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卓同年 | 處方關&毒藥關 200味葯的大處方真的那麼不堪嗎?從太陽病得到厥陰病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播放GIF

卓同年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高級顧問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席團執行委員

加拿大極康中醫院院長

加拿大卑詩省註冊高級中醫師

紀錄片《千年國醫》學術顧問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特聘專家

中醫:治病之學第五關——處方關

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中國的中醫界基本的問題裡邊,中醫的特點是什麼?八個字「整體觀念,辨證論治。」到了我們進一步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就發現,整體觀念,辨證論治這是中醫的特點嗎?根據這一套思想,我們內科書當中有三個模式出現了。

第一是民間的驗方,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曾經獻方運動,誰家有好方子,獻出來。第二,一個基礎方加減進行治療,我們在上個世紀有很多這類科研產品到現在已經不見了。第三,根據辨證的分型,來進行處方。這是中西醫結合的,辨病和辨證相結合的一個學派。我們的老師都是受這個思想影響來教導我們,我們把這三類的處方叫做套方。

只要這個學會了,我自己的經驗,臨床上百分之二三十的問題就解決了,好多病還是沒有效果,即使你治好了你也不知道。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學習到經方,所以現在,南也好,北也好,都有經方的老師和經方的大師,強調經方來治療疾病。

經方能不能治療疾病?當然可以,但是我自己的體會,因為我們時代的病機在改變,我們時代的疾病的變化在改變,經方能治大病,但是它是不是特異性的呢?

比方說年輕時候的我自己,1985年一畢業就到了門診上去治病,碰到了這麼一個案例,牙痛。我的另外一個老師用了清熱解毒的方法,她吃了十幾天,又加上抗生素,癥狀沒有減輕反而更痛。

完了以後她沒辦法,就到我這來掛號。我一看,想著用《傷寒論》的白虎湯試試?我就開了兩劑白虎湯。但是白虎湯有四大證,大汗、大熱……可她啥也沒有,我大著膽子給她用了,我也不知道她吃完以後會怎麼樣。

到了下午我剛上班,同事就給我說,早上有個看病的女的來找你了。我心裡想這可麻煩了,是不是吃出問題了?心怦怦跳,過了一會手都發抖。過會兒她進來了說:「醫生我吃了你的葯,半個小時牙就不痛了,我後面的葯我熬好了,還要不要喝?」我說肯定要喝呀,後面的兩劑你喝完了再來找我。喝完牙痛就沒有了,所以經方當時對我的震動是非常巨大的。

也促使我進一步去研究《傷寒論》到底是什麼?它內在的含義,本質性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我們讀一本書,把一個簡單的問題變複雜,把一本書變簡單,這是你讀書由厚到薄由薄到厚的過程。我們就知道《傷寒論》的過程就是寒邪侵犯到你人體的,張仲景用六經的方法,來不斷堵截一個過程。

所以我個人認為,只要講《傷寒論》的老師,如果三陽病的時候,不知道邪之出路的時候,沒有用過麻黃的,我認為他狗皮不通。而進入三陰病,張仲景他自己當時就沒有好的方法,就給了我們幾個處方,所以講三陰病的時候,寒邪直中進入到你的心臟、腎臟或者骨髓的時候,如何把裡面的寒氣給拿出來?能拿出來的只有一味葯,就是附子,所以不會用附子的傷寒專家絕對是假專家。

這麼講可能有些過了,但是張仲景就是說這個問題,人家都變成醫聖了。所以在這個過程裡看經方裡的運用,我們現在必須要知道現代的病機是什麼?《黃帝內經》講「察色按脈,先別陰陽,謹守病機」。那我們是辨證重要還是謹守病機重要?

如果謹守病機重要的話,那麼現在總體的複雜性疾病的主要病機我們要找到。是陰盛還是陽衰,是陽盛還是陰衰?只有搞明白陰陽的道理的時候,你才可以調好虛和實,只有虛和實的問題搞明白的時候,你才可以用藥。

所以在這條線路上,從孫思邈到現在當代的裘沛然,有一條線路是我自己總結的,就是多法復方的線路。有一本書裡面講,處方精者醫術高,大處方的人醫術低。

我後來研究這種思想的結果,這是在中醫到了唐宋以後,和我們知識分子學醫有密切的關係,很多知識分子把《黃帝內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的原意沒有搞明白,但是他又編了一些所謂的科普書來教給大家。

這個科普書是導致我們中醫從原本的醫學變得通俗化了,所以在明清時代,我們的醫學家們都在編書,編口訣教大家,而沒有好好的去體會《黃帝內經》《傷寒論》等經典本來的含義。

正因為這個,醫學通俗化就形成了兩個很重要的大的學派,一個新安醫學學派,一個孟河醫學學派。這兩個學派在中國的當代影響之深,其他學派都比不了。

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看到,有一些中醫的奇特一面,就是醫易學。研究《周易》和中醫的關係,以張景嶽推到高峰,但是張景嶽的高峰沒有我們當代的人把它推得更高。我們當代研究《周易》和中醫的書太多了,但基本上都在重複張景嶽那套東西,而且還沒有他寫得好。

這個書對我們現在有影響,對我也有影響,但大部分這類的書在臨床上都是繡花枕頭,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當代我最佩服的一個老中醫之一,李可老師,我就問他懂《易經》嗎,他說不懂。朱漢章懂《易經》嗎?他徒弟最多,有五六萬人跟著他學針刀,李可是民間的老中醫,現在變成了國家的傳承基地,他的徒弟有好幾百人,而且都是自願去學的。為什麼?因為他們的東西有療效,能解決臨床的實際問題。

所以對多法復方這個認識,在處方應用當中我就感覺到,第一,突破了十八反十九畏。第二,「君臣佐使」裡面不只是強調君葯的作用,而且還強調佐葯和使葯的作用,主葯是這麼大的力量,為什麼要用佐的東西?

我們以前不理解,現在簡單舉一個例子,就像蕃茄炒雞蛋,我們可以放蒜、放醬油、放蔥來炒,我們也可以拿cheese(乳酪)來炒炒,cheese和薑蔥都是佐料,它炒出來的蕃茄炒雞蛋是完全不一樣的,處方也可以這樣對比。


第三,最重要的是要突破《本草綱目》給我們流傳下來的劑量的問題。所以我們現在用藥零點幾克到一克是一個層面,三克以下是一個層面,三克到十五克一個層面,十五克到三十克一個層面,三十克到六十克一個層面,六十克到九十克是一個層面,九十克以上又是一個層面。我們完全把藥量變化了。關鍵是他有一個病因的時候,他有多個病因的時候,你要用不同的法則,用不同的藥物,多協種的組合,把問題解決。

所以我臨床上沒有章法,我最多開過一個處方,兩百多味中藥。是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來的時候腰都完全塌下去了,同病程的人都是這樣,他為了我移民到加拿大住了五年。他真的是虛得不行了,三十多歲就沒有性功能了,人又很瘦,那怎麼辦?那我說這個要慢慢來,我們先給你填起來。

每天都要溫通,然後開的前面引經的葯,六十味。六十味先熬四個小時。把這個湯再來熬一百二十味中藥,他一次要熬十天的量。結果這樣吃了五年,性功能恢復生了個孩子。到現在為止,腰桿也直了,沒有強直性脊柱炎任何併發症。


當然這是我用過的一個另類的用法,我想試一下到底行不行。我覺得也挺好的,病人很滿意。當然病人最開始也有疑惑,我說我認為你的病就應該這樣吃,才會有效。

那這個古人有沒有記載?最關鍵的是我們現在的病證古人是沒有的,張仲景那個時代是沒有的。比方說,天天吃阿司匹林的人來找你看病的;天天吃抗生素,每天五百毫克吃了兩年的;洗腎的人來找你,血小板低於三克了,醫院不讓出院,出院的自己得簽字。

這類原本的身體已經被破壞了,包括放療化療,有的人做了十幾次手術,身體結構易經被破壞了。破壞了以後的身體怎麼去治療?這是我們中醫面臨的一個新的課題。

所以我們一定要有開創性的新的想法。在臨床用藥當中,我覺得我們中醫應該要創化以前沒有的東西,這是我們每個學中醫的人,心裡最重要的一點,如果我們內心裏面沒有這個點的話,我覺得我們中醫根本沒有發展。

中醫:治病之學第六關——毒藥關&小結

最後一個就是藥物關,藥物關當中最重要的要過毒藥關,除了附子、半夏、細辛這些關要過了以外,最深的蟲類葯的關要過。比如斑蝥,我配的膠囊裡面,一年可能用到一公斤多。曾經統計北京市一年用斑蝥的量也就一公斤半左右,我們在治療腫瘤的時候用斑蝥的量是很大的。

砒霜,一年都要用個兩三公斤,硫磺一年要用到兩三公斤,這些葯的運用以及劑量關過了以後,你治病的維度和格局就不一樣了,一個病,你能治還是不能治,心裡就很清楚了。

所以我們中醫如果要想治病的話,這六個關口,拜師關、經典關、脈學關、針灸關、處方關、毒藥關,這六個關口能過得話,對於我們把病作為二元關係來考慮,你想把病治好的時候,我覺得這些關口如果過了,治病應該沒啥大問題,一定會成為臨床上很出色的一個醫生。這六個關口過了之後的最高的境界一定是臨床療效,不管在哪裡,只要療效好的話,口碑第一。

我剛去加拿大的時候,我治好了一個病人,他給我介紹了七十多個病人。一個老外,當時因為他做的牙齦手術,(顳頜關節)卡住了,嘴巴張不開,六年來都是靠吸管吃東西。我給他扎了幾次針了以後,嘴巴可以張開三指寬的時候,他跪在了我面前,他非常的興奮,之後給電視台打電話,給報社打電話,給他們社區打電話到處的說,他那幾個月給我弄了許多病人看,就是靠療效,療效第一。

那麼在這整個過程當中,我覺得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在治病當中你有沒有想法,有沒有意志,有沒有決心,自己去體會一下病是什麼?所以想要突破,想要用到人家身上的時候,你自己有沒有能力以身試病,從寒到太陽進到厥陰這個過程到底是怎麼回事?如果以身試病的過程走了一遍的話,臨床上的悟性會大大提高百倍甚至千倍。

我在治療臨床複雜性疾病的過程當中,到2002年我把李可的書,基本上當作為我的診斷手冊。李可的書我讀完,再去治複雜性疾病的時候,我覺得我當時水準已經高了,但是後來很多的病症還是不行,還是沒有好的方法。

到2005年到2006年的時候,我自己真正的體會了一次從太陽病到厥陰病的過程,從進去到出來花了兩年半的時間。我那個時候很瘦,我瘦的時候120多磅(約55公斤),就是覺得自己根本擋不住了,覺得自己要死了。

但是我走出來了以後,我突然間就明白了,原來病人是那麼的痛苦,得病是那麼的可怕,得病是那麼的危險。當你走出來了以後,你對中醫這一套的東西,參悟就大大的深刻了。

任何的病人不管是達官貴人,不管是老百姓,不管是有錢的還是沒錢的,到了你這就是一個肉身,你一定會成為一個獨立的非常好的醫生。這是我要跟大家彙報的第一個階段,我們作為治病的六大關口我的一些體會。

但是我們人在《黃帝內經》裡也講過,有七情六慾,有喜怒憂思驚恐悲,我們的生命體除了我們肉體是這麼一個狀態,風寒暑濕燥火可以侵犯到我們人體以外,喜怒憂思驚恐悲可以更加觸動你的心靈,到了你的靈魂,讓你的身體照樣產生疾病。

但是治療這一類的疾病的辦法,要比治療風寒暑濕燥火引起的疾病的辦法少得多。我們中醫心理學發展得很晚,儘管《黃帝內經》提出來了以後,我們這條線路是模糊的,但這條線路認識不清楚的話,我們要治療一個完整的人是不可能的。

所以如果你想治人的話,那麼就要我們共同來考量我們下半部分的內容,要想學會治人之道的話,我們需要走哪些關口,它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它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卓同年 | 脈學關&針灸關,作為中醫,你把出過28部脈嗎?你灸過300壯嗎?

尋名師 學技術

調體質 治未病

找我們準沒錯!

紅杏林學院教你學中醫

官方熱線:4008013828

↓↓↓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