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是糖尿病足無情,而是你太「隨意」

什麼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俗稱糖尿病爛腳,它是由糖尿病患者的神經、血管、病變和外傷感染等因素所造成的一種足部潰爛以及壞疽等現象。

糖尿病足的分型:

1、乾性壞疽

乾性壞疽是凝固性壞死加上壞死組織的水分蒸發變乾的結果,大多見於四肢末端,例如動脈粥樣硬化、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和凍傷等疾患時。此時動脈受阻而靜脈仍通暢,故壞死組織的水分少,再加上在空氣中蒸發,故病變部位乾固皺縮,呈黑褐色,與周圍健康組織之間有明顯的分界線。同時,由於壞死組織比較乾燥,故既可防止細菌的入侵,也可阻抑壞死組織的自溶分解。因而乾性壞疽的腐敗菌感染一般較輕。大多見於四肢末端,例如動脈粥樣硬化、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和凍傷等疾患時。此時動脈受阻而靜脈迴流通暢,故壞死組織的水分少,再加上體表水分易於蒸發,致使病變部位乾固皺縮,呈黑褐色,與周圍健康組織之間有明顯的分界線。由於壞死組織比較乾燥,因此腐敗菌感染一般較輕。

圖 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後,再次出現潰爛的患者

糖尿病足壞疽分為幾個類型

2、濕性壞疽

濕性壞疽是糖尿足病中較為常見的足部壞死現象。由於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斑塊已形成,支端神經損傷,血管容易閉塞,同時微循環受到破壞,壞死組織的代謝物無法排出,長久堆積後,形成病變組織嚴重腐敗菌感染,形成局部組織腫脹,有些足部發展成呈暗綠色或汙黑色。由於腐敗菌分解蛋白質,產生吲哚、糞臭素等,糖尿病足患者身上很容易發出惡臭味。

3、混合性壞疽

合性壞疽也是一部分特殊的人群,這些病人同時會出現流膿感染和乾性壞疽,這些壞疽病人在治療時更須要細心和周到,本來壞疽患者心理都很脆弱,需要更大的關懷和給予信心,但是這種種混合性壞疽病人他們甚至會因為病理的不斷變化而認為是壞疽的加重或複發。混合性壞疽病人常見於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譯】: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歲之後發病,佔糖尿病患者90%以上)患者。混合壞疽患者一般病情較重,潰爛部位較多,面積較大,常涉及大部及全部手足。感染重時可有全身不適,體溫及白細胞增高,毒血症及敗血症發生。肢端乾性壞疽時常並有其他部位血管栓塞,如腦血栓、冠心病等。

糖尿病足的分級:

0 級:皮膚無開放性病灶。表現為肢端供血不足,顏色紫紺或蒼白,肢端發涼、麻木、感覺遲鈍或喪失。肢端刺痛或灼痛,常伴有足趾或足的畸形等。

一級:肢端皮膚有開放性病灶。水皰、血皰、雞眼或胼胝,凍傷或燙傷及其他皮膚損傷所引起的淺表潰瘍,但病灶尚未波及深部組織。

二級:感染病灶已侵犯深部肌肉組織。常有輕度蜂窩組織炎,多發性膿灶及竇道形成,或感染沿肌間隙擴大,造成足底、足背貫通性潰瘍或壞疽,膿性分泌物較多,足或指趾皮膚灶性乾性壞疽,但肌腱韌帶尚無破壞。

三級:肌腱韌帶組織破壞。足或少數足趾乾性壞疽,但骨質破壞尚不明顯。

四級:嚴重感染已造成骨質破壞,部分足趾或部分手足發生濕性或乾性嚴重壞疽或壞死。

五級:足的大部或全部感染或缺血,導致嚴重的濕性或乾性壞疽,肢端變黑,常波及踝關節及小腿。

通過以上對糖尿病足的具體的發病、分型、分級癥狀等做出詳細的描述以後,大家對糖尿病足的認識是不是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在這裡我不說我國一年裡因為糖尿病足而截肢成為殘疾人的數據是多少,我隻說糖尿病足截肢後,患者5年的生存率只有30%,糖尿病足是不是很可怕,是不是很殘忍,是的,讓我們醫生說,它的確是很可怕,很殘忍,但是我更想說的是:不是糖尿病足太無情,而是患者太「隨意」

在糖尿病足出現之前,它都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而並非它的一出現,就要立刻馬上需要截肢,不然患者就會沒命,不是的,不是這樣的,更多的則是,患者足部假如有了外傷以後,要麼簡單的自己在家做個消炎連包紮都不包紮,還有的就是不管它,反正不影響什麼,平時該乾嘛乾嘛,直到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以後,才重視其它的存在。還有一部分患者就是自己有糖尿病,平時不注意自己的飲食,想怎麼吃就怎麼吃,血糖高了就吃點葯,血糖不高了,就不吃了,導致血糖值不穩定,長期的話,就會出現足部潰爛(這則屬於突發性的),這類的患者,就會很盲目,不知所錯,也不知道它真正的發病原因,只知道是自己出現了爛腳,就去找什麼偏方、秘方之類,耽誤了自己的治療,糖尿病足最怕的就是感染,那些因為糖尿病足而截肢的患者,就是因為足部的潰瘍沒有得到有效的感染,而進行性發展,甚至對患者的生命造成直接的威脅,這時候患者不得不截肢,而用來保住自己的生命。

如果每個糖尿病患者都能對自己的足部健康引起重視的話,出現異常都能及時的去採取專業有效(中西西結合開放式)的治療,中醫佔70%,西醫站30%,那麼會不會就會降低糖尿病病足的截肢率,同時也免去了糖尿病足患者身心的痛苦了哪!最後提醒糖尿病患者,如果足部出現任何的異常,一定要到專業的具有糖尿病足專科的醫院去進行就診,以免走更多的彎路,讓自己的足病越治越嚴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