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胃鏡報告答疑:非萎縮性胃炎和淺表性胃炎的不同之處

淺表性胃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胃部疾病,有些患者總是認為這個疾病和非萎縮性胃炎是一樣的,那麼事實到底是不是這樣呢,非萎縮性胃炎真的就是淺表性胃炎嗎,下面我們就來帶大家了解非萎縮性胃炎和淺表性胃炎一樣嗎?

什麼是非萎縮性胃炎:

非萎縮性胃炎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與萎縮性胃炎不同的是,有胃黏膜的萎縮性改變,但還沒達到萎縮性胃炎的診斷標準。

什麼是淺表性胃炎: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淺表性炎症的疾病,為消化系統常見病,屬慢性胃炎中的一種。可因嗜酒、喝濃咖啡、膽汁反流,或因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引起。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癥狀,如進食後上腹部不適、隱痛,伴噯氣、噁心、泛酸,偶有嘔吐。

那麼這兩種疾病有哪些不同呢?

1、引起原因不同。慢性淺表性胃炎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與萎縮性胃炎不同,淺表性胃炎並不伴有胃黏膜的萎縮性改變,粘膜層以漿細胞及淋巴細胞等慢性炎症細胞為主。

2、治療方式上有區別。淺表性胃炎飲食要有規律,多吃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維生素,微量元素要合理搭配。淺表性胃炎尚無特異性藥物治療,一般主張無癥狀者勿需治療,有癥狀者可根據有關病因,病理及臨床癥狀給予合理用藥。

除了藥物治療,給胃炎患者3點建議:

1、改善生活方式和調整飲食,避免三餐不定時進食,不抽煙、不飲酒,避免進食不潔食物、酸辣食物以及巧克力、咖啡、濃茶等影響消化的食物,改掉「邊走邊吃、邊看邊吃」的生活習慣。飯後胃脹明顯患者避免飯後馬上臥床休息及工作,飯後一段時間後需要少量運動,如散步。

2、嚴重時可到醫院進行碳14呼氣試驗,明確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必要時可以進行抗HP藥物治療;還應該定期複查胃鏡,年長患者至少1次/年,以觀察疾病進展。

3、胃炎患者病史較長,應減少焦慮情緒,精神因素也會導致胃脹、胃痛等功能性胃腸病的癥狀。

淺表性胃炎和非萎縮性胃炎的不同,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吧,這兩種疾病是不一樣的,不僅癥狀和病因有所不同,治療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所以兩者不能混淆。

微信jiankang805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