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二戰爆發後,德國為何直到1943年才進行戰爭總動員

文/寂寞的紅酒

1939年9月1日,德國出動150萬大軍閃擊波蘭,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爆發後,德國、英國、法國等國家紛紛進入戰爭狀態,進行了全面的戰爭動員。不過奇怪的是,雖然德國也進行了戰爭動員,但德國很長時間都沒有進行戰爭總動員,即使蘇德戰爭爆發後,德國人仍然在悠閑的進行生產和生活,完全不像日本和蘇聯那樣進入了全軍破敵狀態。實際上,直到1943年德國才進行全面動員,激發出全部的戰爭潛力。不過等到德國醒悟進行動員時,為時已晚,德國已經無法挽回敗局。德國的戰敗很大程度上和德國長期沒有進行全軍破敵動員有關。那麽為何德國直到1943年才進行戰爭總動員?

首先,德國人認為沒有必要進行全面動員。和蘇聯、法國的軍事路線不同,德國走的是精兵路線,追求的是高品質的兵員和裝備,採用的是速戰速決的戰術,所以才出現了閃電戰這種新式作戰方式。德國人憑借閃電戰席卷歐洲,沒費多大的力氣就佔領了大半個歐洲。即使面對蘇聯,德國人在戰爭初期,曾一度打的蘇聯毫無還手之力,德國的閃電戰差點一波把蘇聯帶走。德國人認同,他們根本沒有必要進行全面的戰爭動員,即使動員也沒有多大的意義。當時的德國太強大了,根本沒有全面動員的必要。直到當史達林格勒戰役失敗後,德國人遭到了重創,德國才感覺到需要全面動員。

其次,德國人吸取了一戰的教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於德國政府忽視了國民的生活品質,導致了國內矛盾激化,引發了國內的動蕩和一連串的暴動,使得德意志帝國被推翻。因此可以說,德國人戰敗主要是內部原因造成的,如果沒有內部動亂,協約國想打贏德國還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付出更大的代價,雙方甚至可能進行和談。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二戰爆發後德國一直非常重視國民生活水準,沒有大幅度縮減消費品生產,沒有實行像蘇聯那樣的二十四小時倒班的工作方式,這直接導致德國軍工生產沒有進入全軍破敵狀態,民用消費品的生產嚴重限制了德國軍事工業的生產,1942年初德國粗鋼僅僅37.5%用在軍備生產上。由於德國政府沒有大幅度削減消費品生產和供應,所以戰爭爆發後德國國民生活水準下降並不明顯,這也是德國人堅決擁護和支持納粹政府的重要因素。當然,造成的後果是德國軍工生產不足,嚴重限制了德國軍隊的作戰。

最後,人力和資源的限制。德國是一個面積狹小、資源匱乏的國家,德國的人力和礦產資源都非常有限。二戰爆發後,儘管德國佔領了大半個歐洲,但德國人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消化這些佔領區的資源,龐大的戰爭需求使得德國資源供應不堪重負,德國的勞動力數量驟然緊張,德國人如果全面動員必定加劇礦產資源和人力資源的負擔。即使德國全力開動機器生產更多的軍火,但德國無法提供更多的兵員和後勤補給,僅僅燃油一項就讓德國人無法承受。1943年,史達林格勒戰役戰敗後,德國已經沒有選擇,不得不進行全面動員,試圖挽回頹勢。但此時德國進行全面動員也無法挽回敗局,因為蘇聯已經開始反攻,美英也在西線不斷發動攻勢,德國根本不是美蘇英三大強國的對手。德國人敗局已定,即使全面動員也只是延緩戰敗的時間而已。最終,德國在美蘇英三大強國的圍攻下轟然倒下,輸掉了二戰。

參考資料:《二戰史》、《全球通史》、《東進:蘇德戰爭 1941-1943》、《二戰中的德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