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牙齦健康已成國民隱患,互聯網VS傳統,小米能否擊敗飛利浦?

在界定不好的事物時,我們首先要了解的便是標準。世界衛生組織對牙齒健康的標準是:8020,即80歲的老人至少應有20顆功能牙(即能夠正常咀嚼食物,不鬆動的牙)。

生活中,什麼程度的牙齒才是健康的牙齒?

1、牙齒清潔;2、無齲洞;3、無疼痛感;4、牙齦顏色正常;5、無出血現象。

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口腔疾病患病率高達90%,而就治率只有10%,在中國有近97%的成年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牙周問題。現代醫學表明,牙周病會誘發多種全身系統疾病,甚至威脅生命。近年來,牙周病已成為繼癌症、心腦血管疾病之後,威脅人類身體健康的第三大殺手。

根據實驗顯示,刷牙是去除牙菌斑、軟垢和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的重要自我口腔保健方法,也是預防牙周病發生、發展和複發的最主要手段。據史料記載,最早的牙刷來自中國,根據勒梅爾森-麻省理工發明指數顯示,牙刷獲選為"美國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發明"第一位,擊敗了汽車、電腦、電話和微波爐等。

第一支電動牙刷名為"the Broxodent",於1954年開發,由施貴寶製藥於1959年美國牙醫學會百周年紀念時推出。隨著科技發展,目前最新型的牙刷是聲波牙刷。


據ZDC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數據顯示,排名前十電動牙刷品牌中,飛利浦力壓眾品牌,成為備受消費者信賴的電動牙刷品牌。成立於1891年,迄今百年,作為世界最大的電子公司之一,如今的飛利浦致力於通過及時推出有意義的創新來改善人們生活質量。

飛利浦電動牙刷作為飛利浦旗下眾多電子產品中備受關注的產品,依託於其醫療健康研究體系,成為市場佔有率高達63%的電動牙刷品牌。飛利浦與歐樂B等眾多傳統企業,在互聯網的極速發展下,仍舊保持著對產品的敏感度,緊跟市場,帶給消費者一個又一個驚喜。


但從前五的榜單中可以看出,就中國市場來看,飛利浦等傳統企業除去極高的市場佔有率,還有一項潛在的隱患,傳統企業的市場正在被飛速成長的互聯網公司所侵蝕。小米與旗下於2016年推出的全新生態鏈品牌米家,其高達7%的市場佔有率不容小覷。

創辦於2010年的小米,乘著互聯網的東風飛速發展,成為一家專註於智能硬體和電子產品研發的移動互聯網企業。近年來,小米著重布局智能家居生態鏈建設,米家的誕生,更是增加其在智能家居生態中布局的含金量,電動牙刷等小家電,成為其布局生態鏈中的重要環節。

但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當下如火如荼的互聯網企業,消費者都是更加關注產品本身對於自身健康的影響,這也是企業決定市場佔有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傳統企業生產的電動牙刷與互聯網企業所出品的電動牙刷有哪些重要的區分?究其本質來講,其實並無太大差異,其中最顯著的區別,那就在於價格以及消費者對於產品的界定。

電動牙刷隨著技術的發展被分為若乾種,但一般為兩大類,其一為靠震動旋轉來清潔牙齒,價格普遍偏低,頻率和力度極大,僅有固定清潔模式;另一類為裝有超聲波儀器,靠脈衝、噴水清潔牙齒,價格偏高,但有效的減小對牙齒與牙齦造成的傷害,並且清潔十分到位。


傳統企業與互聯網公司出品的電動牙刷均屬於電動牙刷的基本界定,但價格與消費群體不一樣,並出現不同的局面。在後五名的榜單當中,素士、羅曼等互聯網品牌,已出現壓製松下等傳統企業的局面。

數據顯示,從2016年起,電動牙刷零售額每年的同比增速都超過90%,預計2019年增速將接近100%。2019年一季度數據顯示,淘寶天貓購買電動?刷的消費者人數比去年同期增長175%。

與此同時,根據天貓最新數據顯示,電動牙刷消費者中95後佔比達40%,90後(不含95後)佔比22%,80後佔比26%,70後和70前一共隻佔比12%,年輕一代逐漸主導電動牙刷消費,並且其使用電動牙刷的時間還將長達數十年。

有顏有實力,時尚、智能、健康等成為消費者首先考慮的因素,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以飛利浦為代表的傳統企業和以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競爭的火藥味將愈加濃重。

款式多樣、價格梯度多元化,滿足不同消費群體;依託於百年國際知名企業,產品有保障且品牌信用度極高;專業的醫療研究團隊,數千項專利技術加持,並針對人類健康做出重要布局等,以飛利浦為代表的傳統企業以實力碾壓競爭對手。

款式時尚新穎、性價比極高,針對主要消費人群;依託於互聯網大時代,緊跟消費者心理,賦予更加智能的性能可供消費者選擇;針對主流消費人群及時做出調整,運用創新性技術刷新電動牙刷新認知等,以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正逐步擴展市場。

傳統VS互聯網,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傳統企業更勝一籌,但在未來的發展中,"螞蟻圍剿大象"也不是不可能。今年6月6日,華米科技投資的Ocelan推出全球首款智能觸屏電動牙刷Oclean X,並正式上線小米有品眾籌以及有品有魚眾籌,小米旗下的小米有品購物平台將吸引並扶持更多第三方品牌獨立發展,共同服務用戶。

伴隨時代的發展,競爭無處不在,性價比、外觀設計、產品性能、智能亮點等,每一項都關乎消費者購買意向。傳統企業與互聯網企業的對決還在繼續,市場就這麼大,消費者選擇產品的意向最終還是取決於產品能否符合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另外,未來的發展之下,雙方的互相交融也並不是沒有可能,界限本就難以定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