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要想防止寶寶貧血,吃得對是非常重要的!

缺鐵是引起貧血的主要原因,補鐵也是爸爸媽媽們經常遇到的問題。對寶寶來說,缺鐵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嬰兒期的缺鐵還會影響智力的發育。所以家長們要謹慎對待寶寶貧血!今天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貧血和貧血的預防那些事。


認識貧血


貧血一般是日積月累發生的,輕、中度的缺鐵性貧血,一般沒什麼癥狀,不容易發現,而到了你能直觀看出來,情況就已經持續一段時間,具有「滯後性」。一般6個月以後,來自母體的儲備鐵已消耗殆盡,以乳類為主的飲食結構不能滿足寶寶對鐵的需求量,如果不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寶寶就容易出現缺鐵。所以我們要把重點放在預防上,尤其是最常見的營養性貧血。


要想防治營養性貧血,吃得對是非常重要的!6個月-2歲的寶寶是營養性貧血的高發人群,其中又以缺鐵性貧血最常見。可別小看了缺鐵性貧血,因為它不僅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還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



寶寶為什麼會貧血


1、生長髮育快

兒童在嬰幼兒時期生長髮育最快,3-5個月時體重為初生時的2倍,1歲時體重為初生時的3倍。早產兒體重增加更快,隨著體重增加血容量也快速增加,如不添加含鐵豐富的食物,寶寶就容易發生貧血。


2、鐵攝入不足

引起缺鐵的主要原因是寶寶鐵攝入不足。正常足月兒從母體儲備的鐵可足夠供應出生後3-4個月造血的需要。從母體中儲鐵最多是在胎兒期的最後3個月,所以早產兒體內儲鐵較少,如果出生後不及時補充,缺鐵是不可避免的。


3、鐵丟失過多

正常嬰兒每天排泄鐵比成人多。此外,慢性腹瀉、反覆感染均可影響鐵的吸收、利用和增加消耗,促進貧血發生。

預防貧血的餵養方法


1.6個月時及時添加富含鐵的糊狀食物


到寶寶滿6月齡,在母乳餵養的基礎上,就需要添加輔食。輔食從一種富鐵泥糊狀食物開始,如強化鐵嬰兒米粉,肉泥等,逐漸增加食物種類。所以6個月開始,要給寶寶加強化鐵的米粉,把米粉調成糊狀,用小杓喂寶寶吃,吃3天后沒有問題,再給寶寶添加土豆泥、南瓜泥等。


2.7個月後經常吃肝、紅肉及血製品


雖然植物中也含鐵,但是吸收特別不好,所以補鐵的話肝、紅肉(牛肉、羊肉、豬肉等)及血製品最佳,補鐵效果非常顯著。寶寶7個月以後,可引入含鐵豐富的動物性食物。

肝泥做起來很方便,建議一周至少給寶寶吃兩次。肝泥做法:將豬肝洗凈,置鍋中煮熟,丟掉筋、皮;在砧板上將煮熟的豬肝剁成泥狀;後起油鍋,放入肝泥清炒,或加水煮沸,即成肝泥。做好後的肝泥用保鮮盒裝好,存放在冰箱裡2—3天。吃時與碎菜拌和成菜肴,或混入粥、麵條中同食。當然也可吃雞肝、鵝肝等。也有非常方便的肝粉(在母嬰店可買到),更方便家長給寶寶添加。


此外,紫菜、黑芝麻、櫻桃、扁豆、木耳、蘑菇、香菇等都能補鐵,建議家長經常做給寶寶吃,讓寶寶的輔食更豐富。


3.吃富鐵食物時,配合吃些富含維生素C 的食物


讓寶寶吃含鐵食物的同時,吃一些含維生素C多的水果,會使鐵的吸收率提高4倍以上。奇異果、檸檬、草莓、橘子、櫻桃、莧菜等都是適合寶寶吃的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食物。



溫馨提示


1.如果你的寶寶是早產兒,要注意聽從醫生建議,及時補鐵。早產兒生後2周需開始補充元素鐵每天每公斤體重2~4 mg,直至糾正年齡1歲。該補充量包括強化鐵配方奶、母乳強化劑、食物和鐵製劑中的鐵元素含量。


2.如果孩子出現口唇、黏膜、皮膚蒼白和疲乏無力的癥狀,可到醫院做血液檢查確定是否為貧血,6月齡~5歲以下兒童的貧血診斷標準為血紅蛋白低於110g/L,若確定貧血可進一步測試血液中鐵和維生素含量(葉酸、B12和維C),先找到原因,後對症採取措施。


鐵劑應該怎麼吃:血紅蛋白在11克/升以下,即為貧血,應及時找醫生治療。一般用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葡萄糖酸鐵等,按照醫囑服用。服用鐵劑最好是兩餐之間,可以減少腸胃刺激,同時服用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應用鐵劑到血紅蛋白正常後1-2個月,以補足鐵的儲存量。


3.寶寶是不是貧血,什麼原因導致的,如何糾正治療,需要醫生通過血液檢查,結合寶寶出生、餵養、發育等具體情況,進行綜合診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