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告訴孩子,巴黎聖母院即使崩塌,也不會真正垮掉

博雅小學堂

給孩子受益終生的人文底色

文 | 林楚方來源 | 行路星球

這兩天,失火的巴黎聖母院牽動了全世界的心。這樣一個悲劇性的突發事件面前,每個人都會沉浸在複雜的情緒中。但我們想帶你和孩子稍微平複一下心情,從人類文明的角度,再一次認識巴黎聖母院的價值。

我們今天推送的文章,來自博雅小學堂APP《楚方8世界》欄目。主講人林楚方說,這次大火,讓他更清晰地意識到:文明地標的意義不在有形物質,而在意義本身。

試聽音頻來自博雅小學堂APP

昨天一天,都在被巴黎聖母院著火的新聞刷屏。800年尖塔燒毀。

17年聖誕節,我還和朋友一起在這裡聽鍾聲,一下子覺得,現場離自己很近。

我看到印象最深的評論是:這場大火讓全世界傷心。

那為什麽遠在巴黎的一座教堂,能牽動這麽多人的神經,魔力在哪?

世界上,大概沒有任何一座教堂,像巴黎聖母院這麽有名,有這麽多層次吧。

01

它遠不止是卡西莫多敲鍾的地方

對一般巴黎市民來講,聖母院也許只是個做彌撒的教堂;

對外國遊客來講,也許記憶更深的,是鍾樓怪人卡西莫多敲鍾的地方,

卡西莫多的夢中情人艾斯梅拉達被處死的地方……

而除了鍾樓怪人,這裡還是見證法國歷史的地方之一,是聖女貞德的平反昭雪的地方,

還是拿破侖加冕的地方,

是的,就是他把王冠從教皇手裡搶過來,給自己戴頭上的地方。他就站在主祭壇那兒。

巴黎聖母院正面長這樣,

敦厚老實,不扎人。

典型的哥特式是這樣,

但正因為巴黎聖母院的興建,法國人發明了飛扶壁。它成為哥特式教堂的樣板間,引領哥特式建築風靡全歐洲。

還有它家最著名的玫瑰花窗,直徑十幾米,每塊都不一樣。現在做玻璃的工藝發達了,幾百年前那可是價值連城。

傳說二戰時,在德軍入侵之前,巴黎市民自發地把玻璃一塊塊卸下來藏地下室裡。等德國人走了之後,又重新裝上,一塊都沒少。

還有,被燒毀的尖塔。不忍心放圖了。

巴黎聖母院最牛的地方,又遠遠不在這些皮囊。

它其實是法國的開始。大概世界上再也沒有一個地方,會豐盛如此。所以,他的災難,會被法國人,看成某種國家級災難。

02

這裡是巴黎的子宮,

無論地理、政治還是精神上

巴黎聖母院位於西岱島。羅馬人統治法國的時候,就在這裡做過神廟,後來法國成為天主教國家,開始在這裡建教堂。

等到12世紀中的時候,巴黎已經是國際大都市了,本地人和外地人都信天主教,宗教對大家來說跟吃飯睡覺沒區別,就是生活的全部,而原有教堂太小,做個彌撒跟擠地鐵差不多,這簡直有失國際大都市的臉面。

巴黎人就決定,搞個大的。

1163年,巴黎人開始重建巴黎聖母院。一種說法是,這甚至成了巴黎拉丁區的起源。

因為要建大教堂,就得有人才。但當時巴黎最有學問的人都在研究神學,都很務虛。稍微世俗點的,也是研究怎麽利用信仰騙錢,哪懂腳踏實地修教堂啊,只能從外面請人。

從哪裡請?有記錄說,從天主教大本營意大利請,請來的人就都講拉丁語,加上教堂一修就修到1345年,這些講拉丁語的人越聚越多,慢慢形成了拉丁區。

在西方,會不會拉丁文,曾經是檢驗一個人體面與否的標準。

有了聖母院大教堂,就要有各種配套設施。神學院、修道院就發展起來了。藝術、法律、神學、醫學……各種高精尖人才越來越多,就又生出大學。

所以,我們會發現巴黎最好的大學都在拉丁區,比如索邦大學、巴黎高等師范學院……相當於一個飛升版的北京海澱區。有了大學,人文也更發達,之後就有了舉世聞名的巴黎左岸。

紅色區域為巴黎左岸,位於塞納河以南。我也不知道為什麽要叫左岸而不是南岸……

後來左岸又吸引了全世界最優秀的文學家和藝術家等,他們帶著周身才華在這裡扎根,成長,巔峰,死去……單看在巴黎三大公墓裡,埋了多少大師!

於是就有了精神意義上的巴黎。

而政治意義上的法國,也以這裡為中心。法國是個天主教國家,據說曾有20多個國王在巴黎聖母院加冕。加冕儀式上,國王要跪到主教面前,主教把王冠帶到國王的頭上,像這樣,

拿破侖的加冕禮不標準,請向虔誠的查理七世學習如何被加冕。不過,查理七世是在蘭斯大教堂加冕的。

如此,國王的權力才有合法性,這叫君權神授。

可以說,法國的人文、政治、信仰,都是巴黎聖母院孕育出來的。巴黎聖母院是法國的子宮。一個教堂孕育出一個國家。

聖母院甚至是巴黎乃至法國的原點。在離聖母院正門20米的地上,有一塊銅牌,

可別認為這是個井蓋,這是巴黎“零公里”標誌。在全世界任何地方,說離巴黎有多少公里,都指的是離這個銅牌的距離。

看地圖,你會覺得巴黎圍著凱旋門向外異塵餘生,似乎凱旋門才是中心。其實在法國人心目中,聖母院才是他們的中心。

03

也曾經歷打砸搶,

感謝拿破侖,感謝雨果

巴黎聖母院有過無比的輝煌。但槍打出頭鳥,到了後來,它差點被摧毀。

那是一段悲慘的記憶。1789 年,法國爆發大革命。法國人瘋狂起來也是這樣:到處毆打傳教士、砸教堂。巴黎聖母院的好東西,也被洗劫一空。

似曾相識的暴力。

連牆上猶太諸王的雕像也被砍了頭——因為比較文盲的法國群眾,以為牆上的是“壓迫”他們多年的歷代法國國王……

甚至,群眾們把教堂的名字也改了,幾乎全國的教堂都改叫理性廟,首當其衝的就是巴黎聖母院……

這事也有他的功勞,羅伯斯庇爾。

拿破侖上台之後,雖然也不喜歡宗教,但他非常清楚,宗教是麻痹人民的工具。拿破侖恢復了宗教自由,還把1804年的加冕典禮也放在這裡。政府趕緊重修聖母院,聖母院又變成教堂了。

但巴黎聖母院真正的恩人並非拿破侖,而是這位,

Victor Hugo 維克多·雨果。

1831年,雨果出版了小說《巴黎聖母院》。此書一出,震驚了法國社會。

雨果對建築極其著迷。小說裡,他詳細講解了聖母院巔峰時期的建築、藝術和生活,於是,藝術家、作家、大V聯名請願,希望重現聖母院的輝煌。

拿破侖三世從善如流。我們現在看到的聖母院,其實是1864年重修之後的樣子。

如果沒有雨果這部小說加持,很難說,巴黎聖母院會不會成為全世界最著名的教堂。

我曾用英文在谷歌上搜索幾個著名教堂,得票如下:

論知名度,巴黎聖母院把其他所有教堂都遠遠甩在了後面。

04

全世界很少有這麽幸運的建築,

能被一部偉大的同名小說一路護航

百多年來,教堂的所有細節,通過小說、電影、話劇,不停推銷到全世界面前。

《巴黎聖母院》的故事,重溫下。

從前有個叫卡西莫多的人,長得很醜……

迪斯尼版本的卡西莫多,他是世界著名的矮挫窮原型,但心地無比善良。

因為長得醜,他從小就被父母遺棄。神父克洛德收養了他,長大後還給他找了份敲鍾的工作。

有一天,神父迷上了一個女子,女子是16歲的吉普賽衫女艾斯梅拉達,

克洛德想讓卡西莫多把她抓來。結果被國王的衛隊長菲比斯英雄救美了。

卡西莫多遭到嚴刑拷打。在他最渴最痛苦的時候,艾斯梅拉達給他送水喝,

這碗水點燃了卡西莫多的愛情之火!

但少女愛的是菲比斯。

克洛德非常生氣!這位一路黑化的神父,破罐子破摔了,想到一個無比惡毒的招數——行刺菲比斯,還嫁禍艾斯梅拉達!

眼看就要成功了。就在少女被判絞刑,馬上要執行的時候,卡西莫多救走了少女,藏進了聖母院。

這時候來了一群吉普賽乞丐和流浪漢,想衝進教堂救少女,卡西莫多誤會了他們,就扔石頭砸他們,雙方展開了激戰,這時克洛德帶領的國王軍隊來了,打跑了流浪漢們,並處死了艾斯梅拉達。

絕望之下,卡西莫多把克洛德從教堂頂樓扔了下去。然後找到艾斯梅拉達的屍體,殉情自殺。

一百多年來,這個故事被翻來覆去地討論。就我個人來說,這個愛情故事本身挺平庸的,無非是:女主是一個純真善良漂亮但很平庸的姑娘,愛上一個渣男,男主呢,是一個純真善良醜陋但很平庸的小夥,他愛上了女主。女主對渣男愛得死去活來,男主對女主愛得死去活來。最後,女主和男主都死去沒有活來。

在各種雞血狗血充斥的今天,這點故事都不算啥了。如果艾斯梅拉達最後愛上卡西莫多,也許這個平庸的故事會出彩一些。

其實千百年來,故事的母題翻來覆去就那麽幾個。作家的偉大不在於劇情,而在於把看似平庸的故事結合其他社會元素,時代背景、宗教衝突、社會倫理、建築、生活等等,講出一個史詩般的故事。

而這個史詩般的背景,就是巴黎聖母院。還有你印象中,那個直插天際的尖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