湖北、河北等地。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採納加工

夏季花未開時採摘,除去雜質,曬乾。

性狀鑒別

本品多皺縮、破碎,有短柄。完整葉片展平後呈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上表面灰綠色或深黃綠色,有稀疏的柔毛和腺點;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質柔軟。氣清香,味苦。

飲片 醋艾炭

呈不規則的碎片,表面黑褐色,有細條狀葉柄。具醋香氣。

性味歸經

辛、苦,溫。歸肝、脾、腎經。

性能特點

本品辛香行散,苦燥溫通, 炒炭兼斂, 入肝、脾、腎經。既善溫經脈、理氣血而止血,為治虛寒性出血之要葯,尤宜崩漏與胎漏。又善散寒濕、暖子宮而止痛,為治經寒痛經、寒濕帶下、宮冷不孕及脘腹冷痛所常用。用治濕疹瘙癢, 可收燥濕止癢之功;用於溫灸, 可收溫經止痛之效。

功效

溫經止血,散寒止痛。

主治病證

(1)虛寒性崩漏下血、胎漏。

(2) 經寒痛經、月經不調,帶下清稀,宮冷不孕。

(3)脘腹冷痛。

(4)濕疹瘙癢(外用)。

此外,用於溫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溫灸,或煎湯熏洗。溫經止血宜炒炭用,散寒止痛宜生用。

配伍

艾葉配阿膠:艾葉性溫,功善散寒暖宮、溫經止血,並能調經安胎;阿膠性平, 功能養血止血。兩葯相合,既養血止血,又散寒暖宮調經,治崩漏下血屬血虛有寒之證。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溫燥,故不可過量或持續服用,陰虛血熱者忌服。

小故事

故事和功效無關:

據說在唐朝末年,有一個農民起義軍的領袖名叫黃巢,官兵聽到這個名字都會害怕。

有一次,黃巢率領軍隊打到河南鄧州城。為了能夠更好地了解地形,他喬裝扮成老百姓去察看地形。這時,迎面走來了一個農村婦女手拉著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懷裡卻抱著一個五六歲的大男孩,隨著逃難的人群西行。黃巢很納悶,便上前去詢問,那村婦說:「縣衙今天挨門傳令,說黃巢馬上要血洗鄧州,大家快逃命吧!」

黃巢又問:「那你為什麼拉著小的,卻抱著大的?」村婦答道:「大的這個孩子,父母都已經被亂軍殺死,如今只剩下這根獨苗了。小的這個是我的親生兒子,萬一黃巢追來,我寧肯丟掉自己的孩子,也要留下鄰家的這根獨苗。」

黃巢聽了,為村婦的大義所感動,他對村婦說:「我黃巢專和官府作對,決不傷害無辜百姓!」說著,他拔出佩劍一揮,砍倒路邊兩株艾草,交給村婦說:「大嫂,你快快回城傳話,讓窮人門上都插上艾葉,有這個記號,保管不會受到傷害。」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全城,當晚窮人家的門上都插上了艾葉。

第二天正好是五月初五,農民起義軍攻下了鄧州、殺了縣官,而老百姓沒有受到一點傷害。

從此,端午節插艾葉可避免災禍就一起流傳到今天。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