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腎虛必用大補陰丸

大腎虛必用大補陰丸


明代醫學家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中第一次提到大補陰丸。他總結出「陰常不足,陽常有餘」,根據這一理論他研製出大補陰丸,又稱大補丸。現在我國頒的藥品標準記錄,「大補陰丸」的藥材組成為熟地黃120克,知母(鹽炒)80克,黃檗(鹽炒)80克,龜甲(酥灸)120克,豬脊髓160克。製作方法是用以上五味,熟地黃、黃檗、龜甲、知母粉碎成粗粉,豬脊髓置沸水中略煮,除去外皮,與上述粗粉拌勻,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克粉末加煉蜜10~15克,與適量的水,泛丸,乾燥,即可製成。


長久以來,滋補腎陰藥物繁多,每一種葯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針對這一點朱丹溪說:「陰常不足,陽常有餘,善衛生者,宜常養其陰,俾陰與陽齊,則水能製火,體強無病。今人縱慾者多,精血既虧,相火必旺,真愈竭,孤陽妄行。而勞瘵潮熱,盜汗骨蒸,咳嗽咯血、吐血等證易作。所以世人火旺致此病者,十居八九;火衰成此疾者,百無二三。是方能驟補真陰,承製相火,較之六味,功效尤捷。」


前面提到大補陰丸是由黃檗、知母、熟地黃、炙龜板四味葯組成,其中黃檗由芸香科植物黃皮樹或黃檗的乾燥樹皮做成,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濕熱瀉痢,對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辟、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都有很好的效果。知母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草本植物,多生長於野外向陽山坡邊或者草原及雜草叢中。可用於肺熱咳嗽或陰虛燥咳,有清泄肺火、滋陰潤肺的作用。另外還能降肺火,滋肺腎。在中醫用藥方面也常常用於陰虛消渴,症見口渴、飲多、尿多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