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壽險原保費下滑近兩成 安邦人壽等用萬能險穩現金流

  好采頭季壽險原保費下滑近兩成 這些保險公司用萬能險穩現金流

  發展傳統保障型業務是新監管環境之下的必走之路。

  韓仁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隨著銀保監會披露前3月保險業經營數據,今年保險公司好采頭表現一覽無余。不出市場預料,壽險公司原保費收入同比下滑,一季度實現原保費收入10993.96億元,同比下降16.82%。

  與往年好采頭原保費普遍高增長不同,今年好采頭原保費收入的下滑主要受監管新規保監134號文的影響,過去好采頭暢銷的“快返年金”產品停售,合規新產品銷售難度大幅增加;同時疊加金融市場長短端利率快速上行影響,好采頭產品相對銀行理財產品競爭力下降,影響保費收入。

  界面新聞整理出了原保費收入前十名的壽險公司,與2月份的名單相比,新華保險上升1名與富德生命人壽對調,其他公司名次無變化。國壽股份仍然穩坐龍頭寶座,比平安人壽多出600多億原保費收入,但是增速同比略微下滑1.13%。

  增速上看,華夏人壽、平安人壽、國華人壽增速居前,都在20%以上。華夏人壽近兩年加大了個險隊伍建設,同時去年基數相對較低,今年增速較高;平安人壽新單業務受影響相對較小,同時依靠續期業務拉動,實現同比高增長。國華人壽去年以來一直保持保費收入高增長,不過其對銀保管道的依賴仍然較重。

  不是每個公司都能應對行業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上表這12家公司就在變化中失守,原保費收入同比下滑50%以上。其中和諧健康、安邦人壽、華匯人壽和中融人壽下滑幅度都在90%以上。華匯人壽業務急速縮水或跟內部股權問題有關,公司股權糾紛問題持續幾年始終未得到解決。中融人壽去年剛恢復業務,尚沒有做好應對政策環境變化的準備。

  下滑最快的公司裡包含了兩家銀行系保險公司,工銀安盛和交銀康聯,分別同比下滑58.57%、56.84%。其實這是銀行系保險公司在新政策環境下的一個縮影,保監134號文實施之後,過去適合銀行管道銷售的快返年金產品被停售,替代產品的繳費期限延長,保障屬性增強,更不適合注重收益率和變現能力的銀行客戶,銀行系以及以銀保管道為主的壽險公司保費收入普遍受影響。

  原保費收入下滑意味著現金流入的減少,為了應對現金流風險,一些公司重新加大萬能險銷售。界面新聞整理出了前十大萬能險業務公司,大型保險公司裡平安壽險和國壽股份也在列,不過萬能險業務規模佔總保費規模較小,屬於合理的業務結構。

  安邦人壽今年萬能險業務力度最大,同比增長49倍至887億元。“這是公司為了應對現金流風險的無奈之舉,前幾年安邦人壽銷售了大量的中短存續期理財型產品,今年是兌付和退保的高峰期,原保費賣不出,只能重啟萬能險業務應對現金流風險。對於萬能險業務佔整體業務佔比監管是有要求的,一季度賣了很多,後期應該不會繼續大增長了”,一位資管人士分析。

  還有11家公司萬能險業務增長也很快,都在50%以上。仔細分析來看,普遍是過去萬能險銷售比較猛的公司,今年在兌付和退保壓力之下,面對著比較大的現金流壓力,不得不加大萬能險業務穩定現金流。但長遠來看,萬能險業務不可能再作為保險公司的主要業務收入來源,發展傳統保障型業務是新監管環境之下的必走之路。

責任編輯:楊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