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唐高宗真的是武則天的傀儡嗎?

作者/高成兒 本文系騰訊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千百年來,人們提到武則天,不由自主地會想起這些字眼:悍婦、強勢、心狠手辣、虎毒食子……相應的,談及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腦海中會閃現出這些詞語:昏庸、懦弱、懼內……更有觀點認為:唐高宗在位三十四年,前期受製於長孫無忌,後期受製於武則天,一事無成,連個“輔”字都談不上。

類似的說法,在史書中也可以看到,特別是宰相上官儀遇害後,《資治通鑒》寫著:“天下大權,悉歸中宮,黜陟、生殺,決於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謂之二聖。”官吏的任免、臣民的生死,都取決於武則天的金口玉言,皇帝只是賠賠笑臉,沒有實際權力可言。四十歲左右的武則天,真的已經大權獨攬了?其實不然。

上官儀被殺是在麟德二年,十幾年後,也就是儀鳳年間,《舊唐書·狄仁傑傳》記載了這麽一件事情:當時左武衛大將軍權善才犯了罪,不小心砍了昭陵一顆柏樹,昭陵可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寢,李治九歲喪母,是父皇一手帶大的,對先帝抱有很深的感情。得知權善才誤伐陵柏,他怒不可遏,“令即誅之”,當場判死刑。但狄仁傑不同意,因為按照相關法律,權將軍頂多免職,現在殺了他,量刑過重。可高宗正在氣頭上,說什麽也要殺人:“善才斫陵上柏,是使我不孝,必須殺之。”周圍的人也勸狄仁傑趕緊閉嘴,跟領導對著乾,沒好果子吃。熟料狄仁傑不畏權貴,用西漢張釋之的案例諷諫高宗:有人砍了昭陵一棵柏樹,你就判死刑,要是發掘昭陵,又該判什麽刑呢?陛下因為個人好惡肆意量刑,如此,法律就是一紙空文,千秋之後,老百姓又會怎麽評價你?

經狄仁傑一頓猛說,唐高宗的怒火才稍稍平息,權善才的命保住了,改為流放。《舊唐書》記載這件事情,主要是為了體現狄仁傑的正直,敢於堅守正確主張,與那些唯唯諾諾的人形成鮮明對比。但是,從這件事情我們也可以看出,唐高宗仍然大權在握。左武衛大將軍,正三品的武官,整個大唐也沒有多少,犯了罪,唐高宗可以無視法律條文,說殺就殺,如果不是狄仁傑,恐怕早已人頭落地。此時距離上官儀事件已經十多年了,按照《資治通鑒》的說法,武後獨攬權力也已經十幾年。可是從這件事情反映出,高宗仍然在行使“生殺”的權力,他不懦弱,而是非常果斷。

永淳元年,是唐高宗的倒數第二個年頭。有一天,他問吏部郎中王方慶:朕想立皇孫李重照為皇太孫,你覺得怎麽樣啊?王方慶感覺很奇怪,哪有太子健在,還立皇太孫的?真是聞所未聞,沒有先例可循。聽罷,唐高宗說:“自我作古,可乎?”沒有先例就由我來創造先例,您說可以嗎?王方慶馬上回答:“三王不相襲禮,何為不可!”沒什麽不可以的。由此可見,直到帝王生涯即將結束的時候,唐高宗說的話仍然有分量,大臣不聽也得聽,完全不是傀儡該有的樣子。

其實,最能反映高宗時代,武則天掌權程度的事件,莫過於上元年間的一次君臣對話了。上元二年,唐高宗的風疾越來越嚴重,需要閉關治療,他想讓武則天幫助自己,代理朝政。消息傳出,中書侍郎郝處俊反對說:“天子理外,後理內,天子道也。昔魏文帝著令,雖有幼主,不許皇后臨朝,所以杜禍亂之萌也。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傳子孫而委之天后乎!”皇后掌管后宮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怎麽能讓她參與朝政?另一位中書侍郎李義琰讚同郝處俊的觀點,最後高宗收回了成命。

按理說,此時武則天已經“黜陟、生殺,決於其口”十年了,朝堂上竟然有高級官員公然反對她參政,簡直不可思議。這說明什麽?說明郝處俊並非武皇后提拔,他是高宗的的股肱大臣,是李唐王朝的忠臣,武則天並沒有高級官員的人事任免權。更值得注意的是:郝、李二人壞了武則天的好事,卻沒有遭到清算。如果武則天真的大權獨攬了,怎麽可能放過他們,至少也得落個降職什麽的,事實上,他們倆巋然不動,並沒有被處分。幾年後,郝處俊病故了,善終;李義琰被解除了職務,但不是因為這件事情。弘道元年,有人舉報李義琰改葬父母時,強迫舅父遷墳,高宗知道後大怒,說:“義琰倚勢,乃陵其舅家,不可複知政事!”李義琰什麽反應呢?他很害怕,主動要求退休。如果唐高宗只是個沒有權力的傀儡,李義琰又何必怕他,甚至提前結束自己的政治生涯?

通過一系列史實我們可以看出,所謂的“天下大權,悉歸中宮”根本言過其實,在高宗時代,武則天並沒有絕對的權威,她參與朝政是事實,卻沒有獨攬朝政。唐帝國說話最有分量的人,還是她的丈夫唐高宗。而且高宗並不昏懦,他有誅殺權善才、提前冊封皇太孫的魄力,也有采納狄仁傑、郝處俊諫言的虛心。那麽武則天為什麽可以參與朝政呢?一個公開秘密:這是高宗皇帝許可的。

顯慶五年,“上初苦風眩頭重,目不能視,百司奏事,上或使皇后決之。後性明敏,涉獵文史,處事皆稱旨。由是委以政事,權與人主侔矣。”從《資治通鑒》的這段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唐高宗讓武則天參與朝政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是皇后的性格、文化水準足以勝任,第二是她的政見常常與高宗保持一致,雙方有共同語言;第三是唐高宗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有時候眼睛看不見東西,需要其他人幫忙。

那為什麽選擇武則天,不選擇其他人輔佐自己呢?首先,皇后是自己的妻子,兩人曾經並肩作戰,打敗了長孫無忌、褚遂良等托孤大臣,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基礎,是風雨同舟的戰友。其次,皇后是女人,大臣、太子、皇子都是男人,如果讓男人們輔政,容易滋長謀權篡位的野心;皇后是女人,自古以來,哪有女人當皇帝的,更何況皇帝健在,且成年多時,威脅自然要小很多。最後,武則天背景簡單,她的父親武士彠早在貞觀年間就去世了,後來入宮當了才人,一直默默無聞、不受寵愛,以至於淪落到感業寺為尼,家裡沒有什麽顯赫的勢力,外戚都是些不入流的官員,武則天能做到皇后這個位子,主要是靠丈夫。正因為背景單薄,掌控起來也比較方便。

隨著光陰流逝,唐高宗的身體越來越差,疾病帶來的痛苦也越來越強。身體健康的武則天,有更多的機會參與朝政。尚書左丞馮元常曾經對李治說:“中宮威權太重,宜稍抑損”,李治也明白,這麽多年了,皇后的確有了一定的權勢,但他能有什麽辦法呢?風眩這種病,是長期的、終身的、無法根治的,如果把皇后撤了,換一個大臣,或者讓太子長期監國,他們帶來的威脅遠遠比一個女人要大的多,古往今來,多少血淋淋的例子。不管中宮威權有多重,自己不喪失皇權,才是底線。

之後的二十三年裡,夫妻雖然偶有矛盾,但總體上還是互相信賴的合作夥伴。直到李治駕崩,他依然賦予了武則天相當可觀的權力,遺詔中說:“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然而,令李治萬萬沒想到的是,已經年過花甲、風燭殘年的武則天,竟然動起了當皇帝的心思,最後折騰了二十年,皇位還是由李家人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