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等以禪悅為食,活在真的快樂裡

01

《愉悅回路》

[美] 大衛·林登 著 覃薇薇 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4-11

儘管在不同文化、不同領域中,快樂有著豐富多樣的指向,但人們對於快樂的許多認知卻是相同的,譬如,快樂來之不易、快樂需要節製、快樂是一種自然的狀態等等。人類用大量的精力追求快樂,但當快樂過度,乃至成為一種“癮”時,人類又想要操縱和控制快樂。

《愉悅回路》一書就針對快樂的複雜性和人類的相關行為進行了深入探討。作者嘗試用跨文化生物學的理論來解釋快樂,他指出,快樂和成癮是人類的天性,是我們性格和行為的基礎。大多數的超驗體驗,不管是違法的不道德行為,還是受到社會認可的活動,都受到大腦中的“內側前腦束愉悅回路”(medial forebrain pleasure circuit)的控制,而成癮則是由於“愉悅回路”感受不到刺激,不得不需要大量的重複刺激來觸發。

作為一部服務於大眾的科普作品,《愉悅回路》不僅條理清晰,還配有生動有趣的例子,有助於讓我們利用最新的科學觀念理解人類複雜的行為和認知現象。另外,了解快樂的生物學基礎還有助於我們在道德和法律層面上重新思考毒品、美食、性、賭博等欲望的產物與人類的社會行為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在市場上操縱這些“快樂產業”。

02

《我要快樂,不必正常》

[英] 珍妮特·溫特森 著 馮倩珠 譯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8-06

25歲時,英國作家珍妮特·溫特森在小說《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中描寫了一個和自己同名的女性從小被視為怪胎,在經歷了創傷的童年和成長時期的種種曲折後,離家獨自生活,重新追尋愛的真理的故事。而近30年後,溫特森在自傳《我要快樂,不必正常》中承認,那部使她一鳴驚人的處女座中所寫的很多都是她的親身經歷,而且真實的情況遠比書中更殘酷、更令人痛苦。

在人生的大半時間裡,溫特森都在與她的養母博鬥。在一個非常態的家庭中,她始終過著被養母嫌棄、要求、安排,用一種扭曲的愛捆綁著的生活。她的同性戀身份和成為作家的理想更是與養母根深蒂固的清教徒觀念格格不入。最終,她選擇了跟從自己的心,在16歲時就離家出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從此依靠強大的個人意志與揮之不去的壓抑回憶掙扎搏鬥。

“可以正常的話,為什麽要快樂?”這是當養母得知溫特森愛上另一個女孩時發出的質問,而這本自傳的名字恰恰給出了很好的回答。即便被更多人定義的“正常”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給予我們安全的保障,但無視自身真實的需求只會讓我們離快樂越來越遠。正如溫特森所言,“照自己的意願活得頭破血流,也好過聽從別人的安排,虛張聲勢地過淺薄生活。”

03

《佛系:如何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日] 草薙龍瞬 著許天小 譯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8-03

“佛系”一詞從去年開始在互聯網上流行,至今仍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調侃。尤其對於青年人而言,前途未卜,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正在人生中逐步顯露,在很多感到困難卻無力解決的時刻,佛家所提倡的順其自然的生活態度就成為了最好的解藥之一。

有著“東大名僧”之稱的日本僧人草薙龍瞬就是佛系生活理念的擁護者。他的獨特之處在於,他並不像其他僧人那樣,以佛教作為宗教來傳播信仰,而是致力於宣揚佛教中的知識和思維方式,通過切實改善人們的生活狀態使更多人從中受益。

在本書中,你可以體驗到佛家化繁為簡的妙處,同時認識到,所謂的“一切隨緣”其實知易行難,想要真正達到自得其樂的理想狀態,就必須更深入地理解佛家的思維方式,並融入到真實生活中去。草薙龍瞬認為,快樂就是放下不滿的心,坦率而主動地去滿足合理的欲望。情緒不佳時,遵循“清·簡·行”(即清理內心多餘的煩惱、簡潔理性的正面思考、踐行重視快樂的生活方式)的快樂法則,即可破除煩惱,重塑自我。

04

《心流》

[美] 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 著 張定綺 譯

中信出版集團 2017-11

不快樂的情緒,諸如苦惱、焦慮、恐懼等,往往來自於內心世界的混亂。對此,積極心理學的奠基人米哈裡的辦法是,在眾多或正面或負面的訊息中,找到一項能長久地凝聚自己注意力的活動,並全身心投入其中,屏蔽掉其他的事,就會得到內心的安寧與快樂。這種狀態被米哈裡稱為“心流”,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因沉浸其中而幾乎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從而獲得一種極致的滿足。

通過對各行各業人士的調查,米哈裡發現,那些幸福感較高的人都具備共同的特點,即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通過建立明確的目標、即時的反饋、和與其能力相匹配的挑戰來創造“心流”,並重複這種“最優體驗”。在米哈裡看來,對快樂的追求不應僅僅停留於淺層的及時行樂,而應向著“好的生存狀態”努力,兼括生理滿足與精神系統中的秩序,“心”流即是後者的關鍵驅動力。

在書中,米哈裡詳細闡述了“心流”的運作機制,並對如何建立良好的心靈秩序提供了專業指導。但於此同時,他也強調,建立“心流”應以自我為依據,而非迫於外部的製約。自得其樂,就是拒絕外部的獎勵,設立自己的“內獎”,有必要時,甚至需要通過獨處來實現。

05

《與哲學家談快樂》

[法] 弗雷德裡克?勒努瓦 著 李學梅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7-06

我們常說快樂易逝,但在哲人和智者看來,易逝的只是“快感”,並非“快樂”。真正的快樂不是短暫的歡愉,而是一種盡可能全面而持久的狀態。例如,哲學家斯賓諾莎將快樂定義為“一個由小及大獲得圓滿的過程”,就是說每當我們成長、進步、有所突破時,我們就會感到快樂。而尼采則將快樂視為根本的道德準則,認為快樂的本質是一切能夠增強我們生命力的東西,快樂即承擔生命賦予我們的一切,包括痛苦在內。

在《與哲學家談快樂》一書中,雷德裡克?勒努瓦教授援引東西方多位哲學家的智慧之言並加以闡釋,深入淺出地為讀者講解快樂的根源所在。他指出,人們生來就具備快樂的能力,只是由於後天形成的自我意識和心理作用,使人們在遇到問題時,出於生存的本能反應,在接收訊息的過程中刻意控制了自己的情緒變化和對現實事物的解讀方式,導致無法獲得持久的快樂。

製造快感的方式有很多,但如何源源不斷地感受到快樂,習得一套讓快樂自循環的智慧,則是本書意圖探討的重點。作為一部語言簡明的啟蒙讀物,本書涉及的理論廣泛但並不艱深,非常適合對哲學感興趣但苦於無法入門的人。

關 於 讀 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