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是葯三分毒小心讓你腎損傷 五類藥物易致腎損傷

腎臟負責清除人體的代謝廢物及毒物,重吸收水分及其他有用物質,從而保持人體內環境的穩定,故腎臟功能受損後,那問題就大了。近年來,藥物逐漸成為我們身邊引起腎損傷的最常見危險因素,腎損傷是一種比較高發的疾病,該疾病的出現不僅給患者的身體造成危害性,同時還嚴重影響著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因此,我們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對腎損傷的發病因素多加了解,積極做好相關預防工作。專家表示,日常五類藥物易致腎損傷,如脫水劑、生物製劑、金屬製劑、抗腫瘤藥物、抗生素等,大家還需提高警惕。

腎臟本身的生理特性決定了它對藥物的毒性作用特別敏感。腎臟血流量特別豐富,約佔心輸出量的20%~25%,因而大量的藥物或者藥物的代謝產物可進入腎臟。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大多數藥物最終都需經腎臟排出體外,在排泄過程中藥物經過腎小管濃縮系統,使其在腎小管表面的濃度大大增高。此外,腎小管還對部分藥物有分泌、重吸收的作用,如此一來,藥物更集中於腎小管表面或細胞內,因而易發生藥物中毒。

其次藥物濫用問題使藥物性腎臟損傷的發生日趨增多。在日常生活中,生病吃藥乃常事,可「有病亂吃藥」禍害匪淺。頭疼發熱,亂服感冒藥、止痛片,出現腎損傷的病例並不少見。「是葯三分毒」,過量或長期服用都會「傷腎」。現在生活設施便利,線上線下藥房眾多,一些人止痛藥、感冒藥、抗生素、減肥藥隨意吃,很容易引起腎損傷。尤其是一些病人濫用抗生素,一方面可引起耐藥性,另一方面還可能導致急性腎損傷等。

有些人對「西藥傷腎」倒是有警惕性,覺得中藥或中成藥比較安全,在這裡要告誡大家,中藥不是大白菜,要按規定醫生囑咐使用,不然也會傷腎。近年來,已經發現多種中藥或中藥成分(如含馬兜鈴酸的藥材)可導致急性的腎臟損傷或慢性腎衰竭,導致嚴重的後果。在醫院用藥中,如醫生不加重視,也很容易出現藥物性腎損傷,使「治病」的葯成為「致病」的葯。

老年和幼兒患者、脫水狀態、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腎臟病等患者是藥物性腎損傷的高危人群,對這些患者用藥時應格外謹慎,用藥前做好充分評估、並嚴密監測腎功能,必要時予水化等預防措施。

警惕五類藥物易致腎損傷

1、脫水劑易致腎損傷:代表藥物是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容易引起滲透性腎病(腎小管上皮細胞腫脹變性)、急性腎衰。


2、生物製劑易致腎損傷:代表藥物是疫苗、抗毒素、抗血清,容易引起急性腎小球腎炎。免疫球蛋白類的藥物,容易引起腎前性急性腎衰。白蛋白藥物,容易引起蛋白超負荷性腎病、梗阻性病。

3、金屬製劑易致腎損傷:比如金諾芬,容易引起膜性腎小球腎炎。汞、硫酸銅、硫代硫酸鉍、鐵製劑等藥物,容易引起腎小管壞死、急性腎衰。

4、抗腫瘤藥物易致腎損傷:比如環磷醯胺,容易引起出血性膀胱炎。鏈脲黴素,容易引起范可尼綜合征、腎性尿崩症、腎小管壞死。順鉑,容易引起腎小管壞死、急性腎衰。甲氨蝶呤,容易引起梗阻性腎病、腎小管壞死。生物製劑類的藥品,比如干擾素,容易引起急性腎衰、腎病綜合征。白介素-2,容易引起腎前性急性腎衰。

5、抗生素易致腎損傷:氨基糖苷類:代表藥物是慶大黴素、丁胺卡那黴素、妥布黴素、鏈黴素,容易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急性腎衰;頭孢菌素類:代表藥物是第一代頭孢菌素,如先鋒黴素Ⅰ、先鋒黴素Ⅱ、先鋒黴素V、頭孢拉定、頭孢呱酮,容易引起急性間質性腎炎,腎小管壞死;青黴素類:代表藥物是甲氧西林、氨苄西林、青黴素,容易引起急性間質性腎炎、急性過敏性血管炎、腎小球腎炎、急性腎衰。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