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霍金:時間之外的簡史

霍金用他僅剩的兩個能活動的手指,攪起一個宇宙的大漩渦。二十世紀物理學的萬神殿裡供奉著一長串閃光的名字,霍金不在最耀眼的之列,卻很可能是最特殊的一位。雖然他是輪椅上的囚徒,並不妨礙這位科學家開創時間之外的旅行,他為科幻創作、商業探險創造了無限可能。霍金的存在本身也超越了物理學上的意義,成為人類與不幸命運抗爭的象徵。

01

雙面

作家余華曾說: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時間。

當地時間3月14日,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21歲時,霍金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紐約時報這麽描述霍金:“他在輪椅上漫遊宇宙,思考萬有引力的本質和宇宙的起源,並成為人類決心和好奇心的象徵。”

霍金一生未獲諾貝爾獎。1979至2009年霍金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儘管疾病限制了他身體的行動,但霍金一直未停止對宇宙和人類未來的思考。除了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取得矚目的成績外,霍金還是一位活躍在銀幕、電視劇、社交網絡的科學家。對於推廣科學,霍金一直不遺余力。

據《自然》雜誌報導,霍金的《時間簡史》在全世界銷量驚人。科普書籍的銷量極少突破百萬大關,一般都遠低於這一水準。因此,千萬銷量對於一本面向普通大眾的科學書籍而言可謂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尤其是當該書講述的還是物理學中一些最巨集大的問題——大爆炸、黑洞、萬物理論和時間的性質。

在霍金身上,還保留著業已消逝了的科學家的古老形象:高傲,專注,特立獨行,激情四射,且智力超群。

雖談不上清貧寂寞,霍金還有“網紅”的另一面。2016年4月12日,霍金正式啟用新浪微博账號,第一條微博中,他講述了自己在1985年,第一次坐火車遊覽中國的經歷。截至2018年3月14日,霍金的新浪微博共有446萬粉絲,兩年間共發布了20條微博。

除了活躍在中國的社交網絡外,霍金還是電影和電視劇裡常見的客串“明星”。1992年霍金首次“觸電”是在《星際迷航:下一代》中客串自己,與扮演牛頓、愛因斯坦的演員一起打牌。近幾年來,霍金最有名的客串來自美劇《生活大爆炸》。

02

“三體”

如果沒有結束自己的“時間旅行”,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計劃會和富豪尤裡·米爾納、facebook創始人祖克柏等人研發一個新的太空探索項目“Starshot”。該項目旨在建造一種納米飛行器,然後用光速的五分之一把它發射到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也就是劉慈欣作家著作《三體》裡面的三體世界。

這項創新背後的想法,是以光束來驅動納米飛行器的前進。這樣產生的速度雖然不及光速,但也能達到其五分之一,大約每小時1億英裡。這樣的系統可以在一小時內抵達火星,幾天內到達冥王星,一周內就可以追上並超過旅行者號探測器,並在僅二十年後到達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

在2017騰訊WE大會中霍金進行了獨家影片演講,展示了他為太空探索帶來的傑出貢獻與最新成果。這也是霍金在中國的最後一次演講。演講中,霍金談到了地球和人類所扮演的角色。他認為應該從兩個維度出發:一是思考人類的未來,二是研究我們探索太空、尋求其他潛在宜居星球的選擇。

早先,霍金教授在牛津大學聯盟發表演講就表示,脆弱的地球無法支持人類再活1000年,為了未來人類的繁衍,必須繼續探索太空。

對於太空旅行,霍金稱,“我認為地球上的生命面臨被災難抹殺的危險越來越高,這些危險包括突然爆發的核戰、基因工程病毒以及其他因素。如果不進入太空,我認為人類將不再擁有未來。”

近年來,因各國的重視,研發技術不斷進步,太空旅行被越來越多的提及。2016年9月27日,在墨西哥舉行的國際宇航大會上,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CEO埃隆·馬斯克對外公布了他的火星移民計劃。如今,馬斯克正一步步逼近自己的太空巨集願。

“飛上太空”令人興奮,當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航天公司創始人Richard Branson邀請他上太空旅遊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Branson邀請的並不只有霍金一個人。進入2016年後,從維珍銀河的“太空船二號”到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的可回收火箭,新一輪太空遊競賽日趨激烈。維珍銀河由理查德-布蘭森爵士創建,是最著名的商業太空遊公司之一。

03

遺願

霍金談到死亡,比醫生想象得更加平靜。“我比原來的預期壽命已經多活了49年。 我不害怕死亡,但我並不急於死亡。 我有這麽多我想要做的。”他說。

在AI崛起的今天,這位年事已高的科學家也表達了他的種種擔憂。他警示世人:“強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麽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要麽是最糟的。對於好壞我們仍無法確定,現在人類只能竭盡所能,確保其未來發展對人類和環境有利,人類別無選擇。”

2017年3月,霍金在接受英國《泰晤士報》采訪時再次發出警告,“人類需要控制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興科技,以防止它們在未來可能對人類生存帶來的毀滅性威脅。”他還說,“自從人類文明開始以來,侵略便一直存在,往往出現在相對具有生存能力優勢的不同群體之間,而未來人工智能進一步發展便可能具備這種‘優勢’”,霍金解釋自己的警告時說道,“他們本身也是生根於達爾文的進化論之中。因此人類需要利用邏輯和理性去控制未來可能發生的威脅。”

2016年10月19日,劍橋大學“萊弗休姆的未來智能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霍金在慶祝典禮上發表了演講。霍金在演講中批評了人工智能的無節製發展,他認為,人工智能技術的確有希望帶來巨大的福利,比如根除疾病和貧困,但是它同樣也可能帶來危險,比如強大的自主式武器,或者幫助少數人壓迫多數人。

霍金曾聯合思想家喬姆斯基馬斯克等數千名知識分子發表聯名公開信中警告:必須取締“機器人殺手”的研發和應用,人工智能方面的軍備競賽可能是人類的災難,它將助長戰爭和恐怖主義,加劇世界動蕩局勢。

儘管聲譽與爭議並存,但沒有人不尊重霍金的科研精神,以及他對世人產生的激勵與鼓舞。

霍金教授的孩子Lucy、Robert 和 Tim在霍金的去世聲明中寫道:“我們親愛的父親去世了,我們深感痛心。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位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成就將會留存多年。他的勇敢和堅韌,他的才華和幽默激勵了全世界的人們。他曾經說過,‘如果宇宙不是你所愛的人的家園,它就不是宇宙。’我們將永遠想念他。”

有人說,霍金的去世意味著“少了一個地球鏈接宇宙的VPN”;也有人說:“人類欠他一個諾貝爾獎,而他屬於宇宙。”在霍金離去的今天,人們將他與伽利略和愛因斯坦放在一起——在伽利略忌日(1642年1月8日)降世,卻在愛因斯坦誕辰(1879年3月14日)離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