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翦滅楚國為什麽不反駁李信?

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召集群臣,商議滅楚之事。他問老將王翦需要多少人可滅楚國?王翦說少於六十萬就不行。嬴政眉頭一皺,覺得有點多,又問很欣賞的青年將領李信同樣的問題,李信意氣風發地回答,二十萬足矣。

嬴政大喜,認為王翦年紀大了,膽子小了,時代終歸屬於年輕人,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萬南下攻楚,結果被項羽的祖父項燕殺敗,傷亡兩個軍營,損失七名都尉,是秦滅六國時少有的敗仗。

這件事情中,王翦的態度值得琢磨。嬴政不聽他的,他並沒有據理力爭,而是稱病辭朝,歸隱故裡。

但這似乎不是一個忠臣該有的姿態,咱們熟悉的忠臣,不都是犯顏直諫、不看君王臉色那一款嗎?為何王翦如此特別?如果他勸下嬴政,秦國就可以減少一次失敗,莫非他不愛秦國?當然不是。

王翦之所以會有這種選擇,是因為他並非純粹的武人,有著政治家的心機和頭腦。

類似的事兒,在秦國歷史上曾發生過一次。公元前259年,秦昭襄王打算直取趙國都邯鄲,攻滅趙國,大將白起不讚同,說了很多理由,一力勸諫。但昭襄王不聽,執意攻楚,戰事果然如白起所料。那白起的結局如何呢?被昭襄王賜死了。

對於王翦來說,這就是前車之鑒。且前事未遠,才過去了35年,離王翦生活的時期很近。估計當他的功勞越來越大,離白起當年的位置越來越近時,就在考慮如何才能避免白起的命運。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不可違逆君王。君王想做什麽,只要不是亡國的大事,那就讓他去做,錯了也不評說,謹守臣子的本分。傳統的忠臣是內方外方,王翦是外圓內方,為人處事很圓滑,輕易不和人結仇,更不和君王頂牛。

這樣做很有用處,滅趙失敗後,秦昭襄王一想到白起說過的那些話就惱羞成怒,對白起極為痛恨。而李信攻楚失敗後,嬴政怒的是說大話的李信,對王翦沒任何意見,親自前往王翦的故鄉頻陽,答應給他六十萬大軍,請他出山領兵。

王翦也沒拿喬,立刻出發了。然後又來了一波操作,多次向嬴政求良田、求賞賜。連他的部下也覺得不妥,請他不要這麽貪婪。

此時王翦才說出了真實用意,他說秦王多疑,如今秦國士兵都在自己手中,唯有向秦王提出諸多要求,才能表明自己除了金錢以外別無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擁兵自立的疑懼。

說白了,這就是自汙,王翦對君王的心理了解得實在透徹。古代所有君王,都希望文武百官沒啥缺點,一心為國。但是,一旦真的出現這樣的人,君王就該慌了。因為天底下只能有一個十全十美、近於神聖的人,就是君王自己。

君王真正喜歡的,是小錯不斷,大錯不犯的臣子。

當王翦掌握了秦國的兵馬,嬴政怕的就不是王翦過貪,而是他不貪。貪,說明他還有私欲;不貪,說明他所圖甚大,這場戰一結束,王翦命運就堪憂了。

雙商在線的王翦,沒有給嬴政這個機會。最令人佩服的是,王翦是嬴政統一六國、開疆擴土的最大功臣,卻在平定六國後激流勇退,並不居功,因而後世知道他的人不是很多。

看了以上內容,就會發現滅楚之戰時王翦不反駁李信很正常,他知道嬴政已經偏向李信,反駁李信就是反駁嬴政,將為自己留下隱患。

而且這也沒法反駁,如果嬴政不信王翦,那麽結果一樣;如果嬴政信了王翦,不讓李信帶二十萬兵去攻楚國,就永遠沒有辦法證明王翦的正確性。哪怕當時聽了,過後嬴政也會有懷疑。

什麽都不說,才是王翦最好的選擇。說多了,未來證明了嬴政的錯誤,對王翦並無益處。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和李牧死於非命,廉頗被自己的君王厭棄,出奔別國,鬱鬱不得志,唯有王翦善始善終。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王翦不但是傑出的軍事家,還有政治謀略,深諳君臣相處之道。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