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40年印記:從地方小港到世界大港

1983年,香港“華勝”號貨櫃輪首航廈門東渡港。 (資料圖片)

上世紀80年代初,在廈門港東渡碼頭,二十歲出頭的吳偉建和工友們正在卸一船水泥。從早上7點到傍晚17點,10個小時裡,他和小隊裡的17個工友要完成300噸水泥的裝卸任務。雖然辛苦一天已經十分疲憊,但吳偉建和其他工友一樣,想的是如何能多卸一點水泥:“完成300噸之後,多卸一噸,小隊就能多拿2分錢的獎勵。”

當時的吳偉建沒有注意到,他搬運的這些水泥,正在送往廈門的各個角落,在機場、車站、路線的建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港口,成為廈門特區建設的一個起跑點,裝卸工們,用肩膀挑起了第一棒。

從時間來看,廈門港的建設早於廈門特區的設立——1973年,黨中央發出了“三年改變港口面貌”的指示,同年,中央有關長官主持國家十部委考察組在廈門港實地考察,確定廈門港要“商、軍、漁港並存,以商港為主”。

正是這個“以商港為主”,讓廈門港向經濟引擎轉型。1976年3月,東渡港區一期工程4個深水泊位動工興建。

也就是這一年,17歲的吳偉建來到廈門港,當上了一名普通的裝卸工。“那時候船很小,普遍三四十噸,貨物也是一些生活必需品,如糧食、食鹽、陶瓷。”吳偉建回憶,“從船上吊貨下來,用的是一種廈門港機廠生產的少先吊,一次能吊個一兩噸。”

現在,這台少先吊還放在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海天碼頭的倉柯瑞,雖然簡陋,但它是廈門港起步的重要歷史印記。

肩挑背扛的日子,陪伴了吳偉建七八年。“卸糧食和鹽巴還好些,水泥和純鹼就比較麻煩。純鹼有腐蝕性,隔著手套都能把手指皮膚腐蝕出一個個小洞;水泥粉塵大,裝卸一天,吐痰都是水泥痰。”

上世紀80年代初,三四千噸的大船變多了,由於靠岸難,廈門港開始使用駁船搞運輸。吳偉建和同事們經常在海上分裝糧食,最怕的是傍晚五六點鍾有交通船來送飯——送飯,就意味著要加班。

1983年3月28日,東渡港區一期工程開始試投產。香港“華勝”輪靠泊碼頭,成為廈門港發展進程中的裡程碑事件。

最讓吳偉建感到震撼的是,“華勝”輪上,運的是一個個“鐵皮箱子”。“大家都傻掉了,紛紛討論這是什麽東西。後來,一群人跟著海關工作人員去檢查,打開箱門才弄明白,原來這是裝貨用的,叫貨櫃。”

貨櫃運輸業務,在這一刻進入特區發展的歷史舞台,並成為確保廈門經濟產業快速發展、貿易投資並駕齊驅的基石所在。

對於吳偉建來說,港口的發展變化,他有著切身感受。“需要肩挑背扛的活兒,一下子就變少了。比如,散貨方面,包裝貨越來越少,運糧食的大船靠了岸,用門機抓鬥配合傳送帶,直接送進筒倉;貨櫃更不用說,公司買了一台當時價值600萬元的橋吊,一抓一卸,根本不用人力。”

改革開放的腳步飛速向前,貨物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吳偉建記得,進口貨櫃裡,有的裝滿了電視機;出口箱裡,服裝、鞋帽越來越多。雖然貨變多了,但工人們的勞動強度降了下來。吳偉建感歎,隻用了十年,港口的平面運輸就從肩挑背扛變成機械作業。

彼時,廈門港也第一次擁有了輻射力——閩南金三角進出口加工業勃興,雖然幾座城市都靠海,但唯獨廈門港能接待大船、有貨櫃進出口航線。周邊的貨物,開始源源不斷地向廈門港聚集。

港口設在哪裡,哪裡就會發展。吳偉建回憶,最開始去東渡碼頭上班,從湖濱西路到東渡路,一路塵土飛揚,自行車都要騎半個多小時。隨著碼頭貨運業快速起步,東渡路的路線設施日新月異,兩側的建築物也從低矮平房變成高樓大廈,人、物、商、資金流都在往碼頭周邊集聚。

市場化的路線也讓廈門港的體制改革走在了全國前列——1998年,經過政企分開,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正式成立,這使廈門港在全球競爭中有了舵手。緊接著,集團積極開辟貨櫃遠洋乾線,使特區有了一條走上世界舞台的主航道。

時間進入新世紀,廈門港的發展速度令人怎舌。“一年12個月,其中10個月都在刷新當月生產紀錄,負責宣傳的同志寫到詞窮。”吳偉建笑著說,“如果刷新紀錄,工人們就會拿到500元獎金,所以一到月底最後一天,工人們下班後都不回家,站在公司門口等著看數據。”

從地方小港到世界大港,廈門港隻用了30多年。1983年,廈門港貨櫃吞吐量3292標箱、貨物320萬噸;2017年,廈門港貨櫃吞吐量1038萬標箱、貨物2.1億噸。當年一年的工作量,現在一天之內就能完成,這讓吳偉建十分感慨,也非常自豪。

今年吳偉建已經59歲,即將退休,但他還在關注著廈門港的發展新動向。“比如,廈門港正在做的全電碼頭、遠程操控橋吊、智能閘口,都是創新之舉,對未來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他說,“港口帶給我們這些港務人的,是永遠年輕、充滿活力的奮鬥雄心。”(徐景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