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幹部司馬懿如何撥亂反正?

溫乎曰:

我經常批評司馬懿,

今天說幾句好話。

其實他也挺無奈,

做了一輩子別人的手中刀,

到頭來,

被眾人推著做了操刀人。

1

一個人的忠貞善惡不可能寫在臉上。

有的人一輩子都很老實,人緣好工作能力也強,大家都覺得此人靠譜。可到入土的年紀卻學會變臉術,上演一出《我的後半生》。

沒錯,說的就是司馬懿。

後世人覺得司馬懿一直都是狼子野心,參加工作時就蓄意謀反,仿佛生來就是為了顛覆曹魏江山。

其實,哪有那麽多蓄謀已久。

所有的歷史轉折都不可能謀劃很多年,尤其是以一人之力改變王朝興衰......很多時候是站在了歷史的風口上。

司馬懿不想飛也得飛。

都是時勢使然。

2

《晉書》說:“帝知漢運方微,不欲屈節曹氏,辭以風痹,不能起居。”

意思是:

司馬懿知道漢朝完蛋了,但又不願意追隨曹操,所以就假裝中風,躺在床上動都不能動。

這段文字看看就行了,騙鬼的把戲。

曹操的第一個官職是洛陽北部尉,而舉薦他做官的人,恰恰是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他當時是洛陽令。

兩家挺有淵源,不存在看不起之類的。

那為什麽司馬懿拒絕出仕呢?

因為舉薦他的人是魏種,此人屬於曹魏內部的兗州派,後來還背叛過曹操......本來就勢力小,還有黑歷史。

而當時的風俗,一旦接受舉薦就和舉薦人綁定在一起,成為一輩子都會被人貼標簽的門生。

堂堂司馬氏,怎麽會和魏種扯在一起呢。

多年後,曹魏文臣之首、潁川荀氏的領頭羊荀彧發出offer,司馬懿不是麻溜的去曹操辦公室報到了麽。

很多事情也在此時埋下伏筆。

司馬懿正式成為曹魏士族集團的一員,他一生的坎坷和榮耀,都離不開此時加入的陣營和身份。

之前在《三國的貧窮、法治和帶路黨》中聊過,曹操的基本盤是寒門和宗室,士族只是合夥人。

在這種架構下,曹操可以駕馭自如。

可曹丕不行。

曹丕沒有軍功和威望,又繼承了曹操的王位和官職,他除了當皇帝沒有別的出路,而想當皇帝又必須得到士族的認可。

於是,九品中正製火熱出爐。

他承認士族的利益,又得到宗室的支持,曹魏的權力結構就變成士族、宗室組成的兩架馬車。

而曹丕的宗室政策也很有特點。

他極力防範親生兄弟們,卻又把軍事大權交給遠方親戚。這樣一來,他們既能和皇帝保持一致,又不會對皇位造成威脅。

之後一系列的輔政大臣也出自他們。

曹丕去世後輔政大臣是曹真、曹休、陳群、司馬懿,曹睿去世後的輔政大臣是曹爽和司馬懿。

宗室和士族,是後曹操時代的標配。

此時的司馬懿,只能做曹魏忠臣,壓根沒機會成為下一個王朝的創始人。

3

司馬懿本來是文職幹部。

平時做點整理文件、迎來送往的工作,可曹丕想拉攏士族來製衡宗室,但又不能找樹大根深計程車族。

司馬懿正好合適。

他出身於士族,又是曹丕的嫡系,關鍵是家族實力也不強,不會產生威脅。好吧,就你了。

領導說你行,不行也行。

短短幾年時間,司馬懿從太子中庶子一路升為錄尚書事,和陳群一起處理國家大事。

而曹丕又特別信任他,自己帶兵出征的時候,就讓司馬懿鎮守許昌,還能親自統帥幾千軍隊。

這就讓司馬懿初步接觸到軍事。

當然,他在此時還遠遠沒有帶兵打仗的能力,但好歹是在實踐中學習了,多年的崗位歷練,鍛煉了司馬懿的能力和資歷。

他在這個階段雖然沒有軍功,但是為後來的軍事生涯做好鋪墊。如果沒有一點歷練,誰會讓他去帶兵打仗呢?

曹丕去世後,司馬懿正式帶兵。

他擊敗諸葛瑾、斬孟達,用敵人的鮮血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而此時的曹魏宗室卻在逐漸凋零。

曹仁、夏侯惇等第一代名將就不用說了,就連曹真、曹休也接連去世。

曹氏、夏侯氏的子弟中,基本沒有能夠鎮守一方的大將......西南諸葛亮在厲兵秣馬,東南孫權經常北上打秋風,怎麽辦?

曹睿不得不重用外姓將領。

軍事經驗豐富的司馬懿,正是其中之一。

職業生涯走到這裡,司馬懿依然是堂堂正正的進步,不像史書中說的那樣,蓄謀已久取得兵權等等。

還是那句話,時勢使然。

於是,他又被派往長安長期出差,任務是阻止諸葛亮北伐。

在戰亂年代,唯一能積累實力的只有軍功,最大的軍功又是擊敗國家最大的敵人。

西拒諸葛、北平遼東,為司馬懿積累了巨大威望。

最重要的是,他在軍中有了門生故舊,後來的司馬氏嫡系和西晉開國元勳,相當一批人出自西北軍。

再加上曹丕、曹睿都英年早逝,屢次出任輔政大臣,也讓司馬懿的資歷變的很深厚。

此時的司馬懿是什麽人呢?

士族領袖、朝廷重臣、軍中大將......三個身份加起來,足以讓他擁有與眾不同的地位。

說一句國之柱石,並不為過。

當國家出現問題時,不找你找誰?司馬大人一輩子都忠貞為國,理應扛起大旗帶領大家撥亂反正啊。

4

公元239年,曹睿去世。

他讓曹爽和司馬懿共同輔政,繼位者是年僅8歲的曹芳。曹氏皇帝一個比一個年輕,一代不如一代。

小學生曹芳又懂什麽呢?

朝廷大事還不是輔政大臣說了算。如果曹爽足夠聰明,大家相安無事到皇帝長大成人,也就沒有後面的事了。

可曹爽真的不夠聰明。

不過實事求是的說,曹爽的大部分政令是符合曹魏基本法的,只是太過火,再加上後期野心膨脹。

嘎嘣,玩脫了。

首先看曹爽的公事。

他讓弟弟曹羲做中領軍,曹訓做武衛將軍,曹彥做散騎常侍,基本把持了京城的禁衛軍。

又讓表弟夏侯玄做中護軍,負責選拔武官。

曹氏、夏侯氏的子弟們再次掌握軍權,恢復了曹操、曹丕以來的傳統,成為曹魏江山的左膀右臂。

對了,夏侯玄和司馬懿又有姻親關係。

然後拉攏何晏、丁謐等人參與朝廷機要,又把持了朝廷大權,當時的曹魏政令基本出自於曹爽一人。

而何晏是曹操的養子兼女婿,丁謐是譙縣人,他的父親是曹操起兵時的嫡系。可以看得出來,曹爽是在小圈子中選人。

他們和曹魏有著共同的利益和命運。

不是曹爽小心眼,實在是無人可用。曹氏、夏侯氏的人丁凋零,各地的軍政大權又基本被士族滲透,曹爽也沒辦法。

他想把自家人提拔起來,共同對抗士族,保衛幾十年來的勝利果實。

這麽做也沒錯,大家都理解。

政治鬥爭並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有一條大家都默認的潛規則,只要都遵守潛規則做事,才能相安無事。

這就要說到曹爽的私情了。

剛做輔政大臣的時候,他還是很尊重司馬懿的,每當有什麽大事,都會去詢問司馬大人的意見。

畢竟是老同志嘛,有經驗有能力,又是輔政大臣和士族代表。大家一起分享權力,也共同承擔責任。

此時的宗室和士族,依然是井水不犯河水。

就算司馬懿的勢力龐大,也不會有人追隨他搞政變,更不會支持他改朝換代。

可曹爽表面上尊司馬懿為太傅,實際上剝奪了他的兵權。這就屬於越界,同時也侵佔了大量士族和老同志的利益。

更過火的是,他挖國家的牆角。

由於大權在握,曹爽感覺棒棒噠,再也沒有人能阻止他享受生活了。於是,曹爽和親信們四處霸佔良田、收取賄賂。

這屬於貪汙腐化,任何時候都是一條紅線。

而曹爽又把禮儀、出行規格都提高到皇帝的標準,甚至把曹睿留下的妃子都帶回家去。

這叫什麽?

僭越、淫亂后宮......

除了董卓,這可是連曹操都沒做過的事,曹爽就無所顧忌的做了。其他的偷國庫珍寶、大肆修建宅基地就不說了。

事情發展到此時,司馬懿的舞台出現了。

士族被剝奪了朝廷的話語權,老幹部也都靠邊站,其他大臣也看不慣曹爽集團的做法,大家都跪求司馬懿:

“老太傅,一定要出山撥亂反正啊。”

司馬懿不知不覺的,就站在歷史的風口上......沒有一點陰謀詭計,完全是堂堂正正的陽謀。

都是時勢使然。

5

公元249年正月,曹爽兄弟帶著皇帝去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睿。

裝病多年的司馬懿又活過來了。

他和老幹部蔣濟、高柔合作,一起調動人馬關閉洛陽城門,又向太后請旨罷免曹爽。

最絕的是,司馬師居然養了3000死士。

這就很厲害了。

追隨老幹部們發動政變的,還有侍中許允、尚書陳泰等文武百官。這麽說吧,高平陵之變是滿朝文武推舉司馬懿做的。

而他們的目的是推翻曹爽,恢復到之前的利益格局,並不是改朝換代。

此時的司馬懿依然是為國盡忠。

他甚至許諾曹爽:“只要回來放棄權力,包你富貴終生。”蔣濟也寫信向曹爽做出承諾。

曹爽信了。

他把皇帝交給司馬懿、放棄兵權,孤身一人回到府中。其實他也沒辦法,滿朝文物都拋棄他了,就算到洛陽號召勤王,又有幾分勝算?

何況他也不是以軍事見長。

老幹部們成功撥亂反正,恢復當年的利益、官職和話語權,又徹底排除了宗室的掣肘。

事情進行的很完美。

只有一個人反悔了——司馬懿。

很多年前,他就是有威望、有地位、有兵馬的朝廷重臣,除了宗室以外,基本無人能夠抗衡。

現在曹爽完了,宗室也徹底廢了。

司馬懿拔劍四顧,驀然發現:“原來天下再無敵手,只要我想做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既然如此,是不是能更進一步呢?

就算我老了,也可以給子孫打好基礎,以後的事就看他們的表現了。這不就是曹操做過的事麽?

或許,司馬懿的野心就此而生。

當年的曹操也一樣,年輕時只想當征西將軍,隨著實力大增,開始謀劃改朝換代。

所以啊,司馬懿的成功並不是蓄謀已久。

甚至不是所謂的熬死其他人。

而是時勢發展給了他進步的機會,風雲際會之時,老幹部們又把他推向前台,直到最後一刻,他有絕對實力後才滋生野心。

這一切,誰都沒想到。

司馬懿做了一輩子別人的手中刀,人生最後三年,他要自己做操刀人。

6

讀歷史最忌諱給人貼臉譜。

比如曹操就是白臉、關二爺就是紅臉、劉備哭出來的江山、司馬懿年輕時就野心勃勃打算篡位。

這都蠻扯的。

人的一輩子看似有很多選擇,可以這樣、可以那樣,可當事到臨頭時,可以選擇的方嚮往往很有限。

尤其是司馬懿這樣的大人物,不知不覺就被眾人推著往前走......想停下來休息一下或者不想幹了,是不可能的。

除非身死或族滅,否則就得一直往前走。

他們走上這條路,就回不了頭。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趁機大開殺戒清除異己,宗室、反對者、淮南派等三種人是一定要排斥的,他重用的基本是老同事和老部下。

任何人都阻擋不了司馬懿的腳步。蔣濟反對殺曹爽,當年就被氣死了,子孫也沒有發達。

反觀高柔,堅定的支持司馬懿。

他的兒孫們都富貴終身,二兒子做到刺史,三兒子後來出任尚書令......一念之差而已,這就是差距。

個人奮鬥固然重要,但也要考慮歷史進程。

還是那句話,時勢使然。

看懂司馬懿,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能看懂古代和近代的很多事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