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萱花:古畫上的母親花,古人獻給母親的花朵

明天就是母親節了,許多人都會買一束康乃馨獻給母親,康乃馨又叫香石竹,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母親花”。說到“母親花”您或許有所不知,其實在我國古代也有一種母親花,它名叫萱花。古畫中以母親為主題的畫作並不多見,但萱花卻相對多見,其含義就是象徵母愛。

您也許沒聽說過萱花,但一定吃過黃花菜,它就是萱的一種。萱花的外形有點像百合,但花瓣更細,顏色更豔。

與康乃馨相比,萱花作為“母親花”的歷史更悠久,其淵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在一些先秦古籍中,萱被稱作“諼(音宣)草”,意思是“忘憂草”。在《詩經·衛風·伯兮》中,有一句“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這句詩很讓人費解,漢代經學大師鄭玄總結前人的說法稱:“背,北堂也”,所以詩句的大致意思是:萱草種植在北堂。中國傳統文化中,北堂常為主婦居所,後用來代指“母親”。於是乎,萱與母親就產生了聯繫。在後世的文學創作中,這種聯繫變得更加緊密,如唐代詩人孟郊在著名的《遊子》一詩中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後世有學者猜測,古時遊子遠行前,會在母親堂前種植萱草,萱草一旦開花,就表示孩子在外一切平安。諸如此類的詩詞在唐宋非常豐富,久而久之,萱花就被古人用來象徵母親了。

除了文學創作,古代畫家也很善於在作品上用萱來表達母愛或者增加親切感,下面就向大家介紹幾幅呈現萱花的古畫。

萱花是古人獻給母親的花朵,也可用於賀壽。古代畫家將萱花與松石一同呈現,那麽為女性祝壽的意圖就十分明顯了。明代畫家陳淳所作《松石萱花圖》現藏於南京博物院,該畫為紙本設色,縱153.2厘米,橫67.5厘米。畫面描繪的是鬆樹、湖石和萱花,構圖飽滿,松樹用筆蒼勁,湖石皴染結合。畫中萱花作為遠景,為淡黃色花朵,一朵盛開,其他含苞,整株十分高大。畫家勾寫兼用,畫法豐富多變,顯示出精湛的筆墨功夫。松樹一株、湖石一叢、萱花一莖,三者結合,濃淡相宜。松樹挺立,枝虯針疏;萱花掩映,光華競發;奇石墨色淡雅,風格疏爽,畫家淡墨欹毫、疏斜歷亂的表現技法令人印象深刻。

野生萱花往往是早上開放、晚上凋謝,壽命極短。宋人時常采摘萱花用作插花,但若想在短時間內畫出萱花嬌豔欲滴的姿態,就十分考驗畫家的功力。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宋代畫家李嵩的一幅《花籃圖》,該圖為絹本設色,縱26.1厘米,橫26.3厘米。這幅畫為工筆寫實風格,描繪的竹籃編織精巧,裡面放滿了各色鮮花,有秋葵、梔子、廣玉蘭、石榴、萱花等,其中萱花雖不在畫面正中,但依然醒目。這兩朵萱花一粉一黃,從花叢中探出,花冠高高揚起,仿佛仍在生長,說明是剛剛采摘的。小小的花籃折射出大自然的美麗、多樣、蓬勃與朝氣,讓人觀後感到十分親切,畫家對自然、生命的熱愛和關注亦展現於絹上。《花籃圖》畫幅雖不大,但是描繪細膩具體,線條富有表現力,敷色豔麗雅致,構圖穩定飽滿,為宋代繪畫傑作。

在南宋繪畫上,整株萱草花常與大小狗同時出現,借以表現母狗對小狗的關愛,進而引申到人間至愛。南宋宮廷畫師毛益有一幅傳世之作《萱草遊狗圖》,現藏於日本大和文華館。該畫為絹本設色,縱橫皆25厘米,作者以精細的筆法畫出奇石、萱草和幾隻玩耍的狗。畫中的遠景為幾株掩於奇石之後的萱草花,其花瓣內側紅白相間,有的已經盛開,有的則含苞待放。畫中前景為一組犬隻,一隻大狗揚尾張嘴,旁邊的兩隻小狗嬉戲著;另一組裡一隻欲撲昆蟲的小狗呈現出神態機敏的樣子。畫中動物的安排,既有迎讓又有疏密,且各具情態,表現出作者對生活細膩的觀察。

最後,勸明天想給媽媽送一把黃花菜的小夥伴三思哦。周末帶媽媽去走走,看看美麗的風景,有多久因為工作忙或是各種原因沒有陪陪媽媽了,她眼角的皺紋是否又多了幾條,眼睛是否還看得清,身體是否還如以前一般硬朗。

編輯:蘇梓軒、沈珊

審核:易國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