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一字價值10萬,你認識多少?

1

1

今年是甲骨文發現120周年,但時至今日,大眾對於甲骨文的了解依舊十分有限,還有很多字未被破譯。

2016年,中國文字博物館曾發布“懸賞公告”,破譯未釋讀的甲骨文並經專家委員會鑒定通過的研究成果,單字獎勵10萬元,可謂“一字萬金”,但截至目前,僅有兩人獲獎。

釋讀甲骨文為何如此困難?前人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殷墟甲骨碎片

龍骨

霧色始嚴凝,雲天曉色澄。

龍骨映晨輝,一眼蕩千朦。

光緒年間,錫拉胡同裡住著一位頗有威望的文官王懿榮。王氏在某天突然發現,買回家的藥材“龍骨”上有一些不尋常的劃痕。

他馬上意識到,這很可能是一種古老的文字。

甲骨文的發現似乎是一次偶然?但更是一種必然!食藥老者“驚鴻一瞥”,那一眼,開始了一個新時代,甲骨的現世……

王懿榮自盡後,其子將其父所藏“龍骨”出售給了劉鶚,此後數年間劉鶚搜集了5000多片甲骨,並編纂《鐵雲藏龜》。

時至今日,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甲骨上的3500個文字,也只有過半數被考釋出來,而不少地名、人名、族名之類的專名,則難以釋讀。

為何甲骨文如此難以釋讀呢?

01

古文字自身的特性

古老,能確定的可以上溯到商代晚期的甲骨文,下限一般是指秦始皇統一六國,時間越久遠就越陌生,在漢字發展演變中形體會不斷變化,時代越久遠,越難以辨認。

歧異,漢字發展到戰國時期發生了非常大的歧異。這種歧異形成當時不同系列文字用戶之間溝通的障礙。

斷鏈,漢字比較於其他文字的一個特點,就是其傳承性,從三千多年以前的甲骨文到今天的簡體字是一脈相承的。秦始皇“書同文”政策在國家統一上的重大意義和長遠影響我們不能否認,但是給文化造成的損失也不能否認。直接影響就是漢代人不能順利識讀古文字。

02

釋讀古文字需要多方面的知識儲備

文字:文字理論、文字字形、古文字最新研究成果。

音韻、訓詁的相關原理。

掌握文獻。

考古、民俗等。

殷墟出土最大的甲骨

如此複雜艱難的任務,前人學者又是如何一步步釋讀出甲骨文的呢?

說到這,不得不提研究甲骨文的第一人:

孫 詒 讓

孫詒讓著色像

孫詒讓時處晚清,我們都知道晚清是個動蕩時期,內憂外患日益加劇,無數文人志士致力於改革,發起了我們熟知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運動以期富國強兵,而這種情勢反映到我們思想文化、學術領域裡,就是新、舊學術觀念的碰撞。舊方法的揚棄,新方法的誕生和運用。

具體到孫詒讓,他一方面繼承了自乾嘉以來的樸學傳統,另一方面,又根據新的材料和背景,創立了新的治學途徑和方法。比如他提倡的以《說文》上推金文、以金文上溯甲骨文的據形比較系聯的方法,以甲骨文、金文證經典,以經典證甲骨文、金文的比較互證的方法等等,無不具有這種鮮明的時代特徵。

其實跟孫詒讓同時代的學者中,研究金文的不乏其人,但研究甲骨文的就只有孫氏。那麽是什麽契機讓孫先生決定開始研究甲骨文呢?

孫詒讓的治學之所以進入甲骨文領域,就他本人來說既帶有偶然性,也帶有必然性。說必然性,是由於孫氏具有極其堅實的古文字研究功底,而且其晚年恰逢甲骨文字的出土發現;說偶然性,指的是他個人獲得了歷史上第一部甲骨文著錄著作《鐵雲藏龜》。

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而孫氏都具備了,於是就成了歷史上甲骨文研究的第一人。

孫詒讓

那麽,孫詒讓又是如何一步步考證出甲骨文的呢?

首先,孫詒讓採用“據形考釋”的方法,我們都知道甲骨文是我國出土的最早的文字,作為最早的漢字甲骨文本身象形性就非常強(看起來就像一個個簡筆畫?)。

在研究甲骨文時,很自然的便是對甲骨文的形態進行推理,所以形體分析是考釋文字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傳統的方法。

而面對一個陌生的文字時,我們會如何做呢?是不是很自然的想把它分開,比如“麓”這個字,當我們不認識的時候,是不是會先把它分成“林”和“鹿”兩個字?

而從這兩個字,我們已經大致可以猜到“麓”這個字的意思——小鹿在樹林中生活,而“麓”的本義便是“山腳”可以理解為“鹿群生活的地方”。

下面的“鹿”可以理解為聲旁,小朋友在認字時遇到不會的字,最常見的是取這個字的一半來讀,比如“麓”一定會讀作lù,其實這也是我們所有人在學習生字的一個經驗。

所以孫詒讓在研究陌生難辨的甲骨文時,便是先把已經認識的古文字按照偏旁分析為一個個單體,然後把各個單體偏旁的不同形式收集起來,研究它們的發展變化,在認識偏旁的基礎上,最後再來認識每個文字。先分開認識每一部分的演變,再把幾個部分結合起來認識這個字。

下面讓我們來體驗一下孫詒讓先生解讀文字的過程吧!

這是孫詒讓用偏旁分析的方法考釋“群字”的一個例子,首先分析了止字的構形及其各種變體,“止”在出土甲骨文等文獻中有不同的寫法,而“”這五種變形出現的最多,甲骨文中大概像腳的足跡,推測

“止”字。

為什麽是“止”字而不是其它的字呢?我們來對比一下古書中對“止”的解釋,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記載“止”有“足”的意思,後來假借為“行止”的“止”也就是今天“趾”的古文,在漢之前無“趾”,表示“足”的意思均用“止”,漢之後表示“足”義用“趾”。

而在證明為“止”後,將視角轉入複素字,當

在具體字形中不是單獨出現而是作為一個偏旁出現,我們便可以依據“”的“止,足”之意進行類推,比如:

這個字中下半部分為“”,上半部分為“”即“戈”(古代的一種武器)。

所以這個字為“武”,表示拿起武器去打仗。

怎麽樣?是不是很有趣?其實關於“武”字的字義解釋還出現了一些分歧,是“停止武器打仗”,還是“拿起武器去打仗”?你怎麽看呢?

後來唐蘭、於省吾等一些古文字學家,進一步發展了對偏旁分析法的研究。唐蘭提倡通過偏旁分析考釋群字, 唐蘭先生的確是第一個明確提倡“通過偏旁分析來考釋群字”的學者,但首先實踐這一方法的仍是孫詒讓。

在孫詒讓先生之後,又出現了著名的“甲骨四堂”(所謂“甲骨四堂”,分別指的是羅振玉、王國維、董作賓、郭沫若,因四人字號中均有“堂”字而得名)。著名學者陳子展教授在評價早期的甲骨學家的時候寫下“甲骨四堂,郭董羅王”的名句。

他們分別從不同角度對甲骨文進行深入研究,均作出了不俗成就。

唐蘭也曾評價他們的殷墟卜辭研究“自雪堂導夫先路,觀堂繼以考史,彥堂區其時代,鼎堂發其辭例,固已極一時之盛”。而當代學者唐蘭、張政烺、裘錫圭等人也在甲骨文釋讀中總結出新的方法,推動甲骨學不斷發展。

1914年,羅振玉出版《殷墟書契考釋》,標誌著甲骨文進入考釋時期

無數前人志士在甲骨文釋讀這條路上灑下汗水,播下希望的種子,一步一步,辛勤澆灌,甲骨文在慢慢顯現,三千年前的歷史迷霧在緩緩褪去……

每一個甲骨文字中都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是歷史留下的印記,是殷商人想要展現的身姿,一個充滿魅力的神秘地帶等待著我們深入探索……

《甲骨文對照表》

本文授權轉載於微信公眾號:博物館丨看展覽(ID:atmuseum)

本文由“詩詞中國”(shicizg)編輯

文章授權轉自:博物館丨看展覽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每天5分鐘,把日子過成詩

今天看小詩妹了嗎?

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

必須

在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