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6大妙招教父母培養孩子驚人記憶力,變身「小神童」

父母總想著如何讓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卻忽略了一點:孩子的聰明跟良好的記憶力是密不可分的。

孩子正是處於充實大腦的黃金時期,需要靠記憶一點點地吸取知識。一個孩子如果記憶力不好,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生字記不住,公式隔夜就忘記,經常丟三落四。

實際上很多能力的培養,大多是從掌握辦法做起,父母如果想提高孩子的記憶力,關鍵就在對孩子進行科學的記憶方法訓練。

1、集中注意力是記憶的關鍵

孩子學習時容易不專心,一會看看電視,一會喝口水,一會要上廁所,磨蹭幾個小時也沒學到什麼。父母要冷靜細心地觀察孩子的行為,找出不專心的根本原因,並耐心地幫助他加以解決。

01丨營造安靜、簡單的環境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響而分散,因此父母儘可能排除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為孩子創造安靜、簡樸的物質環境。

02丨給孩子限定時間

在限定時間內 ,讓孩子完成一些任務,孩子就會被迫集中注意力。

03丨控制視覺刺激源

電視、網路、廣告等色彩鮮艷的刺激源會讓孩子被動注意這些事物,從而失去靜心學習與思考的意志。家長應該控制孩子的刺激源,盡量留一段安靜的時間去遊戲和學習。

2、觀察力是強化記憶的前提

記憶力就像是銀行存款,如果沒有錢存著,無論怎樣努力都不可能提取出來。

因此,孩子要學著把看過的東西、經歷過的事,像存款一樣放進大腦裡面,這樣的儲存需要通過觀察才能做到。

01丨培養孩子觀察的興趣

觀察的興趣可以在實踐中培養。家長可以有計劃地、有選擇地引導孩子去觀察他所熟悉、所喜愛的事物,比如觀察大自然、參加旅行等實踐活動。在孩子觀察時,家長可以圍繞所觀察的事物,講一些相關的科學道理或現象,還要多問幾個為什麼。

02丨明確觀察目的

家長幫助孩子擬定觀察計劃,讓孩子明確目的地有計劃進行觀察。

3、想像是引爆記憶潛能的魔法

4、明確目的增強記憶效果


另外,時間是影響記憶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研究表明,一個人的記憶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產生,並且會不斷增強,而後又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而逐漸減退。記憶的高峰期大約在18到20歲之間,父母可以讓孩子把握住高中和大學的黃金時光。

在一年、一天之中,也有記憶的高潮和低潮。人的記憶能力在早晨8到10點最高,稍後次之,黃昏最差。

智力興衰周期是33天,會經歷高潮/臨界/低潮/臨界四個階段,在不同的階段學習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另外,學習的能力在秋季最強,春季次之,夏季最弱。

父母記住這些時間,合理安排孩子的學習時間段,會對提高記憶有更好的影響力。

另外,提高孩子的記憶力,也可以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

孩子擁有充足的睡眠,保證精力充沛,就會思路清晰,記憶力更強。3到7歲的孩子以11到12個小時為宜,12到17歲以9個小時為宜。

飲食方面也有有助記憶的食物,包括水果蔬菜/脂肪含量高的魚類等,還有一些對大腦有益的,如堅果/全麥麵包/豆腐/南瓜/蛋黃/葡萄柚/深海魚等。

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較強的記憶力,父母可要開始有目的、有計劃發展孩子的記憶力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