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影響孩子一生的3個習慣,媽媽越早培養越好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葉聖陶

這群享譽世界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竟一致認為這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1978年,全世界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聚會巴黎。

有人採訪這些“成功者”成功的秘籍:“你們是在哪裡學到了認為最重要的東西?”

白發蒼蒼的學者們給出的回答出人意料:“在幼稚園。”

再問:“在幼稚園裡你們學到了什麽?”

學者們說:“好的習慣。比如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習要思考,觀察要仔細等等。”

這群享譽世界的頂級學者科學家們一致認為——自己小時候養成的良好習慣,讓他們終生受益。

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經歷,就是最好的證明。他在寫作時,有個很好的習慣:就是不管前一天晚上睡得多晚,他都要毎天一大早就起來,首先重讀一遍已寫好的部分,然後一隻腳站著開始寫作。

有記者問他為什麽要單腳站著寫作時,海明威說:“這種姿勢使我處於一種緊張狀態,促使我盡可能簡短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可以說,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能達到今天所能達到的高度,全是因為習慣的力量。

人生的結果,是無數習慣的總和:

習慣的力量,大到你無法想象

習慣的力量有多大?

有調查顯示,人每天執行的行為中,有多達95%是基於習慣而非有意識的決定。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小時候的習慣決定了將來的獨立生活能力。

末代皇帝溥儀,小的時候自然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出行有人陪同帶路。

等到成為平民,在生活自理方面就差很多,衣服穿反,扣子錯亂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掃大街,甚至掃著掃著就迷路了,回不去了。

小時候的習慣決定了將來的獨立思考能力。

有一些孩子,習慣於父母陪著寫作業,導致只要父母不陪,作業就會出現很多錯誤。這就是因為,在家長的幫忙下,有什麽不會的很快就能得到答案,導致孩子缺乏了思考力的能力。

無論是學習還是人生,孩子的路終究是要自己去走,越早學會養成習慣去生活,孩子越早獲得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

童年時期

是否養成這三大習慣  決定孩子一生的高度

童年時期是一個人人生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各種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因此,父母如何進行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和熏陶,至關重要。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三大習慣是最重要的,它們直接決定了孩子一生的高度。

 01  閱讀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學習上的潛在差生。

沒有真正不愛讀書的孩子,只是閱讀習慣是需要花時間培養的。

閱讀習慣的養成越早越好。一般來說,0-6歲是孩子的閱讀黃金期,越往後難度就會越大。並不是說小學前沒有培養出閱讀習慣的,以後就一定不愛看書了,而是你想再讓他看書,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02  時間管理習慣

“別看電視了,快去寫功課!”

“你一整晚都在做什麽?為什麽今天又要熬夜?”

相信很多孩子的家長,都會在家裡上演這樣的“拖拉戰爭”。

千萬不要小看孩子身上“拖拖拉拉”這樣的小毛病,如果時間管理的能力常年不得到提升,最終不僅會影響學習成績,還會對未來的發展造成極大的阻礙。

孩子的智商都差不多,差別就是孩子們的學習習慣,會不會管理時間、上課會不會聽講就決定了學習是否有效率,成績是否理想。

“孩子拚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能力。”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03  專注做事的習慣

注意力又叫專注力,指一個人專心於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說過,“孩子成長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注意力集中。

然而,一份國內調查顯示,70%的中國孩子入學後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並導致各種學習問題的產生。

孩子專注力的培養,越早越好。

專注力是一項很寶貴的能力,對孩子今後的學習、工作都有很大影響。那些能取得輝煌成就的科學家,往往都具有很強的專注力,他們工作的時候,真的能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