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信坐龍頭12券商淨利翻倍 證券業或迎“戴維斯雙升”

9月4日,券商股再現普漲態勢。

國盛金控(002670.SZ)盤中一度漲停,收盤12.47元,漲5.77%。中信建投(601066.SH)、紅塔證券(601236.SH)、中國銀河(601881.SH)等均有不俗表現。

當天,有業內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由於中報業績報喜和資本市場利好頻現,券商板塊很可能延續強勢表現。聯訊證券非銀分析師李興認為,行業有望迎來業績和估值“戴維斯雙升”。

得益於市場回暖,券商上半年業績一掃上年度陰霾,表現亮眼。

根據Wind數據統計,36家券商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822.29億元,同比上升45.10%,合計實現歸母淨利潤554.01億元,同比增長59.04%。中信證券以營收766.69億元,歸母淨利潤251.89億元穩坐頭把交椅。中小券商呈現較大彈性,有2家券商營收增幅超過100%;12家券商歸母淨利潤增幅超過100%。

1

中信、海通、國泰君安位居前三

Wind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營收排名前五的券商分別為中信證券(600030.SH)、海通證券(600837.SH)、國泰君安(601211.SH)、廣發證券(000776.SZ)和華泰證券(601688.SH),分別實現營收217.91億元、177.35億元、140.95億元、119.42億元和111.07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潤排名前五的同樣是上述5家券商,位次相同,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64.46億元、55.27億元、50.20億元、41.40億元和40.57億元。

上述五家券商合計實現營收766.69億元,佔36家券商總營收的42.07%;實現歸母淨利潤251.89億元,佔36家券商總歸母淨利潤的45.47%。

去年同期,前五大券商營收佔上市券商總營收比例為46.36%,歸母淨利佔總淨利比例為53.46%。從數據看,券商利潤向頭部集中的趨勢延續,但相比去年同期有所緩和。

其中,中信證券龍頭地位依然穩固。半年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信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17.91億元,同比增長9.00%;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4.46億元,同比增長15.82%;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64.10億元,同比增長15.65%;基本每股收益0.53元。

各項業務中,中信證券表現最靚麗的是自營業務。根據中報,2019年上半年中信證券實現投資業務收入74.7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9.23%。其中,公司實現投資淨收益82.71億元,同比增幅為371.92%;公允價值變動損失7.96億元,損失較去年同期擴大了40.35億元,主要由於第二季度浮虧,系衍生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損失36.48億。

實際上,不僅是中信證券,今年上半年,由於市場回暖,自營業務在各家券商總營收的佔比大幅提升。

Wind數據顯示,有可比數據的36家券商今年上半年實現逾500億元自營收入,佔營收比例超三成。

投行業務是中信證券另一大傳統強勢業務,年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投行業務淨收入18.04億元,同比增長3.09%,增幅小於行業平均水準 21.98%。

2019年上半年,中信證券完成A股主承銷項目36單,主承銷金額人民幣1228.69億元(含資產類定向增發),市場份額20.13%,排名市場第一。

其中,IPO主承銷項目10單,主承銷金額160.29億元;再融資主承銷項目26單,主承銷金額1068.40億元。同時,2019年上半年,中信證券主承銷各類信用債券合計942支,主承銷金額人民幣4528.69億元,市場份額4.92%,債券承銷金額、承銷指數均排名同業第一,繼續保持在債券承銷市場的領先地位。

中信證券表示,2019年,公司將進一步加強境內外客戶覆蓋,增加儲備項目數量;加強新興行業、客戶及創新產品研究,根據市場發展與客戶需求主動優化業務結構;緊密跟進政策變化,針對科創板、滬倫通等創新業務持續進行布局;加強股權承銷業務能力建設。

銀河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武平平認為,中信證券龍頭地位穩固,機構業務優勢顯著,業務均衡發展,綜合實力強勁。

在武平平看來,目前資本市場改革利好持續釋放,市場流動性相對充裕,科創板落地推動券商投行業務模式轉型升級,利好公司基本面改善。金融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行業集中度提升邏輯不變,強者恆強,公司作為頭部券商將顯著受益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紅利釋放。

2

東吳證券淨利增幅最大

券商上半年業績普增,36家券商有35家實現營收同比增長,僅華林證券(002945.SZ)同比下滑;有34家券商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華林證券和天風證券(601162.SH)出現同比下滑。其中,華林證券上半年實現營收4.97億,同比下降8.74%;實現歸母淨利潤1.83億,同比下降1.39%,是唯一一家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的券商。

從增長率看,中小券商增幅大多在50%以上,呈現較大彈性。

時代周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歸母淨利潤增幅超過100%有12家券商;增幅超過50%的有26家券商。營收增幅超過100%的有兩家,超過50%的有20家。

與行業平均數據相比,上市券商整體業績並不突出。

根據近日證券業協會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證券公司經營數據,131家證券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共計1789.41億元,同比增長41.37%。共計實現淨利潤666.62億元,同比增長102.86%。以行業平均數據對比,營收增長超過行業平均的上市券商有24家,淨利潤增長超過行業平均的有12家。

36家券商中,業績增幅最亮眼的是東吳證券(601555.SH),其2019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漲幅為2758.33%,成為上市券商公司歸母淨利潤增幅最大的公司。

上半年,東吳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6.75億元,同比增長74.17%,淨利潤7.5億。

根據東吳證券發布公告顯示,今年證券市場成交活躍度明顯提升,成交額與換手率大幅放量,證券行業經營業績好於去年同期。同時基於公司轉型取得實效,營業收入實現大幅增長。

8月31日,上海一家大型券商分析師對時代周報記者指出,“中小券商業績大幅回升一方面是市場回暖,另一方面是由於低基數效應,不過強者恆強、行業向龍頭集中的大環境並沒有改變,中小券商的生存仍然艱難,仍然要走出自己的特色。”

山西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劉麗認為,總體來看,中小券商業績彈性更高。當前,資本市場改革逐漸深化,處於政策密集發布期。因證券行業子業務劃分逐漸細化,沒有一家券商會在所有的細分領域保持優勢,在相關子行業確定差異化優勢不僅是中小券商的必由之路,也成為眾多頭部券商的必然選擇。

隨著行業分化加劇,差異化發展或成為中小券商的戰略選擇。

國泰君安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劉欣琦認為,證券行業集中度的趨勢性提升,一方面受近3年行業盈利下滑影響,另一方面,監管政策和行業業務發展趨勢是造成龍頭競爭優勢提升的關鍵。未來證券行業分化加劇環境下,放棄大而全的業務布局,重點發展差異化業務或成為中小券商的戰略選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