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國債“頂格”納入摩根大通指數 有望引外資300億美元

21世紀經濟報導 黃斌,馮國梁 北京報導

9月4日,摩根大通宣布以人民幣計價的高流動性中國政府債券將於2020年2月28日起被納入摩根大通旗艦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系列(Government Bond Index-Emerging Markets,簡稱GBI-EM),納入工作將在10個月內分步完成,完成後,將達到該指數10%的權重上限。

據高盛公司估計,此次納入指數,將給境內債市帶來約3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這也是中國國債第二次被正式納入國際主流債券指數。今年4月1日,彭博將超過350隻中國國債、政策性銀行債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此後,境外投資者的交易更趨活躍,持有境內債券的規模亦出現較大幅度的提升。

接近央行的人士表示,今年前8個月,境外投資者在境內債市的成交量已超過3兆元,同比增長超過30%,“實際上,放量主要發生在今年4月納入彭博巴克萊債券指數之後。”

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在交易放量的同時,8月境外投資者實現淨買入699億元。

“‘債券通’出現之前,境外機構持有境內人民幣債券的規模不足1兆,在中國境內債市總量中的佔比低於2%。兩年多後,這個數字已升至超過2兆,翻了一番多。”據該人士提供的數據,截至今年8月底,參與中國債券市場的境外投資者數量已超過2000家,較2018年末增長了900多家;境外投資者持債規模超過2兆元,佔境內債券市場託管總額的比例約為2.5%。

兩大主流債券指數“納指”後,目前尚留懸念的富時羅素旗艦指數(WGBI)。該指數追蹤資金規模約為2兆-4兆美元,若成功納入,中國國倩所佔權重將達5%-6%。據悉,富時羅素將在9月份公布結果。

10%頂格納入中國國債

今年4月1日,彭博公司正式官布,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如期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並將在20個月內分步完成。此次納指,共有超過350隻中國債券被納入。完全納入後,人民幣債券資產將在指數總市值中佔比6.06%,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債券將成為繼美元、歐元、日元後的第四大計價貨幣債券。

相比之下,摩根大通系列指數規模較小。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系列(GBI-EM)的資產規模約2260億美元,其中全球新興市場多元化政府債券指數(GBI-EM GD)佔2020億美元。

此次符合摩根大通“納指”的中國國債共有9隻,其中包括六隻已發行的債券以及三隻定於今年10月至12月期間發行的新債。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得一份材料顯示,將要納入指數的9隻國債,5年、7年期和10年品種各三隻。目前已發行的6隻國債中,單隻規模最小為1420.7億元(7年期品種),最大為2324億元(5年期品種)。

前述接近央行人士稱,此次納入的中國政府債券將在完全納入後達到該指數10%的權重上限,人民幣也將成為該指數系列第一大計價貨幣債券。

“過去三年中,中國債券市場獲得長足發展,目前國際投資者可更加充分地參與中國的債券市場,其投資的便利性也顯著提升,因此符合了摩根大通指數系列的納入條件。我們相信此次中國政府債券納入我們的旗艦指數系列,充分體現出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債券的需求。”9月4日,摩根大通全球指數研究主管Gloria Kim在一份對外發布的新聞稿中稱。

提升境外投資者便利

“近年來,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步伐比較快,開放整體的政策框架十分清晰。我們下一步將借鑒債券市場國際上的投資規則,逐步完善一些具體的細節,使投資環境更加便利化和更加友好。”在2018年中國債券國際論壇上,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如是說。

去年以來,央行在此前推出“債券通”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措施為境外投資者提供便利。

例如,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市的途徑有三:(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RQFII)模式,CIBM Direct Access(銀行間市場直接入市)模式,以及2017年7月推出的“債券通”。

“如果你是一個境外投資者,之前先走了QFII的模式,後來又走了直接模式,那麽你就可以在這兩個當中調倉,把QFII、RQFII的額度讓出來,都放到直接的模式下。”前述接近央行的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QFII模式與CIBM模式接下來將會整合,以便利境外投資者,“目前還在征求意見階段,估計不久就會落地。”

另一重要措施,主要集中在提升國債流動性上。由於中國國債大多數為商業銀行持有,而銀行的投資風格通常為持有到期,導致除了少數活躍券,大多數國債流動性較差。

“進一步引入優質外資機構成為做市商。”前述接近央行人士稱,央行正在著力進一步發揮做市商的作用,以提升國債流動性,“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境外機構持有的國債,超過90%都是從做市商那邊買的。”

今年7月初,在“債券通”開通兩周年之際,基礎設施再度升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債券通公司與Tradeweb、彭博等第三方平台升級多項債券通功能,債券通的報價機構擴容至47家。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34家,而2017年剛開通時,報價機構則不到20家。

此外,央行亦在積極協助財政部持續優化國債做市支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