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精研林業科技 構築綠色屏障

身材高大,膚色黝黑,穿著簡單,以藍色和藏青色為主,筒靴上滿是黃泥……9月12日,在永川區臨江鎮龍洞橋村的楠木育苗基地,初見何林的印象,與他同事們口中的介紹有點不一樣。


在同事口中,他是專業技術過硬的林業高級工程師,是永川林業“楠木行動”技術帶頭人。但從第一印象來看,與其說是工程師,不如說他更像是地道的林場工人。

“從1991年大學畢業扎根永川林業,27年來,他把科技興林這篇大文章寫在了永川大地上。”在永川區林業局相關負責人看來,立志奉獻林業,初心不改正是何林最生動的寫照。

讓古老珍稀樹種重煥生機

提到何林的成績,第一個不得不提到他讓楨楠這個沉寂了數百年的古老珍稀樹種、國家二級保護瀕危植物在巴山渝水重新煥發勃勃生機。

2005年,永川國有林場合並之後,在巴嶽山山脈張家灣林區發現的全國最大面積的天然楨楠林第一時間走進了何林的眼裡——繁育並推廣栽植楨楠成了他的夢想。

楨楠是我國特有樹種,在歷史上為中國四大名木之首,也是馳名中外的珍貴用材樹種,用途廣泛,利用價值高。然而,由於歷代砍伐,致使楨楠資源近於枯竭,被國家列為二級保護瀕危植物,想要培育和人工栽植極其困難。何林為此做過多番嘗試均以失敗告終。

直到2012年,何林參加重慶市林業局組織的技術培訓,中國林科院博導周志春講解的浙江先進的育苗法再次喚起了他的希望。利用課間休息請教,通過周志春引薦到浙江去實地學習考察,他終於找到繁育楨楠苗木的關鍵技術——芽苗移栽無紡布輕基質容器育苗技術。

在永川區林業局相關長官的支持下,何林先後到浙江的富陽、建德、台州等地學習。學習回來後,他又馬不停蹄和同事深入張家灣林區天然楨楠林采集種子進行培育試驗。

消毒、儲藏、催芽、整地、除草、澆水……從2012年到2014年,1000多個日日夜夜,楨楠終於破種而出,吐露新苗,並成功實現了規模化繁育。據了解,從2012年截至目前,通過何林之手,楨楠這一珍稀樹種育苗總計突破400萬株,通過永川區林業“楠木行動”免費發放到全域栽植,實現了楠木數百年後再次在永川這個繁育之地落地扎根。

“一株楨楠栽植20年就能長到20厘米(直徑)。到了經濟成熟,按每株最低1000元計算,在永川栽植的300萬株楠木,20年後將創造30億元的經濟效益。”在何林眼裡,這就是為永川百姓種下了“綠色銀行”。

繁育優質綿竹品種助農增收

2006年,國內知名造紙企業理文紙業入駐永川,急需造紙原料。而在此時,永川竹子原料每年僅有1萬餘噸產量,與理文紙業每年60餘萬噸需求比起來,遠遠無法滿足。

作為林業技術人才,何林和兩名同事一起臨危受命,牽頭紙料竹品種良種繁育及栽培技術推廣。時間緊任務重,在接受任務的第一時間,何林就組織人員先後考察了貴州赤水和四川宜賓、樂山、瀘州、雅安、自貢等地,引進10余個叢生紙料竹品種進行培育、對比。

各項生長指標、抗逆性指標、引種成活率等適應性指標也成了何林反覆嘗試的關鍵。通過幾年的引種試驗,最終綿竹脫穎而出。其速生性、豐產性較強,不僅竹材材質製漿造紙性能好、竹筍味道鮮美,還是庭院四旁綠化、保持水土的良好樹種。

在此基礎上,通過永川區林業局的支持,何林將綿竹良種繁育及栽培技術納入重慶市2015年林業科技推廣示範項目進行實施。該項目的實施,為永川建設緊密型竹漿原料基地與周邊重點區縣建立松散型竹漿原料合作基地提供了技術保障和種苗供應能力。

正是有何林這樣的基層林業技術人員努力,永川在短短時間就建成以綿竹和撐綠竹等竹種為主的竹漿原料基地5萬畝,滿足了企業的迫切需求。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 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