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提醒李國慶們,從互聯網轉到區塊鏈的大多成了先烈

文丨互鏈脈搏·曹元、金走車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2月20日,李國慶宣布離開當當,全心投入到CRYSTO這一“內容產業+區塊鏈”的項目,這並不奇怪。畢竟,有一批互聯網人在互聯網“混不下去”了,都走向區塊鏈。與其說是李國慶的主動選擇,不如說是被已經飽和的互聯網逼得。

但需要提醒李國慶的是,互聯網的經驗、人脈、資本放在區塊鏈並不那麽好使,先於他投身區塊鏈的互聯網人大都成了區塊鏈領域的“先烈”,有的人甚至將互聯網時代留下的名氣消耗成了負值。

至少到現在,互聯網人轉身進入區塊鏈,還在探(shi)路(cuo)中。

先烈的故事

農歷新年前後,互聯網公司裁員聲浪一浪高過一浪。劉強東把他兄弟裁了,李國慶把自己裁了。網易、滴滴、美團、鬥魚都爆出超出正常更替比率的裁員。

BATJ+今日頭條已經實質性統治互聯網當下,留給創業者的機會窗越來越少。恰好,區塊鏈出現,打開了創業新大門。

互鏈脈搏不完全統計,一批互聯網創業者從2017年年底湧入到區塊鏈,其中不互聯網的領軍人物。

比如原空中網CEO楊寧、拉手網CEO吳波、人人網CEO陳一舟、神奇百貨CEO王凱歆、OFO小黃車CEO戴威、快的計程車CEO陳偉星、天涯社區董事長邢明、快播CEO王欣,以及當當網CEO李國慶等9人。

可以觀察,這些當年互聯網的弄潮兒有一些共同點:

1. 他們創辦的互聯網項目沒有能夠躋身一線互聯網公司,在BATJ的夾擊下,要麽衰退、要麽被收購、要麽關閉。

2. 他們在互聯網創業的時間差異很大,但投身區塊鏈的時間差異很小,集中在2017年年底到現在,僅僅一年多時間。

3. 他們創辦的互聯網公司,都是2C的。

圖一:互聯網轉型區塊鏈的大佬

然而從結果來看,這些互聯網人進入區塊鏈雖然逃脫虎穴,但似乎又進了狼坑。

互鏈脈搏統計,上述9人參與的區塊鏈項目,近7成遇到問題。

其中,楊寧投資的消費鏈CDC和陳一舟將人人網改造的RRCoin兩個項目已經宣告終止;吳波創辦的美店區塊鏈、陳偉星創辦的VV Share已經半年多沒有了消息;戴威在海外設立的GSENetwork因為OFO的困境,也陷入停滯;萬凱歆更是因為代售代幣(加密貨幣)名譽掃地,至今奔走異鄉,不敢現身。

他們的項目都在2018年上半年之前創辦,他們某種程度上成為區塊鏈的先烈。

目前仍確定在運行的有天涯的天涯TYT系統以及王欣出獄後創辦的Xinplayer。這兩個區塊鏈項目上線都在2018年下半年。

互聯網轉身區塊鏈尚需時日?

上述互聯網的弄潮兒轉身區塊鏈遇到的問題來自內外兩方面。外部原因是區塊鏈技術、生態、用戶接受度尚不完善。

互鏈脈搏注意到,9個互聯網人參與的9個區塊鏈項目延續了他們在互聯網的經驗,都是2C的。但至今,區塊鏈在2C應用方面乏善可陳。

海外公鏈上的DAPP項目,用戶數量最多的是博彩、交易所和遊戲。

國內大型互聯網公司也紛紛探路2C的區塊鏈應用,但火了一陣後馬上沉寂,包括百度的度宇宙、360的愛得鑽、網易的網易星球等。

這些經驗教訓似乎說明,區塊鏈還不到深耕2C用戶的時候。一方面是技術還不完善,比如支持C端用戶使用的高並發的區塊鏈系統還不多,使用成本(比如gas費用)也比較高;

另一方面,配套設施不完善,尤其是數據上鏈的數據如何來,線下數據如何真實上鏈等技術都在發展當中;

第三方面,大多數用戶仍不知區塊鏈為何物,普及成本較高。加之ICO被禁止,傳銷幣泛濫,區塊鏈被汙名化。

還有內部的原因,傳統2C互聯網產品並不用考慮內部的經濟模型,但區塊鏈2C項目往往需要完善的經濟模型,這是做互聯網的人所不具備的技能。互鏈脈搏曾發文分析為什麽百度、網易做不好區塊鏈產品(主要是2C產品,詳見:

《為什麽百度、網易、360做不好區塊鏈產品?》

)當中介紹了經濟機制的在區塊鏈產品中的重要性。

戴威做的GSENetwork,幣價也一路下跌,實際上就是沒有處理好經濟機制。

但是,國內的互聯網公司在2B方面卻可圈可點,產生了一系列比較好的應用。比如阿里巴巴的跨境食物供應鏈、百度天平鏈、騰訊發票鏈等。

或許現在是2B區塊鏈業務發展的時機。

圖二:互聯網公司的區塊鏈項目

某種程度上這些互聯網的弄潮兒轉身區塊鏈,還是值得尊敬的,他們在不斷為行業試錯,或許有些成為先烈。

李國慶曾經回憶當當剛成立的時候,太太俞渝告訴他一句話:”當當要做先驅,但絕不能做先烈。”希望李國慶這次也不是先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