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茂連說茶茶道知識

一、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在茶道中表現為人對自然的回歸渴望,以及人對「道」的體認。具體地說,人化自然表現為在品茶時樂於於自然親近,在思想情感上能與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與自然相比擬並通過茶事實踐去體悟自然的規律。這種人化自然,是道家「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現。中國茶道與日本茶道不同,中國茶道「人化自然」的渴求特彆強烈,表現味茶人們在品茶時追求寄情於山水,忘情與山水,心融於山水的境界。元好問的《茗飲》一詩,就是天人和一在品茗時的具體寫照,契合自然的絕妙詩句:宿醒來破厭觥船,紫筍分封入曉前。槐火石泉寒食後,鬢絲禪榻落花前。一甌春露香能永,萬裡清風意已便。邂逅化胥猶可到,蓬萊未擬問群仙。詩人以槐火石泉煎茶,對著落花品茗,一杯春露一樣的茶能在詩人心中永久留香,而萬裡清風則送詩人夢遊華胥國,並羽化成仙,神遊蓬萊三山,可視為人化自然的極至。茶人也只有達到人化自然的境界,才能化自然的品格為自己的品格,才能從茶壺水沸聲中聽到自然的呼吸,才能以自己的「天性自然」去接近,去契合客體的自然,才能徹悟茶道、天道、人道。

二、自然化的人


「自然化的人」也即自然界萬物的人格化、人性化。中國茶道吸收了道家的思想,把自然的萬物都看成具有人的品格、人的情感,並能與人進行精神上的相互溝通的生命體,所以在中國茶人的眼裡,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沙一草一木都顯得格外可愛,格外親切。在中國茶道中,自然人化不僅表現在山水草木等品茗環境的人化,而且包含了茶以及茶具的人化。

對茶境的人化,平添了茶人品茶的情趣。如曹松品茶「靠月坐蒼山」,鄭板橋品茶邀請「一片青山入座」,陸龜蒙品茶「綺席風開照露晴」,李郢品茶「如雲正護幽人塹」,齊己品茶「谷前初晴叫杜鵑」,曹雪芹品茶「金籠鸚鵡喚茶湯」,白居易品茶「野麝林鶴是交遊」,在茶人眼裡,月友情、山有情、風有情、雲有情,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茶人的好朋友。詩聖杜甫的一首品茗詩寫道:落日平台上,春風啜茗時。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翡翠鳴衣桁,蜻蜓立釣絲。自逢今日興,來往亦無期。全詩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相結合,情景交融、動靜結合、聲色並茂、虛實相生。蘇東坡有一首把茶人化的詩:仙山靈雨濕行雲,洗遍香肌粉未勻。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戲作小詩君莫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正因為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在中國茶人心裡充滿著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中國茶人有著回歸自然、親近自然的強烈渴望,所以中國茶人最能領略到「情來爽朗滿天地」的激情以及「更覺鶴心杳冥」那種與大自然達到「物我玄會」的絕妙感受。

中國人不輕易言「道」,而一旦論道,則比執著於「道」,追求於「真」。「真」是中國茶道的起點也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

中國茶道在從事茶事時所講究的「真」,不僅包括茶應是真茶、真香、真味;環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掛的字畫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跡;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還包含了對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說話要真誠,新靜要真閑。茶是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每一個環節都要求真。

中國茶道追求的「真」由三重含義。

1.追求道之真,即通過茶事活動追求對「道」的真切體悟,達到修身養性,品味人生之目的。

2.追求情之真,即通過品茗述懷,使茶友之間的真情得以發展,達到茶人之間互見真心的境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