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季後賽為啥衝突越來越多?針鋒相對只為碰瓷阿杜大帝

如果大家都打得那麽文雅和氣,那就不是季後賽了。

在這樣一塊戰場上,湖人和凱爾特人,上演了一次又一次經典的黃綠大戰。而詹姆士和馬刺之間,又經歷了那麽多的愛恨情仇。也是在這樣一塊戰場上,馬龍羅德曼生生的將比賽變成了摔跤場,而詹姆士讓格林經歷了胯下之辱。【聚焦NBA季後賽】

季後賽的故事每年都在繼續,但除了奪冠、絕殺、失敗,讓我們銘記的,還有一次又一次的針鋒相對,一次又一次的暴力衝突。

今天籃網和76人系列賽的第四場,前鋒杜德利推搡恩比德,引發雙方球員的激烈衝突。吉米-巴特勒為隊友出頭,而後和杜德利雙雙被驅逐。另一塊賽場上,馬刺後衛德羅讚,因為和裁判爭論,連吃兩次技術犯規,同樣提前離開賽場。

今年的季後賽中,巴特勒、德羅讚、杜蘭特、德拉蒙德,越來越多的明星球員,因為意外因素,提前離場,季後賽的衝突似乎越來越多,估計很多人都會想問,如今的這個聯盟究竟怎麽了?

季後賽為何衝突更多?

很多球迷是從姚明進聯盟,才開始關注NBA的。印象中,那個時候的NBA,一場比賽,可能也就得個80、90分,鄧肯、姚明、奧尼爾,這些內線超級巨無霸之間的搏殺,才是比賽的主角。而三分球,並非是常規武器,很多球隊只有是完全空位的時候,才會考慮出手。

但20年過去了,NBA已經變得大不相同,根據哈佛體育分析團隊的研究,從1982-83賽季開始,常規賽和季後賽的平均犯規次數,一直在減少。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提高比賽的觀賞性,聯盟一直在限制,或者說是打壓身體對抗,鼓勵球員的空切和無球跑動,鼓勵投射。

尤其是到了這個賽季,很多比賽,只要一有身體接觸,裁判就立馬會響哨,為了減少無謂的犯規,球員們只能降低防守強度,而這導致的結果,就是全場80、90的得分屈指可數。

時代在發展,NBA在改變,如今的聯盟越來越偏向外線球員,這導致的結果是,每個賽季的場均整體犯規在減少。這個賽季常規賽,聯盟場均個人犯規最多的球隊,是老鷹和太陽,他們的數據都是23.6次。而在10年前,也就是2008-09賽季,場均個人犯規最多的球隊,是雄鹿的24.2次。再往前推10年,也就是1998-99賽季,場均個人犯規最多的,是勇士隊的25.4次。

所以,有的時候,這個聯盟,並非是奧尼爾、雷吉-米勒等名宿說的那麽軟,而是球員們也在根據聯盟的規則,做出改變。但不管球員如何改變,有一點不會變化的,就是季後賽的強度。數據顯示,不管哪個賽季,季後賽的犯規,始終多於常規賽。

今年的季後賽,場均個人犯規次數最多的球隊,是勇士的27次。2008-09賽季,場均個人犯規次數最多的球隊,是掘金的25.8次,而20年前,季後賽場均個人犯規次數最多的球員,是雄鹿隊的30次。

更多的犯規,意味著更多的身體接觸,大家都是二三十歲,正是血氣方剛。而季後賽,大家都有著極強的榮譽感,誰也不願去做枸杞幫,季後賽出現個打架、驅逐什麽的,其實很正常。

當然,如果歸根結底,這種衝突氣氛,並不一定是在場內醞釀出來的。常規賽,打架發生個小摩擦,再見面有可能就是三五個月之後,或者是來年的事情,到時候大家可能早忘了。但季後賽實行的是每輪7戰4勝的制度,這麽一段時間,都是這兩支球隊在打球。你的任何一個舉動,說的任何一句話,都有可能刺激到對方,成為導火索。

就比如說76人和籃網的這輪系列賽,系列賽第二場,恩比德上籃時候,一肘子放倒了賈勒特-艾倫,賽後接受採訪的時候,恩比德表示自己不是故意的,但沒過幾秒鐘,一旁的西蒙斯就開始大笑。而看到這一幕,當時杜德利就曾經說了,“我相信他不是故意的,但在你弄傷別人之後,還大笑?哪怕恩比德的性格一直是這樣的,也不意味著他這樣做就是對的。”

也許你覺得,杜德利是今天籃網76人衝突的始作俑者,但雙方的恩怨,很可能在系列賽第二場的時候,就已經埋下。

季後賽強度引發對抗?

雖然各支球隊的人員,幾乎都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但人們總在說,季後賽和常規賽,完全是不一樣的兩種比賽。而這個不一樣,很重要的一點,就體現在防守強度上。

都知道,這個賽季常規賽,哈登場均可以獲得11次罰球,作為聯盟的造犯規大師,但目前哈登在和爵士的系列賽中,場均只能得到4次罰球。爵士對於哈登的針對性研究,不讓哈登去製造罰球,自然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但更為深層次的原因,是相比於常規賽,裁判開始更加鼓勵身體對抗。

就拿勇士和快船的系列賽來說吧,系列賽第一場,柯瑞超遠三分出手的時候,被侵犯,但裁判沒有吹罰。

而柯瑞這樣一次突破,祖巴茨有打手犯規的嫌疑,裁判同樣沒有響哨,柯瑞只能攤手。

在今年的季後賽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常規賽,裁判可能響哨的回合,到了季後賽,似乎就是看裁判的心情。

但如果你是裁判,你是聯盟,你也能夠理解這種“季後賽強度”。本來到了季後賽,兩支球隊互相研究,針鋒相對,犯規自然而然的就會增多。這個時候,裁判頻繁的響哨,只會讓比賽,變得更加支離破碎,沒有觀賞性可言。NBA畢竟是個商業聯盟,收視率可能才是聯盟最關注的事情。

季後賽犯規尺度和常規賽有著很大不同,但並不是每一個球員,都可以適應。每年的季後賽開始之前,很多人都會提及一個因素,那就是季後賽經驗。哈登、柯瑞,因為季後賽經驗豐富,他們總是會根據比賽的強度,裁判的判罰,調整自己的比賽方式。所以到了季後賽,兩大巨星,仍然可以呼風喚雨。

但有些球員,到了季後賽中,面對突如其來的防守提升,就只知道和裁判抱怨。當然,就和德羅讚一樣,抱怨可能招致的,有可能是技術犯規。當從裁判那裡,得不到回應的時候,有些球員就會有不滿、對抗的情緒。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他們會將這種情緒,加倍的轉嫁給對位球員,或者是針對的某個人,就如同杜德利推搡恩比德的行為一樣,已經完全超出了籃球範疇。這個時候,衝突也就很難避免發生。

角色球員單換巨星

即便是在《NBA 2K19》的遊戲中,貝弗利單換杜蘭特,基本也是不可能的。且不說,兩人之間不是一個級別的球星,就匹配薪資而言,你也得下一番功夫。但在今年的季後賽中,這一切成為了可能。

勇士和快船系列賽的第一場,裡弗斯讓貝弗利去防守杜蘭特。儘管貝弗利也算是了聯盟的頂級防守人,但他和杜蘭特身高差了一大截,杜蘭特原地乾拔,貝弗利就夠不著。如果是這樣的貝弗利,他肯定防不住杜蘭特。

但貝弗利還有一個標簽,就是“撕咬”,也有一些球迷用一個更為惡劣的詞,“瘋狗”。從系列賽的第一場,你就會發現,貝弗利就不斷的用小動作、垃圾話,挑戰著杜蘭特的耐心。最終,系列賽第一場最後一節,杜蘭特在邊線搶球的時候,撞翻了貝弗利,兩人糾纏在了一起,最終雙雙被驅逐出場。

中國有句俗語叫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而杜蘭特是既沒有躲過初一,也沒有躲過十五。系列賽第二場,杜蘭特是沒有和貝弗利打起來,但那場比賽,貝弗利多次製造杜蘭特進攻犯規,讓杜蘭特無所適從。也是在第四節比賽,杜蘭特因為六次犯規,再次提前出場。而杜蘭特的離開,也成為了比賽的轉折點,快船完成了一場31分的大逆轉,可能很多人覺得,路威才是快船那場最大的功臣,但沒有貝弗利,他們很難做到。

保羅、格裡芬在快船那幾年,裡弗斯有一個很不好的綽號,“豬頭”。但再看了今年的季後賽,你還會這樣去稱呼?看到裡弗斯的手段,勇士主帥科爾也不禁打趣,“快船這賽季做出了很多筆不錯的交易,尤其今晚這筆交易(貝弗利單換杜蘭特),絕對是快船今年最出色的交易之一。”

快船之所以能夠創造奇跡,讓衛冕冠軍如此抬不起頭,就因為他們成功使用了貝弗利這個“兌子”。事實上,用一名角色球員、邊緣球員,兌掉對方的核心球員,這早已成為了NBA各大教練的一個錦囊。

都知道,恩比德是76人攻防兩端的核心,他留在場上,對於費城來說意義有多麽重大。但杜德利這麽一推,萬一惹惱大帝,做出一些不該做的動作,最後究竟是誰吃虧?當然,即便兌掉巴特勒,籃網也是賺的。用一個場均4+3的邊緣老將,去換一個全明星級別的小前鋒,這買賣,怎麽看都是能做的。

在NBA中,總是會有這麽一幫球員,實力一般,場下還經常惹麻煩,但到了季後賽中,他們總是能夠去執行特殊任務,去惹惱對方的明星球員。當年的悍匪馬特-巴恩斯是這樣,現在的貝弗利也是這樣。

只不過,這種計策,一般最好還是用在落後一方,弱勢的一方。像今天籃網和76人的比賽,當巴特勒和杜德利雙雙被罰下場的時候,籃網本來是處於領先狀態。但一次衝突,反而讓76人更加凝聚在一起,很快的調整過來,最終在末節完成逆轉。杜德利看似是在為兄弟出氣,但出的不是時候,結果弄巧成拙,成為了籃網輸球的罪人。

可以清楚的是,貝弗利、杜德利,不會是本賽季季後賽唯一的“兌子”。開拓者雷霆,眼瞅著就要打架,爵士這邊,還沒有使用它們的秘密武器格雷森-艾倫。當雙方實力有著明顯差距,通過戰術人員調整變化無法贏球的時候,你肯定會考慮一些盤外招,製造一些X因素,改變整個系列賽。

畢竟,季後賽不只是絞肉場,更是“宮心計”。

(格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