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沒奶味缺營養,是誰在保護沒有“供奶資質”的學生奶

前情回顧:

12月14日,一段“湖南貧困縣學生把營養餐牛奶倒水溝”的影片引發關注。

向當事學校供給牛奶的湖南湘蜜乳業有限公司被發現學生奶定點生產企業認證資格已於2015年8月到期。同時被指擅用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名義宣傳。

羅洪鎮中心小學校長曾彬彬解釋說,學生倒牛奶那天隆回突然降溫,學生可能不太願意喝冷牛奶,因此在喝少許後倒掉。

營養餐的牛奶由湘蜜乳業生產、配送。學生領到的牛奶包裝盒上顯示,每100毫升牛奶包含256千焦能量、2.4克蛋白質、2.6克脂肪、6克碳水化合物和60毫克鈉。

“中國奶協規定學生奶滅菌調製乳每100克的脂肪、蛋白質含量應分別大於等於2.9克、2.4克,湘蜜乳業提供的牛奶沒有達到國家學生奶的標準要求。”湖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劉成國說。

◆◆

光明網評論員

◆◆

湖南隆回倒奶事件的引線,引爆了湖南湘蜜乳業有限公司的“連環迷局”。

前幾日,有媒體跟蹤調查發現:校方發放的學生奶實際是調製乳,“它的蛋白質才2.4克,最低也得到2.8克。”今天,又有媒體披露向當事學校供給牛奶的湖南湘蜜乳業有限公司,被發現學生奶定點生產企業認證資格已於2015年8月到期,同時被指擅用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名義宣傳。12月21日,湖南湘蜜乳業回應稱,沒有繼續認證原因是,在2013年之後,相關部門不強製供奶企業必須由奶業協會認證。對於學生奶標識也過期問題,稱“申請工作滯後了”。

這些說法看似滴水不漏,卻處處叫人狐疑:比如蛋白質含量低,地方教育部門幫忙回應稱,是有學生不喜歡喝純牛奶,還有部分學生過敏,後便改成發有各種味道的調製乳;比如湘蜜乳業的供奶產品品質疑似較低,但奈何地方部門招標時候的要求就是“就低不就高”。唯一值得說道的,大概就剩下學生奶標識過期板上釘釘,所謂“申請工作滯後了”,一晃竟然“滯後”到3年過去。

拋開程式上的較真不說,有個怪現象叫人浮想聯翩:一份關於2018年隆回縣教育局營養餐的招投標詳情中可看到,當時參加投標的供應商有4家,分別為湖南南山牧業有限公司、湖南湘蜜乳業有限公司、湖南金健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皇氏集團湖南優氏乳有限公司。在今年8月14日中國奶業協會公示的“2018年擬核準注冊中國學生飲用奶生產企業(第十五批)名單”中,除在隆回得標的湖南湘蜜乳業有限公司外,其余三家公司均在名單中。得標的不在列、未中的全合規,這是哪門子道理?

不過,倒奶事件發酵之前,湘蜜牛奶在當地似乎也未必有著無懈可擊的口碑:實際上,早在2015年,當地就有多位政協委員反映全縣學生營養餐被一家企業壟斷;2016年,也有家長在網絡問政平台上發布長文,質疑“專供”隆回縣300多所學校學生營養奶的生產企業沒有“供奶資質”,所供“湘蜜”牌牛奶不好喝,很多學生直接將發的奶扔掉。即便如此,這盒土生土長土賺錢的牛奶,依然活得風光滋潤。

慷公共財政之慨,降低學生牛奶標準。少數“本土奶”大概只是個套現的道具,無關品質、無關口感,甚至無關是喝進肚子還是倒進水渠。

2013年,農業部等7部委發文,將“學生飲用奶計劃”推廣工作整體移交給中國奶業協會。中國奶業協會隨後也發出通知,“學生飲用奶計劃”在推廣工作管理方式改變後,未經中國奶業協會同意,不得以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名義從事相關活動。“湘蜜”品牌並不在合規的計劃品牌之中。詭異的是,“湖南湘蜜乳業”官網介紹,該公司是湖南中南部地區唯一的國家學生奶定點生產企業,為隆回縣10萬餘名農村學生提供學生奶,其產品包裝上也有“中國學生飲用奶計劃”的專有標識和注冊文號。兩個問題接踵而至:一則,面對連年來的各方質疑,地方部門始終“呵護”本土牛奶,這背後究竟是什麽道理?二則,營養餐是公共財政兜底的民生工程,倒奶事件之前,審計與監察部門就這麽“沒有一絲絲防備”?

“學生奶”不是唐僧肉,這話,須有問責的硬氣來兜底。

(轉載請注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