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陳東海:美元與原油同漲能持續多久?

  來源:證券時報

  原油屬於大宗商品,是期貨市場的主要交易品種,還具有金融屬性,美元是全球的儲備貨幣、計價貨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二者有密切的聯繫。全球原油的價格,是用美元來計價和交易結算的,因此,美元在全球外匯市場上的漲跌,會直接導致以美元來計價的原油價格的或漲或跌。

  有鑒於此,當非美經濟體在交易原油包括原油期貨時,要將美元的標價折算成以本幣標價來核算成本。那麽,由於各經濟體的貨幣兌美元在外匯市場上是波動的,因此折算成的以各經濟體貨幣來計價的原油價格也是波動的。當美元的匯率上升時,原油價格折算成其他經濟體的貨幣後,相當於價格上升。那麽,為了保持原油價格的穩定,原油價格在以美元標價與結算時,則需要做一定幅度的下調,以保持在折算成其他貨幣標價時其價格的相應穩定。反之,當美元的匯率下跌時,原油價格相應的上調,以保持折算成其他貨幣標價時的價格穩定。因此,我們就經常看到,當外匯市場上美元匯率上升時,大宗商品市場和原油期貨市場的原油價格下跌;而當美元匯率下跌時,原油價格上漲。呈現出美元匯率與原油價格的奇特的“蹺蹺板效應”。

  美元和原油的這種蹺蹺板效應是原油價格走勢的主要特徵。觀察近30年來美元和原油的走勢曲線可以看到,在絕大多數時間裡,二者是負向的關係,其原因就正如上文所述。

  但是,美元匯率與原油價格的這種反向共振的走勢並不是始終如一的,在少數時間裡,二者可以不表現出關聯性,也可以表現出同向的關聯性。在二者不表現出關聯性時,主要是原油價格的其他影響因素,如供求關係、國際地緣政治等因素處於主導地位所致,而要是出現了比較少見的美元匯率與原油價格同向運行的話,則是國際經濟中出現了新的邏輯鏈條。

  目前原油的價格與美元之間,自2018年2月中旬起,就表現出了同漲的正向關聯性,好比比翼雙飛的鳳與凰。原油與美元之間內在的本來邏輯是負向的關係,如今成為正向的關係,是出現了新的邏輯鏈條。

  川普執政以後,美國的經濟數據全面改善。目前,美國的GDP繼續穩步增長,失業率跌破4.0%,創數十年來的新低,尤其是黑人失業率達到歷史最低。但是,自2017年年初至2018年3月,美元卻跌跌不休,原因在於,美元存在著15~17年的完整周期現象,單個上漲或下跌的周期大約是6~8年,而最新一輪的美元上漲周期已經於2016年年底結束,所以美元指數強勢周期結束,理當進入弱勢周期。而從川普上台執政以來,美國國內政治鬥爭前所未有,對美元造成了壓力。可以說,在2018年4月以前,美元與美國經濟出現了背離現象。但是,由於美國經濟表現亮麗,且一年來美國民主黨派別主導的對川普的所謂“通俄門”的調查查無實據,正面臨終結,從而美元在4月底再度奮起。

  再看目前局勢,隨著美國退出“伊核協定”,中東局勢潛伏著重大變局的可能,原油潛在上升動能猶在。同時,美國川普政府主張公平貿易,美國的貿易逆差或可縮減,從而不再強使美國國內的物價低迷,那麽原油價格上漲,會拉動全面的物價上漲,所以美國的利率會逐階穩步上升,推升美元上升或減緩其弱勢趨勢。而美元上升,會強化美國的地位,穩固川普的地位,進而利於其推行在中東和東亞棄核的政策,也利於其推行公平貿易政策,又利於原油價格上升。所以,一時之間,美元與原油價格之間形成了互相正向激勵的邏輯。

  但是,目前這種美元與原油價格相互激勵,相伴齊漲的邏輯鏈,是一種新穎的鏈條,不適合長期的美元與原油之間的內在鏈條,因此只能是階段性的。在川普的中東和東亞的棄核政策以及其貿易問題取得進展以後,這種美元與原油之間的共漲關係或就將結束。

  (作者系東航金融分析師)

責任編輯:何凱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