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翻、坐、爬、站、走!寶寶運動發育的裡程碑你一定要知道!

當寶寶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坐、第一次爬、第一次走,無疑都讓父母們興奮。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個超越自我的過程。整個嬰兒期寶寶的動作發展是否正常,關係著寶寶的日後生理健康及認知發展,如果寶寶動作發展受阻,不但會影響日後的學習,也會形成心理障礙。所以父母該時時注意寶寶每個階段的動作發展情形。

寶寶的翻身

正常發育的寶寶大約在出生3個月後時才能接受翻身訓練,6個月時才能較熟練翻身,由於此階段寶寶的身體各部分發展已成熟,其發展的歷程為仰姿翻為俯姿,再由俯姿翻為仰姿。

家長們可以用玩具誘導寶寶翻身,幫助寶寶翻身時可一手握住寶寶的手,另一手在其肩部輕輕向對側引導,直至寶寶變為側臥位,完成由頭、頸、軀乾、骨盆的翻身過程,當寶寶翻過來了就要及時抱抱他,然後把他放回原位,讓他重新再翻,每日至少練習7~8次。

三個月時候可以讓寶寶多趴著做抬頭鍛煉,鍛煉寶寶背部力量,翻身的練習時間和次數不要太長,要逐漸增加,家長們的動作一定要輕柔,以免扭傷寶寶的小胳膊小腿,不建議在寶寶剛吃完奶後或身體不舒服時練習。反覆多次練習可以使寶寶變得更加靈活,為今後的爬行、站立、行走做好鋪墊。

寶寶的坐起

一般來說在寶寶四個多月,父母用手支撐寶寶的腰部和背部可以進行短暫的坐姿練習,五個月的時候寶寶可以練習靠坐,到了六七個月寶寶開始逐漸坐穩了。

練習坐起時,讓寶寶呈仰臥位,拉住其一側的上肢誘導寶寶先向一側翻身,然後軀乾上抬,讓重心從寶寶另一側的肩部向肘和手掌轉移;隨著重心的轉移繼續軀乾上抬,完成從側方坐起的動作,當寶寶翻身坐起時就要及時表揚,抱抱他或親親他,然後把他放回原位,讓他重新開始,時間不宜超過十分鐘,每日練習4~6次。

寶寶剛開始獨坐時,要把寶寶的兩腿分開,呈八字形,上肢手掌支撐身體,手指伸開,這樣有利於寶寶坐穩。

寶寶的爬行

寶寶在7個半月到9個月時,稍加訓練就會爬了,一開始可能蠕動著爬,之後是倒著爬、匍匐爬、橫著爬、到熟練之後,才會手膝爬,爬行過程中,必須保證寶寶活動範圍內安全,加護欄或大人旁邊看護,防止意外發生。

爬行需要手腳等各個身體器官的綜合協調,寶寶必須用四肢支撐自身體重,開始爬時可讓寶寶呈俯臥位,前臂支撐,家長可在其後方協助寶寶一側下肢的足底向前推至這側下肢完全屈曲後促使其產生向後蹬的力量,使寶寶利用此力的反作用力完成向前的移動。當寶寶俯爬成功時要及時鼓勵他、表揚他,每日練習7~8次,寶寶爬行可以使手、腳及胸腹背部、四肢的肌肉得到鍛煉,能夠完成獨立爬行以後,可以讓寶寶進行越過障礙物的訓練,即爬過媽媽的大腿或其他障礙物,也為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礎。

寶寶的站走

寶寶要先學會了翻身、坐、爬,到10個月左右時就可以扶著東西站立起來,多數寶寶在12個月左右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到14或15個月時,他就已經走得很好了。

寶寶學習站立時肯定會扶著身邊的東西,這時家長們一定要確保寶寶能接觸到的東西都是足夠牢靠穩固的,家人最好陪伴在身邊,經過短時間的站姿後,可能不扶著東西獨自站上一會兒,到12個月大時,大多數寶寶會有意識的從一件傢具移向另一件傢具靠近,自己移動,也有可能在大人幫助下走動,這段時間家長最辛苦,需要彎著腰保護著寶寶不停地走,這時的學步帶可以幫上忙。

寶寶一旦學會行走,對各種東西都很好奇,到處走是必然的情形,父母一定要上心,尤其是在環境方面,絕不可馬虎,父母必須將所有危險性的物品放置高處或移走,例如暖水瓶、藥品等,包起所有傢具中尖銳的角,用門防夾軟墊把所有有開關門的地方弄好,陽台也是個不容忽視的地方,陽台上不宜擺放小凳子,避免寶寶誤爬這些細節都需要注意的方面,一定要確保寶寶的安全性。

寶媽提示:

寶寶運動發展是有一定的順序性,都是從簡單到複雜,從初級到高級的。寶寶的動作發展,遵循著頭尾方向,即豎頭—翻身—坐—爬—站—走,月齡大概是:三翻六坐八爬十站一歲走,不需要給寶寶做太多超前的鍛煉。每位寶寶的身心狀況不同,發育快慢也有所不同,父母要多觀察,給寶寶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並引導寶寶活動,使寶寶健康成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