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讀經明義丨《孔子集語》:讓美玉的精神 融入生活的世界

文/凌俊峰

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貴玉而賤珉者,何也?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惡!賜,是何言也!夫君子豈多而賤之、少而貴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溫潤而澤,仁也;縝栗而理,知也;堅剛而不屈,義也;廉而不劌,行也;折而不橈,勇也;瑕適並見,情也;扣之,其聲清揚而遠聞,其止輟然辭也。故雖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詩》曰:‘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此之謂也。

此句出自《荀子·法行》。記述的是子貢向孔子提問的故事。

子貢問道,為何君子以美玉為貴,而不以珉(一種石頭,品質、美感比玉石差很多,產量比玉石高)為貴呢?是因為美玉的產量比珉更多嗎?孔子回答道:君子又豈能因為一個東西多,就輕賤它、產量少就貴重它呢?君子喜歡美玉,是用它來比附自己的德行,提醒自己在德業上更加進步。

一塊美玉,看上去溫潤而有光澤,這體現出它有仁的美德,細致堅實而有文理,揭示的是它有知的美德。堅硬剛強而不屈,就如同其有義的美德,它雖然有棱角,卻不至於割傷別人,這就像一個君子的品行。遇到無數的挫折與磨練,都不屈服,像君子的勇氣。美玉之上雖有微瑕,更有出眾之美。輕輕地叩擊它,美玉之聲清揚遠聞,就像君子的美名,遠遠傳播。所以說,雖然有一塊珉,將其精雕細琢,卻不如得到一塊美玉,明美昭章。《詩經》裡面說:當想念那君子,就如同玉一樣溫潤。這就是我們以美玉為貴的重要原因。

清代大學士張英在自己的家訓《聰訓齋語》中說:“古人佩玉朝夕不離,義取溫潤堅栗。君子無故不撤琴瑟,義取和平溫厚。故質性爽直者,恐近髙亢益。當深體此意,以自箴砭,不可任其一往之性也。”這更加說明了古人對佩玉的喜好,並不是因為其貴重,而是因為其“溫潤堅栗”,足以提醒自己在為人處世上的修養,要向這種德性的方向去努力,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任性而為。借助外物的特性去磨礪自己,以實現德行的進步,人格的完成。

古人對玉的崇拜,從數千年前就已經開始,直到今天,人們對它的欣賞依舊。正是因為人們懂得玉對中國人所意味的重要意義,使得我們並不將其看作是一塊簡單的石頭,同等的藝術品,玉的價值也遠遠超出了其它工藝品,甚至人們認為其可以辟邪,起到延年益壽的作用,這都是從這種溫潤堅栗的品格中延伸出的意義。當今天的我們去藝術品展覽,參觀與選購玉器的時候,更應該去思考其背後的文化價值,讓美玉的精神,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世界中。

版權聲明:本文為騰訊儒學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敬請關注騰訊儒學微信公眾號“ruxue_qq”,收看更多精彩文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