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得了電話恐懼症,比抑鬱症還難受


當今社會,手機擁有越來越多的功能,簡訊和電話反而讓人陌生而不適。/ ROBIN WORRALL

打字吧親,只要人人都願意打字,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蔣方舟在《東京一年》裡提到,去箱根岡田美術館參觀,館內不能用手機,「現代人沒有了手機如同裸體閑逛,脆弱得不得了」。

不過,現代人更害怕的,可能不是沒有手機,而是手機突然來電。我們離不開手機,但我們幾乎不打電話了。如果說沒有手機如同裸體閑逛,那麼聽到自己講電話的聲音暴露在空氣當中,簡直就是一場恐怖的裸奔。

現代人依賴手機裡的即時社交軟體,因為那裡有我們所有的秘密和內心戲。它早已不是工具,而是我們的鎧甲。電話一來,就意味著你必須卸甲繳械,赤膊上陣。

「有事直接給我發消息吧!」

每次來電話,心臟總會一下子強烈收縮,緊張感、退縮感、被動感、無力感撲面而來。你不知道電波相連的另一頭是什麼情況,是快遞小哥還是保險銷售,是暴怒的領導還是磨人的客戶,是查崗的女友還是嘮叨的老媽。

而你,完全沒有緩衝的餘地,如同卡夫卡筆下的格裡高利,用盡全力也無法把背上的保護殼轉過來擋在身前,只好眼睜睜看著自己單薄而細小的肢體在空中無依無靠地掙扎。

有時候聽到對面是忙音,反倒如釋重負。

為了逃避電話,人們可謂煞費苦心。攔截號碼是常規操作,有的人將語音提示設置成「你所撥打的號碼是空號」,假裝消失。大多數人手機常年靜音,接電話全靠緣分。

對於那些不得不回應的電話,要麼在個把小時內完成充分而完備的心理建設,然後回撥過去,用「不好意思,剛才在忙,沒接到電話」搪塞一下;要麼等待呼叫結束,然後瞅準時間,在一個對方不可能接電話的時間點打過去(譬如對方在飛機上),這樣就可以順理成章地直接在微信中留言了事。

為了躲避一個電話,我們真是使出了全身力氣。

接電話的人擰巴,打電話的人也擰巴。/ 電影《手機》

「電話來了」

是一種日常驚悚

在前互聯網社交時代,幾乎所有印象深刻的經典恐怖片裡都一定少不了電話鈴聲的意象。

日本的「鬼來電」系列電影,每一個接到「自己」來電的人都將在電話預言的時間內悲慘死去。美國的《來電驚魂》,夜幕降臨,一通通神秘電話響起,恐慌和不安瀰漫在空蕩而冷清的別墅中。

而那套上世紀末最知名的恐怖片《午夜凶鈴》,貞子在電視機裡爬出來那一幕固然到達了恐怖衝擊的頂峰,但劇情當中所有令人驚恐的詛咒達成,都有一通鈴聲奇怪的電話。

恐怖電影大師希區柯克也拍過一部《電話謀殺案》。

電影高於生活,也源於生活。電話鈴聲響起,恰恰是日常生活中最恐怖的事。

它彷彿一個恐懼激活裝置,時間久了,有的人甚至產生鈴聲應激癥狀,在其他地方聽到同樣的音樂也會不自然地心裡發慌。靜音模式充其量屏蔽了聲音,無法消解來電恐懼。只要手機震動超過一秒,我們依然難免虎軀一震,內心情不自禁瑟縮成了鵪鶉。

在社交網路時代,人人習慣用即時通訊軟體溝通一切。豆瓣上有網友表示,「我每個月500分鐘通話套餐,1月、2月都用了0分鐘,3月努力用了2分鐘,4月使勁用了3分鐘」。一旦需要語音通話,一般只有兩種情況。

「IC、IP、IQ卡,通通告訴我密碼」,范偉在電影《天下無賊》演繹的這段打劫戲,早已成為經典橋段。但十五年之後,公用電話亭的電話卡密碼,早已無人記起。/ 電影《天下無賊》

第一種情況是陌生電話。親近的人一般不打電話,最陌生的人反而最常打電話。要麼是外賣小哥、快遞小哥和網約車司機,要麼就是保險推銷、房產中介和電話詐騙。

每個辦公室的一天裡,至少有三四個人會接到類似電話:

「喂,您好,四月促銷建案了解一下?」

「買不起,謝謝!」

「歪,這裡是銀行辦理無抵押信用貸款,請問您有資金方面的需要嗎?」

「不需要,謝謝!」

「喂,您是XXX先生嗎?我是XX市警察局打給您的,XX銀行顯示您的信用卡最近在境外陸續刷了二十多萬,我們需要確認一下是否您本人……」

「沒有信用卡,謝謝!」

騷擾電話已成公害。

綜合360互聯網安全中心2018年上半年的攔截監測與用戶標記情況、用戶調研分析,在所有騷擾電話中,廣告推銷以53%位居首位,其次為房產中介(11.8%)、詐騙電話(5.0%)、保險理財(2.1%)。

第二種情況是有重要緊急的事情——通常都不是什麼好事。

阿玲放在餐桌上的手機突然響起,她一看來電顯示,就有些慌張的接起電話,兩分鐘後,她回來了,長舒一口氣說:「還好沒事。」

朋友問她為何這麼緊張,她說,母親55歲後患了血液病,血壓總是不穩定,雖然都在一個城市,但沒有住在一起。她必須保持手機24小時暢通,因為老媽任何時候都有可能出現危險。

熱映的電視劇《都挺好》,有多少糟心事是從一通電話而起的?

阿玲說,每次電話一響,她的心就揪成一團,生怕看到來電顯示是「爸爸」。那很可能意味著母親身體出問題了,怎麼可能不害怕?

在廣州打拚了半輩子的華哥,同樣害怕老家打來的電話。他至今記得,大哥來的三次電話,都是「出事」的徵兆:第一次母親摔了一跤,骨裂住院;第二次母親受了風寒,肺炎;第三次,母親走了。

當然,更大概率的來電驚悚,一般不是老闆找,就是女友找。

有時候,一場崩潰只需要女朋友一個電話。

3月25日,杭州交警檢查非機動車逆行的時候,攔下一名騎共享單車的眼鏡小夥。小夥打了一個電話後,突然情緒失控丟掉手機,下跪崩潰大哭,喊著說「壓力好大」。

原來,小夥是個程序員,每天都要加班到十一二點。事發當天,一邊是老闆催著他,一邊是沒帶鑰匙的女友等著他。

久久是一名產品開發,每到周五都在祈禱不用加班。那天,當她在群裡吆喝TGIF,準備下班飯醉的時候,老闆的電話來了,說要彙報進度。

你眼裡的美好夜景,說不定是很多人的加班煉獄。/ upsplash

結果,那天晚上,她接了無數個客戶爸爸「我們來聊聊」的電話,奮戰到晚上十一點,她依然不知道客戶爸爸到底想要什麼。

再後來,每到周五,她看到電話響就想上廁所,朋友的飯局都不再喊她了,好一個TGIF。

至於親朋戚友,拜託,奉旨辦事或借點錢花的電話,誰想接?

害怕電話突然響起

就是害怕空氣突然安靜

今時今日的社交禮儀,是沒事別打電話。相信我,如果Siri能夠幫忙接聽滴滴、快遞或外賣的電話,蘋果也許可以扭轉頹勢,再贏個十年八年。

語音通話,真的是社交死穴。阿俊就碰過一次鼻子,覺得在微信裡已經跟心儀的女孩打得火熱,毫無預兆地就給人家撥打語音通話。對方拒絕了一次,第二次接聽了,空氣像凍住一樣安靜,唯有阿俊自己一直尬聊。

比見光死更可怕的是聽聲死。/ upsplash

然後,當然就沒有然後了,女孩已經在心裡默默把阿俊拉黑。也是,電話一直就在手邊,如果你以為別人是故意晾著你……那可能就是你想的那樣。

在所有的溝通方式中,電話是最高效率的。撥號出去,有事說事,說完掛機,中間不帶延遲,沒有停頓。

孤獨和接電話,我們好像只能選一個。

可是,正是電話信息流的線性特徵,決定了只能通過你一句我一句的語音交流推進,一方說完一句,另一方必須立刻作出回應。一旦出現空白,對話就會陷入尷尬的冷場——現代人害怕電話突然響起,往往就是害怕空氣突然安靜。

相較而言,郵件、簡訊、微信就有更大的寬容度,我可以馬上回復,也可以花一點時間認真考慮,不急於一時。即使是面談的情境,也沒有電話溝通那麼強烈的即時壓力,不說話的時候,可以喝喝茶,微笑,作思考狀。這些互動,都可以填補無話可說的尷尬,讓氣氛沒有那麼僵硬。

電話恐懼症,你是不是患者?

電話鈴聲之所以讓人緊張,是因為我們會被脅迫進入一段人際關係,而這段關係是冰冷而缺乏彈性的。香香就有一個香港朋友,經常突然間打電話,一說就是兩個小時,天南地北,根本停不下來。以至於,香香每次看見手機螢幕上出現對方的名字,都會非常緊張、猶豫。

香香本身是缺乏表達自信的女孩,更希望使用文字交流,因為可以反覆斟酌,避免出錯。她自己在工作上就吃過虧,接客戶電話的時候沒有溝通清楚歐元結算還是英鎊結算,結果讓公司平白無故多出了16%的成本——沒辦法,只能認栽。

作為臉皮比紙還薄的人,香香每次在電話中都會因為完全沒時間思考如何拒絕就被套路,答應別人後又只能恨自己不爭氣。好死不死,有時前面還是別人挖好的坑,鍋是只能背下來了,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你永遠不知道電話那頭的人會提出什麼要求。

電話的侵擾,就是一場壓力和焦慮的龍捲風。只要按了接聽,人們就很容易身不由己。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需要一個能讓自己放鬆的物理距離,我們不願意被電話脅迫,更不願意用電話脅迫別人。畢竟,現代人幾乎個個社恐,大家各有各的恐懼,心裡分分鐘自帶潛台詞:別看我,別找我,別跟我講話,讓我一個人待著。

從這個意義上說,互聯網是一個幸運場,你可以在這裡求關注,也可以在這裡被遺忘,信息技術給每個平凡而微小的個體進行了賦權。日常一條微信、郵件一聲祝福、群聊一句打趣,這些無足輕重的「碎片化社交」,反而讓我們鬆一口氣。

沒事別給我打電話了。/ Eduardo Sánchez

時代變了,打電話早已不流行。即使是熱戀情侶,微信上卿卿我我或者面對面肌膚相親,都比水米交融的電話粥更受歡迎。

有什麼事非要在電話裡才能說?

有什麼事非要發59秒的語音才能說?

P.S.奉勸那些想用電話在工作中挖坑的人,專業一點吧,我們來用郵件解決問題,謝謝各位。

?作者 | 阿柒

新周刊原創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