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說慢性病的人都是內寒外熱?

播放GIF

俗話說:「十病九寒」,又有「百病寒為先」之說,可見寒邪影響人體健康之甚。

慢性病的人,一般都是內寒外熱

萬病不離一個寒字,慢性病的人,一般都是內寒外熱,這表現在容易上火,特別是牙齒會痛,口紅,頭髮白黃,口臭,腳氣,冬天怕冷,夏天怕熱,四肢無力,特別握拳沒有放射的力量感,給人的感覺就是萎靡不振,這就是中醫上所謂的陽虛,整個人沒有活力,氣短聲低。

先看目前的這個情況,人們都是看到了外熱的情況,認為要降火清熱,其實僅僅看到了外熱的表面現象。其實外熱是因為內髒的寒氣太重,把熱的元氣逼到外面,元氣本來深藏在腎中,元氣越充足的人,越收藏的很深,很牢固。不充足,自然被寒氣逼,放散到身體的外層。即所謂元陽外越。

寒邪的危害極大

寒,身體之敵人,正氣之虛,邪氣必然盤踞陰成形,(陽化氣,陰成形)表現為腫瘤,癌變,膨脹,疼痛(正氣衝擊寒氣)。

寒氣就是邪氣,可能是外邪盤踞在身體的正氣虛弱之處,也可能是西藥,例如:點滴把寒邪之氣從身體的外層太陽壓到太陰肺脾,導致咳嗽,食欲不振,進一步壓到腎經,導致失眠,尿毒症,再壓,就會到骨髓,奇經八脈。再比如:白血病就是如此得的,到達於此,已經病入膏肓,非重灸不可排除深層寒氣。

寒氣如同敵人入侵,到達腎臟,基本上身體國土淪陷,正氣不能對敵,只能往外跑,表現為身體外層的熱,此熱乃易位的正氣,如果再清熱,最後的一點正氣無存,身體如同鬼體,陰寒如同冰窟,將不日而亡。

寒邪出逃大致路線

厥陰->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

寒在厥陰,上熱下寒,精氣血虛,惡夢連連,治也緩之,去寒補血,烏梅丸,當歸四逆所屬,治後寒退至太少二陰。

寒在少陰,睡眠品質不好,想睡睡不著,起來仍疲憊,元氣外散,陰盛格陽,外強中乾,治憑脈象,四逆湯,白通湯,回陽飲。治後寒退太陰。

寒在太陰,運化不力,肥胖,腹瀉(因為陽明大腸有寒氣,而陽明太陰相表裡,葛根湯所主),咳吐清痰(手太陰肺有寒,小青龍湯之所主),太陰統用附子理中,兼少陽症用柴胡桂枝乾薑湯,水邪濕邪,上面用苓桂術甘湯,下面用真武湯(少陰太陰合症),可見太陰症變化多端,土火,土水,土金,土木合症隨意治之。治後,寒邪基本從少陽陽明撤退。

寒在少陽,初用柴胡桂枝乾薑湯,降少陽火兼治太陰,純熱象不多,治後寒出陽明太陽。

寒在陽明,陽明多氣多血,寒邪在此化為熱邪,但是陽明太陰表裡,通常不會太熱,多是寒熱交替,表現為大便前硬後軟,嚴重的經年腹瀉,葛根湯之所主,幾付就可,實在爽,陽明太陽合病,多肌肉酸痛,高熱,葛根麻黃湯主之,一副就行,陽明寒不容易退,因為陽明為土,土不容易變遷,陽明寒退至太陽關口。

寒在太陽,氣化不利,小便不暢,感冒發燒,溫度越高,寒邪出的越多,桂枝湯,麻黃湯所屬,一付就行,以防亢龍有悔。太陽寒出,痛苦不堪,然而是黎明之黑暗,如果沒有此步,說明體內寒邪還沒有排出,行百裡半九十,打擊寒邪必要全殲,不能姑息養奸。

此文給出治療所有慢性病的綱要,學好還自己一個健康的身體,指日可待。

還有一點需要提醒:發燒要掛水,現在一聽掛水就想笑,三陽病雖然又快又猛,但是其實並不重,畢竟寒氣在身體的外層,沒有在內層三陰。

掛水其實就是鹽水加抗生素,消炎的目的就是把寒氣從身體的外層逼到身體的內層,好了以後必然表現出,咳嗽,乏力,食慾減退,睡眠變差的三陰癥狀,三陰癥狀雖然體察不出來,但卻是非常嚴重的,所謂家賊難防,人的身體本來對外層的東西感覺比較敏銳,但是對內髒的感覺就弱了,這也是大自然的規律。

掛水其實是加重了病情,白血病,糖尿病,高血壓其實都是感冒發燒吃西藥,掛水的結果,長此以往,身體根本就不會發燒,不會禦敵了,因為自身的內臟器官全是寒氣,怎麼能抵抗外來的寒氣呢?

往期

熱點

快板?文明養成30條?對!嗨起來!

千里之外,走進東海五位援疆教師的教學生活!

九月,到東海邂逅綻放的向日葵花海!

貼心!東海開通5條「學生定製」公交專線!

馬上開學,電動三輪四輪能接送學生嗎?東海交警這樣說.....

總值班:傅兆翠

值 班:劉 艷

編 輯:沈 帥 校對:賈利青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