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藿香薊又名白花臭草,可止痛,治胃腸炎

這植物是在成都某園林拍到的,高約50厘米,莖粗壯,葉對生或上部互生,橢圓形或長圓形,長3-8厘米,寬2-5厘米。和霍香長相近似。

學名叫藿香薊。它還有很多別名:廣東稱鹹蝦花、白花臭草,雲南稱重陽草,貴州稱膿泡草、綠升麻,廣西稱臭爐草。好幾個地方稱它為臭草,但我拍它的時候,並沒有聞到臭味兒啊?

它株叢繁茂,開花的時候,花色淡雅,淡紫色或白色。適宜配置在花壇和地被,就算是臭,應該也是某種芳香刺鼻的味兒,就如藿香,藿香不是也有股芳香味兒的嗎?

藿香薊的花果期是全年,但我拍到它的時候,它正在努力長個兒,還沒到開花的時候。從中國植物志上得到的資訊:它的花為頭狀花序,開在莖頂,約有4-18個傘房狀小花兒排得緊緊的。整體的模樣為苞鍾狀或半球形。瘦果黑褐色,5個棱。

藿香薊很早就被用於療疾,老家在中南美洲,如今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分布。在南美洲,當地人用全草治婦女非子宮性陰道出血,療效極好。非洲、美洲居民喜用它的全草清熱解毒用和消炎止血。

我國民間對它也非常重視,為它確定的性味是全草辛、微苦,涼。可祛風清熱,止痛,止血,排石。用於感冒發熱、療瘡濕疹、痛經、燒燙傷等。

附方:

嫩葉尖治痛經。《滇葯錄》。

用於上吐下瀉。《桂葯編》。對於這一點,《版納傣葯》和《滇葯錄》也提到它可根治急性腸胃炎。

全株治瘧疾,癰瘡腫毒,爛瘡,風濕疼痛,骨折。《滇省志》。

全草治風熱感冒,咳嗽《滇葯錄》。這也和《德巨集葯錄》提到的,可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是一致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