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享域之於思域,會否成為又一個福睿斯之於福克斯?

文|李一帆

東風本田的媒介迪思,大約是本屆汽車圈最具事業心的公關之一。

通常活動的媒介,對於媒體不乏生活上的關心,比如提示大家“活動期間成都氣溫5~14度,伴有小雨,請酌情增加衣物並配備雨具”,“活動涉及籃球互動,請穿戴舒適運動衫運動鞋”等等。

但這次我遇到的迪思,竟然連媒體在開展工作前需要做什麽、怎麽做,都幫咱提前關照,想了個明白。

在前兩天的東本新車享域試駕會開始之前,迪思盆友們給每位媒體老師發了這麽一條微信:

各位老師,請大家帶著問題試駕,解答三個話題:

1. 享域與凌派同平台打造,同為兄弟的它們到底有何異同?

2. 一門雙傑,享域能否成為像思域一樣的神車?打造東風本田的下一個爆款?

3. 新風格大樂趣,享域將如何演繹?

對於“帶著問題試駕”這一點,我特別讚同,而且其實我一直主張無論參加什麽活動,都應該帶著問題前往,帶著解答回來。所以一看到這句話,我對迪思東本組的好感便蹭蹭起了上來。

只不過,其實彼時我腦子裡在想的事兒,與之思路正好相反。我有點擔心,與凌派同平台打造的享域,會不會將思域拉下神壇?

這都是有先例的風險事件。

福睿斯與福克斯、科沃茲與科魯茲,就是血腥現實。

比方說前者,福特在福克斯盛極一時的時候推出了定位相對更低的“中國特色”福睿斯,但奇妙的是,福睿斯空間比福克斯大、布局也比福克斯精妙,明顯更適於家用。2015年上市時,福睿斯入門版僅為9.68萬元,而福克斯則為11.38萬元起,11萬區間的福睿斯,配置直接秒殺福克斯。

縱然其實還有其它種種原因,使得福克斯當時正開始走向產品下坡期,但福睿斯的出現,直接導致福克斯跌下神壇。

福睿斯上市後沒多久,福克斯與福睿斯的銷量總和,就已經和福克斯鼎盛時期的銷量基本持平。直到現在,福克斯的銷量仍被福睿斯遠遠甩在後面。

科沃茲與科魯茲,幾乎是一模一樣的經歷。

而由於這一次的享域和思域,在某些方面的確和前兩者有些許共同之處,所以我試圖通過這次試駕,來解答心中的疑問,思域的神壇位置以及目前銷量,未來有沒有可能受到享域的影響呢?

我總結了三個可能和三個不可能。

三個可能

可能一,與之同平台的凌派銷量格外好。

憑借後排空間大、油耗低、性價比高這幾個格外過日子的原因,廣汽本田凌派的銷量一直非常不錯,基本月銷維持在1~1.5萬輛上下,在轎車銷量排行榜上穩居前20名。

或許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本田才想要秉著“雙車戰略”,讓東風本田在轎車細分市場再下一城。

所以享域與凌派出自同一平台,幾乎延續了全新凌派的輪廓和整體比例,車身尺寸完全相同,發動機也是同一款,並且同樣定位於家用,追求點是一家人的空間和舒適性。

這本就意味著,至少從群眾基礎的層面來看,享域算是勝券在握的。

而且,雖然外觀好看與否永遠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但從我在享域試駕現場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無論是教練、媒體還是路人,甭管對於享域這台車評價如何,僅論外觀,大家普遍認為比凌派順眼,有點溜背的設計看起來也比凌派更活潑一些。

考慮到中國有太多消費者買車重點就是看外觀,享域在這點上的加分項,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可能二,享域定位偏向舒適與家用,比思域針對的目標群體市場更廣。

思域的定位偏向運動,相比享域定位的家用調校與市場,理論上講更加小眾。福克斯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於這個原因,被福睿斯搶了市場。

和享域接觸下來的感覺很明顯,4756mm的車長搭配2730mm的軸距,加之本田MM空間設計理念的優化,它的空間比思域大,後排甚至可以翹起二郎腿,中間地板也相對低平。

因為近來自己很關注三缸機的問題嘛,所以我在主駕、副駕、後排都試過享域深加速時的身體反應,除了自己開車時會感覺到些許輕微的抖動,坐在其它位置的我都覺得包裹在座椅裡還是很舒適的,只要不激烈駕駛,完全夠用。

還有一個很“家用”的細節是享域竟然在後排座椅中間扶手處加裝了一個折疊小桌板,也就是能讓後排中央扶手“延長”再一倍的距離。這對於後排乘客來說相當於置物空間又大了一杯,放幾個水杯、iPad、手機都是沒問題的,甚至可以化妝,非常方便實用。

都是很巨蟹座的居家設計。

可能三,享域保持了“域”家族運動化的特點。

雖然這個保持,僅限外觀,也就是那個溜背式設計。但總歸是和思域更貼近了嘛!

三個不可能

不可能一,思域的用戶群非常細分。

在我的小概念裡,思域的車主與粉絲一直是批個性群體。

比如之前網上流傳的那段南京思域車主群的聊天記錄,“C63都乾不過,那我買思域幹什麽”、“600萬以下車型隨便秒”……都玩笑式地折射出了思域車主的“自信”。

還有坊間津津樂道的那些經典段子:

上次坐高鐵,車頭是一輛思域拉著跑的。

我的GTR碰到思域都不敢踩油門,要不人家以為我挑釁……

飛機上往下看,玻璃窗上有個小汙點,怎麽都弄不掉。正準備沾點唾沫擦掉,空乘過來說,那是台思域在地上跑,我頓時釋懷了~

反正,每個買思域的人,要麽是擁有一個法拉利夢,要麽就是不想淪為街車車主。

因為除了“秒別人”,其實也是一次次改裝把思域捧上的A級車巔峰寶座。

車身設計偏低、溜背造型、改裝潛力本就較大,哪怕隨便換個輪轂貼點貼紙,都能讓思域車主避免與其它人撞同款。

這批擁躉非常忠實,想要撼動思域在此群體心中的形象,委實不易。非要說享域能挖的,只有那些“普通”思域用戶群的牆腳。

不可能二,兩者存在明顯的動力差異。

其實這也是說明用戶群不同嘛。

思域匹配的是1.5T發動機,並且最驕傲的,是思域官方8.8秒的0-100公里/小時加速成績,在同級車型中數一數二,一直被思域粉“鼓吹”。因為要知道其它百公里加速能進7s、8s的,都匹配的2.0T發動機。

所以“不可能一”裡我列舉的那些段子,其實最牛逼之處,都是他們在結尾再加一句“哦對了我是1.5T的”。

但享域和凌派一樣,反正主打的是家用嘛,全系匹配的就是1.0T發動機,最大功率90kW,最大扭矩173 N?m,更適合不玩票的日常駕駛,有家用優勢。

不可能三,享域來了,還有凌派頂著呢。

到底是凌派更慌還是思域更慌,享域指導價沒出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數。

從這個微妙的角度來說,思域不像福克斯和科魯茲是在“一台車戰鬥”,而是多少有個幫手的。

當然,或許你會說,思域這麽傳奇的車型,還有這麽鐵血的粉絲,怎麽可能被享域瓜分市場。

那我要說咯,福克斯從2006年中國市場起就一直熱銷,2012~2015年月均銷量還一直在3萬輛以上,在粉絲心裡幾乎就是性能車的代表,好多次位居A級車市場冠軍呢。

科魯茲在A級車市場也算當仁不讓呀,連續5年銷量突破20萬輛,最高峰的時候,月銷量35000輛,2015年累計銷量246088輛,何等風光。

還不是一樣結局涼涼。

所以,看著前車之鑒,希望東風本田在發揚享域優勢的同時,也要下功夫放大這些“不可能”,深入營造兩款車各自的“人設”與用戶群,讓享域與思域形成根本差異化競爭。

而且,不要有了享域,就像福特一樣忽視老功臣思域的換代與傳播,無論如何,都要兩碗水端平,側重要均衡呢。

剩下的,就交給價格與命運吧。

我也只能幫到這兒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