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銀億熊續強:寧知世上有風波 從民企500強到破產收場

寧波的別名是“甬”,余姚江和奉化江兩條水在三江口匯成甬江,經鎮海口流入東海。

俗稱水能生財。銀億集團總部所在地,便是三江口處的外灘大廈,其前身是金豐廣場,2000前後被銀億盤活改造。

一份針對寧波辦公大樓的分析報告稱,銀億外灘大廈是寧波第二個階段的辦公大樓產品,第二階段辦公大樓綜合品質沒有顯著提升,而市場早已向第三、第四階段飛升。

這麽多年來,銀億始終沒搬家。寧波首富熊續強在外灘大廈迎來過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也有如今跌落雲端的幽暗歲月。

銀億集團的控制人是熊續強,他樸實不過,常常穿著一件白襯衫,一雙布鞋,拎著一個黑色公文包為生意奔走、現於人前,然談起跨國並購也頭頭是道。

熊續強說,實現一宗成功的跨國並購,最主要的因素是商業判斷的深度和高度。深度體現在對所並購公司的行業屬性等方面深入的研究和掌握,高度體現在對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判斷和定位。

所以,2016年,銀億先後收購了美國ARC、日本艾禮富和比利時邦奇等製造業企業,兼並重組金額達123.25億元,領跑浙江百強民企。

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3年過去,至少目前而言,無論深度還是高度,熊續強的商業判斷都是失當的。

因為資金出現問題,銀億集團出現債務違約,已於14日向寧波法院申請破產重整。

企業經營不善往往是多方面的綜合結果,但對銀億而言,時間集中、金額巨大的收購,是導致企業走上破產重整之路的直接導火索。

銀億集團的命運與時代、地方經濟、實際控制人的情結緊密相連。早就頓悟的萬科一哥鬱亮說,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一個個倒下的中小房企,給去杠杆時代平添不少魔幻感。

破產重整,是銀億集團必須抓住的新生機會,而等待寧波中院的受理裁定書,就像等待命運的審判。

轉型前言

讓我們回到故事的原點。

1994年12月,銀億房產成立,那時中國的房改還未真正開啟,所謂的黃金時代也未來臨。本土房企銀億房產小步慢行十數年,到2008-2010年,三年累計的銷售收入也只得108.45億元。

銀億房產的轉折點在2009年11月15日,S*ST蘭光與銀億控股簽署了《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協議》,直到2011年5月,S*ST蘭光原控股股東蘭光經發、蘭光集團的股份轉讓過戶完成,蘭光控股股東正式變更為銀億。

即使不算前期準備時間,光是推進股份轉讓,銀億耗時就將近一年半。

除了時間外,銀億在資金上也所耗不菲。S*ST蘭光原控股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餘額為4.62億元,收購原控股股東8110萬股的2.0437億元,再加上2.67億元的債務協助(銀億實際出資未披露),銀億收購蘭光的殼耗資至少為6.66億元。

這是一場豪賭,倘若任何一個環節出錯導致收購無法得到監管層審批,S*ST蘭光無法恢復上市,銀億將直面險地。

熊續強硬是扛住了所有風險,不可謂不膽大。世事輪回,佔用上市公司資金這招數,後來銀億又被迫沿襲,此乃後話。

2011年8月26日,S*ST蘭光在深交所恢復上市,主營業務已經由“通信及相關設備製造業”變更為“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業”,成為銀億房產進入資本市場的平台。

熊續強的運氣不太好,他接手ST蘭光(銀億股份)的第一年,國家便實施了極為嚴厲的調控政策。2011年,全國40多個城市限購,600多個城市控制房價,央行3次加息。

這年,寧波也在進行樓市調控,此後近五年時間裡,市場持續低迷狀態。所以,銀億借殼上市的後幾年,毫無花哨和想象力可言。

2011-2013年,單一經營房地產業的銀億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為48.08億元、35.49億元、46.0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6.29億元、7.17億元、6.36億元,數年經營,無論是規模還是贏利都無明顯進步,每年開發、銷售的項目最高峰也只是20個。

銀億股份采取的是“立足寧波、布局全國、進軍海外”的戰略布局。2014年,銀億股份開始出海,9月以1.05億元價格獲取韓國濟州島一項目50%股權;但布局全國的戰略,並未得到良好的落實。

彼時的銀億始終是寧波的銀億,溫柔鄉也是英雄塚。銀億股份經營並無起色。而全國範圍內,“白銀時代說”也愈加風靡,開發商轉型大潮逐漸興起。

實際上,銀億的轉型比外界所感受的更早。

在2014年,銀億集團就提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開展跨國並購,積極推動集團向高端製造業、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轉型。上市公司層面,也在探索多元化發展,包括2014年成立寧波蓮彩科技,打造全方位彩票銷售體系;2015年對川山甲供應鏈進行增資,以獲取川山甲14.71%股權。

轉型豪賭

零散的小型收購,並沒有讓銀億走進高光之下;不溫不火的房地產開發,難以成就熊續強內心澎湃的商業帝國夢。

走出寧波,走向世界,銀億期待一場更大的戰役。2016年,銀億先後收購了美國ARC、日本艾禮富和比利時邦奇等製造業企業,兼並重組金額達123.25億元,領跑浙江百強民企。

憑借著百億並購,銀億的轉型不再雲淡風輕,但原本資金有限的熊續強在玩轉這樣的國際並購時,仍舊欠缺了一個足以撬動百億資產的支點。

如何才能拿到便宜且充足的錢,是銀億以及所有中小房企的命門。

發展過程中,受限於規模和融資渠道,銀億股份頻繁為子公司借款融資擔保,為了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資金,又只能用股票質押擔保。

一個顯然的跡象是,2014年開始,大股東頻繁質押公司股票,這種情況一直延續至今。截至2018年底,銀億系及其一致行動人關係,共持有73.03%銀億股份股權,其中95.03%已質押。

2015年開始,銀億股份對外融資也在加速,獲得了總額不超過18億元資金公司債的發行額度,在2015年末發行了第一期公司債。2016年,銀億股份發行了多筆公司債、設立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發行私募債券進行融資。

及至2017、2018年,銀億股份向金融機構申請的授信額度翻倍升高,為了增加流動性,甚至把子公司的債券、股權轉讓。

饒是如此,把資金鏈條拉到最盡,銀億股份的開發和銷售規模依然未有明顯增加。這些年來,開發商極青睞的高周轉和規模遊戲,在寧波本土房企大佬銀億體系中,沒找到存在基點,早已確立轉型目標的銀億,眼光在其通過大手筆並購而構建的高端製造領域。

只不過,2016年一年三宗的汽車零組件公司收購,對銀億集團來說,實在吃力。因旗下主要平台銀億股份在此前一年的收入不過84.59億元,2016年收入更僅有80.57億元。且銀億股份的貨幣資金和短債之間,長期存在缺口。

寄托於資本市場以及股權質押,銀億全副身家壓到高端製造上,並對這項業務寄予厚望。關於這一願景,2017年6月,銀億股份運作第一次重大資產重組並將邦奇集團植入上市體系後,其總裁王德銀曾表示,“此次收購(邦奇集團)完全符合十三五規劃、中國製造2025、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等規劃要求,符合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同時這也是公司從房地產單一業務轉型至“房地產+高端製造”雙主業的關鍵一步。”

而銀億集團總裁助理兼投資部總計你張保柱也在當時透露了集團並購三大汽車零配件製造商的目標:在未來3年內使並購企業年銷售能力達到300到400億人民幣,盈利能力達到20到30億人民幣,盡快實現集團戰略規劃中營收達到千億級目標。其中汽車零組件產業是集團投資並購的重點領域之一。

銀億集團以及銀億股份終於步入高光時刻。2016年,寧波成全國首個“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同年總部位於寧波的銀億集團先後收購了美國ARC、日本艾禮富和比利時邦奇等製造業企業,兼並重組金額達123.25億元,領跑浙江百強民企。2017年,銀億集團被浙江省工商局作為典型來對外宣傳介紹。

2016年,銀億集團銷售收入達到652億元,總資產近800億元;2017年,已經以汽車核心零組件製造為主業的銀億集團,銷售收入783億元,排中國民企500強第61位。

資本市場上,銀億股份也因為高調轉型以及資產注入而煥發生機。即便2015年股災和2016年初的熔斷,也未阻止股價上漲步伐,市值一度高達400億。

無奈的是,運氣又一次拋棄了熊旭強和他的銀億帝國。

受累於汽車市場下滑,銀億的企業零組件製造生意並未帶來預期的高收益。數據顯示,2018年銀億股份實現營收89.70億元,同比下降29.39%;實現歸母淨利潤-5.73億元,同比暴跌135.81%。報告期內,公司資產減值損失同比增加2408.4%。值得注意的是,銀億股份無級變速器業務2018年營收為32.27億元,同比增長60.99%,貢獻了該年35.98%的利潤。

收入未及預期,以及因為轉型並購而背負的債務,將銀億集團拖入破產重組的泥潭。2018年底,銀億股份因一筆3億元的債務違約讓外界嘩然,銀億股份也帶上ST的帽子,隨之倒下的,是一張又一張骨牌。

2019年6月17日,ST銀億公告稱,其控股股東母公司銀億集團、控股股東寧波銀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億控股”)已向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截至6月20日,ST銀億到期未能清償的債務,合計高達27.15億元。

反思與自救

從千億目標,至破產重組,短短一年多時間,銀億大廈傾倒速度令外界震驚。關於大股東以及上市公司的行為規範問題的拷問,逐漸浮上塵囂。

上市以來,銀億股份業績較為穩定,沒有大漲也沒有大虧,由此維持了穩定的分紅水準。2014年度,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1.2元現金,2015度年未派發現金紅利未送紅股,2016年度每10股派送0.21元現金,2017年度卻大度提高分紅水準至每10股派7.00元現金。

高分紅,是對大股東懷疑的開端。

事後,銀億負責重整事項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高分紅)是響應相關部委鼓勵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號召。這個辯解借口顯得無力。真實的原因是,大股東用分紅收入償還集團及個人借款。

回顧銀億集團三宗跨國收購以及兩宗成功注入上市公司的路徑,其運作手法均是控股股東先行收購,再通過上市公司向控股股東發行股份支付的方式購買並定增募資。整個過程,銀億集團、控股資金源源不斷流入上市公司,換取銀億股份的股票,而這些股票現價已一路下跌至1.72元/股。

毫無疑問,熊續強經歷了被動減持,也經歷了被強平,其轉型決心不應被懷疑。

“轉型不易,但銀億在汽車零組件及新材料領域的布局是經過深思熟路的。”面對此前三宗收購是否過於激進的質疑,銀億集團相關負責人21日向第一財經表示:我們也要承認,受製於整體汽車市場行情不景氣這一因素,上述三家汽車零組件公司在2018年的盈利狀況未達到原有的預期,但市場行情的波動難以預料,不能以目前市場行情遇冷、公司盈利能力下降否定原有的收購。

該負責人表示,公司目前處於正常運營狀態,各版塊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有條不紊,未出現外界謠傳的大規模裁員或運營陷入停滯等狀況。

6月21日,第一財經來到外灘大廈的銀億集團辦公室,碰巧遇到美國ARC、比利時PUNCH公司的對接人,他們一起研究生產規劃。距離外灘大廈約一小時車程的、揚子江北路8號銀億物流園內,ARC寧波廠的機器也並無停工打算。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資金狀況問題對公司業務的拓展、產能的利用、項目的開發產生了負面影響。

“在收購決策階段,是基於當時的資金狀況以及公司的整體狀況,但始料未及的是,受整體股市行情波動影響,在收購後,銀億股份的市值從400億下滑至80億,更為雪上加霜的是,同一時期政府加強金融去杠杆的力度並推出資管新規,在上述三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公司的整體資金狀況不斷惡化,以至於如今的局面。”

陷入絕境的熊續強和公司管理層終於陷入反思:“必須承認,主觀方面管理層未能準確判斷市場走勢、未能很好地適應國家相關政策調整經營策略,也是導致目前困境的重要原因。”

接下來,銀億的命運,似乎並沒有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集團債務狀況後續將以中介機構審計及債權申報結果為準,清償方式也將以最終通過的重整方案為準,公司將最大程度地保證債權獲得清償、債權人的利益不受損害。”據透露,目前公司破產重組按照原定計劃推進中,已經提交重整申請,同時,公司與外部投資者的對接工作正在進行中。

千億之痛

2011年5月S*ST蘭光發布的《收購報告書》把熊續強的家底層層扒開。1956年出生的熊續強早在銀億股份上市前已是中國香港居民。這些年來,內地老闆最流行之事,莫過於公司出事後快速躲往香港的“望北樓”。

熊續強顯得“另類”,銀億出事後,員工還是能在食堂碰到他,他還是穿著一雙布鞋。

只是要銀億承認,美國ARC、日本艾禮富和比利時邦奇三宗收購失當是困難的,目前市場上流傳的“這3家汽車零組件公司核心技術含量不大”的觀點,都讓銀億感覺“是對上述公司的汙蔑。”

銀億集團相關負責人在面對記者的疑惑時,依然對公司轉型的方向充滿信心。“目前銀億的高端製造產業鏈已經初見雛形,後續還將不斷加強,相信伴隨著整體市場行情的回暖以及上述公司經營能力的不斷增強,銀億在高端製造領域的影響力將持續提升。”

一切去處,皆有來路。

熊續強是樸實的,也是執著的,他的執著來自於成長過程中的實業情結,他當過農藥廠和食品廠的副廠長,還專門在杭州化工學校學習過;執著也來自甬商的實用精神,一家經營數業的案例在甬商中並不罕見,銀億經營版圖涉及礦業、電力、煤業、餐飲經營、數字產業、外貿等。

銀億切入汽車這一高端製造業,也有地方發展製造業的激勵因素。銀億的命運與城市的經濟命脈、局勢緊密相連。

2017年8月,寧波市確定“千億級”工業龍頭企業培育名單,共包括吉利等7家企業,但銀億並不在其中。

千億目標是銀億的精神燈塔,熊續強對集團提出的要求是到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超千億元,他認為汽車能幫他達成。

或許有一天,銀億的高端製造業能夠絕地反擊,帶領公司站上千億之巔,只是在債務未能出清、破產重組尚無門路的境地之下,再言千億略顯奢侈。

熊續強的運氣真不太好,借殼上市後遭遇房地產市場多年低迷,而轉型奔向汽車零配件製造準備開足馬力大乾一場之際,又碰上汽車行業28年來的首次下滑。

命運如此弄人。如果,2016年的熊續強孤注一擲的方向仍舊是房地產主業,千億銀億或許早已經站在中國房企百強之列。

轉型之痛,痛徹心扉,但前赴後繼的並非熊續強一人。回看今日,同樣意圖靠汽車邁向更廣闊天地的,還有恆大和寶能,兩家地產資本大鱷。

只是淺水如何負大舟,地產商轉型前應有此一問。中國中小房企的經營和試驗不容許錯判,從來沒有輕舟,只有萬重山。

穿布鞋登山是艱難的,腳趾流血和身上流汗是意料之中,但也是翻越不得不付出的代價。經此一役,熊續強應知曉江湖風波多,出門需多作準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