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個習慣讓你濕氣越來越重!長按這4個穴位,祛濕效果比拔罐更好

中醫認為,很多疾病都跟濕邪密切相關,即使沒有嚴重到引起疾病,也會給身體帶來很多煩惱。那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體內濕氣重的原因。

【濕氣重的原因】


1、飲食結構不合理
現在很多年輕人熱衷於點外賣,喜歡吃口味重的食物,且三餐分配不合理,造成飲食結構不合理,每天攝入的熱量過高。


2、缺乏運動
很多人現在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坐著,上班坐在桌前,下班以車代步。總說工作太忙沒時間鍛煉,這樣長期下來,對身體影響也很大。


3、頻繁呆在冷氣機環境下
夏天氣象炎熱,大家都會選擇使用冷氣機,冷氣機的使用,對我們的身體非常不利,出汗本是一個散濕的重要途徑,可一進到冷氣機房間,該出的汗出不來,該消耗的消耗不掉,身體裡勢必堆滿了垃圾,堆滿了濕邪。


那濕氣重要怎麼辦呢?如何才能祛除體內的濕氣呢?


【祛除濕氣的穴位】


1、豐隆穴

位置:豐隆穴在外踝尖上8寸,條口穴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

功用:豐隆穴具有疏經活絡、化痰定喘、健脾和胃、祛濕除痹的作用,是 「祛痰第一穴」。濕氣重的可以多揉此穴,祛濕效果很不錯。一般用大拇指採用點按式按豐隆穴,然後沿順時針揉豐隆穴,後用大拇指沿豐隆穴向下單方向搓十分鐘即可,每日一次即可。

3、委中穴

定位:委中穴位於膕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功用:委中穴主治的疾病的有坐骨神經痛、小腿疲勞、肚子疼痛、腰部酸痛和膝蓋疼痛等。這個穴位是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能夠很好的幫助排出濕氣。可以用兩手拇指端按壓兩側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連做10-20次,每周三次,每次最少30分鐘。

2、中脘穴

定位:中脘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上4寸。

功用:這個穴位能夠起到疏肝養胃、祛濕健脾、消食導滯、美容養顏的作用。還能夠緩解治療胃痛、腹痛、腹脹、便秘、慢性胃炎等癥狀。可以四指併攏,點到中朊穴上,用力向下按,堅持10秒再鬆開,直到癥狀減輕。

4、足三裡

定位: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功用:這個穴位燥化脾濕,升發胃氣、補養脾胃,足三裡是養胃健脾的第一「功臣」。補一下脾胃陽氣,濕氣自然而然就會運化,刺激穴位的方法很簡單,以點按為主,每次按摩100~150下,也可用艾炷熏灸 3~5 分鐘,每日早晚各 1 次。

經常按摩以上幾個穴位可以很好的幫助祛除體內的濕氣,但是要注意按摩穴位的準確性,還有要堅持按才會有效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想要快速祛濕,可以試試隴.香無濕貼,只需睡前使用一個,就可以明顯改善濕氣重的癥狀,很多人都反饋說效果很好。

【濕氣重的人還要注意這些事項】


1、一定要多運動,運動排汗也可以很好的排出體內濕氣,建議每天運動30分鐘以上,長期堅持,不僅可以輔助祛濕,還可以增強體制。

2、適當的午休很重要,過度勞累容易造成氣血不足,氣血不足會進一步加劇水濕內滯,午睡可以很好的緩解疲勞,這樣也會有更加充沛的精力來投入到下午的工作中。


3、盡量不要呆在潮濕的環境中,不穿潮濕的衣物,每晚睡前可以泡泡腳,可以在泡腳水中加入生薑、花椒。大蒜等,這樣泡腳也可以幫助祛除體內濕氣。


濕氣已經成為危害我們健康的頭號公敵,我們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選取適合自己的排濕方式,早日排出體內濕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