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寧波首富倒下,這家公司曾鬥倒徐翔,如今卻破產倒閉

本文共2250字,閱讀大概需要6分鐘

文 | 韋航

又一家公司破產了。

6月17日,國內知名民企銀億集團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在A股市場,已經進入ST名單的銀億集團卻漲停了。

都說浙江人經商有道。但2018年開始,浙江的商人過的並不容易。

做食品飲料行業的宗慶後還在為上市憂愁,做飾品行業的浙江女首富周曉光陷入債務危機。

而我們的男主角,銀億集團老總熊續強也陷入了麻煩。

2018年10月10日,熊續強以295億人民幣財富位居2018年胡潤百富榜第95位,問鼎寧波首富。

然而首富的椅子還沒坐穩,僅短短半年時間,一波波暴雷就令熊續強的銀億內部炸開了雷花,熊續強的短暫首富傳說“全都是泡沫,隻一刹的花火”。

01

熊續強與很多創業成功的企業家不太一樣。

玻璃大王曹德旺在白手起家前是個放牛郎,地產大亨李兆基是富商公子自小耳濡目染。熊續強沒有窮苦的原生家庭出身,也不是什麽富二代,這位“五零後”是萬千中國知青中的一員,經歷過上山下鄉,渴望過求學求知。

恢復高考之後,求知若渴的熊續強並順利進入浙江工商大學。大學畢業後,最終留在了寧波市級機關。

在寧波市政府當“幹部”的那幾年,熊續強工作能力出色,因而經常被派往國家的其它部門“救火”。有一次,他被派去了一個瀕臨破產的國有罐頭食品廠,於是,在熊續強經手的短短一年時間裡,那個一年虧損兩三千萬的罐頭食品廠就扭虧為盈,轉危為安。

“罐頭廠事件”後,在熊續強的心中,一顆經商的火焰正在崛起,他認為做幹部太安逸了,想要做點其他的事情。便在1994年,他決定棄商從政。

1994年,已經38歲的熊續強提著自己的公文包,離開了寧波市政府,告別了別人眼中光鮮亮麗的“幹部”身份,創辦了寧波銀億集團。

從此,寧波市政府部門裡少了一名踏實嚴謹的幹部,商圈裡多了一匹雷厲風行的黑馬。

不像其他創業做大後,跨足至房地產的各行各業企業家,熊續強自創業伊始就將目光鎖定至了房地產行業。

雖然90年代的中國房地產行業極度不景氣,寧波房地產更是可以說處在一片混沌之中,且,最初的銀億股份只有兩三人,窮到辦公地點也只有蒼松路上租來的兩間辦公室。

1998年,剛剛經歷過亞洲金融危機,房企倒閉一大片,爛尾樓遍地都是,在政策方面,部門分房福利消失,他看到機會,預測購房需求會急劇上升,他用最小代價,接管爛尾樓,此後10年間,他開足馬力,大肆收購爛尾樓。

在1998年到2008年這10年間,銀億股份成功收購並改造了一批批爛尾樓,從住宅、辦公大樓再到商業廣場。

銀億集團總部的辦公地寧波外灘大廈也曾是爛尾樓之一,銀億至今仍被當地人戲稱是寧波的“爛尾樓改造專家”。同時,銀億也創造了寧波建案內多個第一,寧波第一個每平方米售價超過萬元的住宅建案“外灘花園”便是銀億的得意之作。

很快,銀億股份在業內的名聲日漸壯大,直至成為了寧波最大的本土房地產企業之一,熊續強也隨之成為了寧波房地產大亨中的龍頭。

02

房地產為銀億帶來了不少資本積累。但樓市是一個周期性行業,如果沒有足夠強勁的實力,那麽地產公司隨時都會倒在路上,2008年的次貸危機就是一場風暴。

但我們的熊老闆高瞻遠矚,2006年,銀億開始跨足進入資源類工業,在國內,甚至是在印尼,到處開發礦產資源。此後,資源類工業成為了銀億股份的第二大支柱產業。

2012年,熊續強將房地產業務置入ST蘭光,完成借殼上市,並將其更名為銀億股份。

銀億集團借著房地產黃金十年迅速崛起,但做大之路又讓他們失去了房地產白銀時代。

做大的房地產公司都希望轉型,我們的熊老闆也不例外。

次貸危機讓熊老闆意識到,製造業是根本,我得造車。

到2017年2月7日,熊續強家族控制的銀億系內上市公司並購次數多達14次,力壓海航系和複星系,成為並購次數最多的民營控股的資本系族。”

無視房地產正處於牛市的這一狀態,銀億股份斥百億巨資收購了國外三家汽車零組件製造商,自此,熊續強開始逐漸弱化房地產業務,將重心慢慢從房地產轉移到汽車製造業。

這些年,尋求轉型的地產大亨們確實不少,但更多見的還是從製造業轉型來房地產行業的企業家們。不過熊續強一直是一個清奇別致的男人,就像當年38歲的他辭去了人人豔羨的政府機關部門工作,反而跑去下海經商,“不走尋常路”就像是他的人生座右銘。

2014年,熊續強“鬥”徐翔一戰成名。當時剛剛拿下A股另一家上市公司康強電子實控權的熊續強,突然遭到徐翔的攔路棒喝,並一度被對方的資本攻勢逼得進退兩難。但天助銀億,一年後徐翔被捕,康強電子正式被熊續強收入囊中。

擊退私募大佬,熊續強志得意滿。

但好景不長,房地產市場一片慘淡,銀億房地產收入短短2年從120多億跌到28.49億元,股價更是一瀉千里,從400多億跌到不足80億,損失超過200億。

更糟糕的是,汽車零組件營收佔集團總收入60%以上,但是汽車市場遭遇寒冬,零組件收入遠達不到預期,三重打擊讓銀億陷入債務泥潭,債務違約、股東減持,公司負債總額265.2億元。

房地產賺錢太快,但變速箱可不是那麽簡單的。

這就是不好好搞房地產,搞製造業的下場。

03

易車網創始人李斌跨界成立蔚來汽車,身後站著一幫互聯網大佬支持,還是一年虧損超過100億,李斌都直言沒有200億不要造車。

賈躍亭更是因為造車虧損成老賴,汽車複雜程度遠不是房產能比,投資造車就像無底洞,填多少進去都不會滿,任何車企關鍵在於核心技術,沒有十幾年探索,根本無法保障品質。

現如今,銀億集團大廈將傾,但不為人所知的是,同時擔任寧波市工商聯主席、寧波商會會長、浙江省工商聯副主席的熊續強,早已悄然成為香港居民。

好一出金蟬脫殼。

(完)

解讀時代語境下的商業故事,關注“財經無忌”微信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