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教育,從三年級現象說起

在教育上,我是阿德勒的鐵粉。

我出自本能的堅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父母有自己的命運,孩子有自己的命運。每個人要為自己的命運負責,每個人也只能為自己的命運負責。

可惜,堅信這一理念、而能知行合一的父母,在當代中國,不說屈指可數,至少也是為數不多的。

就從“三年級現象”說起。

“三年級現象”已經說了很多年,但我看到,多數議論也只是就“現象”說“現象”,現象來現象去,最後這個“三年級現象”還是年複一年成為許多家長夢魘一般的現象。

讀二年級常考100分的,怎麽一下子就跌到80分了?以前對我們從來都是言聽計從的,怎麽現在都敢頂嘴了?明明給他報了培訓班,怎麽作業錯誤率還是這麽高?本來還挺愛閱讀的,怎麽如今連課外書都懶得看了?別人家的孩子早放學了,怎麽我家孩子還被留著補作業?早沒注意他有多粗心,怎麽現在總是丟三落四?……

先說語文。閱讀,開始需要聯繫語境解讀涵義了,牽涉思維的廣度、深度、敏捷度;作文,開始片段練寫了,雖說是片段,其實就是篇章的胚胎,立意、選材、布局、邏輯、修辭、文法,一樣都不能少。再說數學。計算,開始邁入小數、多位數乘除,步驟與結果明顯繁雜;統計出現了,圖形語言需要理解,圖形思維需要運用;幾何出現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等幾何概念需要掌握;問題解決,由一步而兩步而多步,思維難度明顯加大,文字語言與符號語言的轉換更是令不少孩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課程編排難”並非針對某個孩子或某類孩子,而是針對所有孩子。但感染學名為“三年級現象”這一病毒的,畢竟只是小部分孩子。

“三年級現象”不太可能是某個單一因素造成的。更大的可能,是多種因素錯綜在一起,導致這個令許多家長談“三”色變的結果。

我們可以逆向思考。即:具有哪些認知特徵、心理特質的孩子,對“三年級現象”具有強大的免疫力。

很簡單,三個特點:第一,效率;第二,習慣;第三,專注。

這三個特點,貌似跟智商無關,其實深刻影響智商、情商、逆商,同時影響心商(保持良好心態能力)。

孩子倘若擁有其中的一個品質,“三年級現象”一定跟他絕緣;

擁有其中的兩個品質,學習優秀一定是他的常態;

一旦擁有全部三個品質,則孩子必定是學霸無疑

”其實,“三年級現象”往深處進一步細究,還真沒什麽驚天動地的根源。要說化約,大概也可以化約到“專心致志”——專注品質上。

效率和習慣當然是重要的。其實,效率本身就是一種良好習慣。

有記者問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卡皮察這樣一個問題——您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裡學到了您認為是最主要的東西?出人意料的是,這位白發蒼蒼的學者回答道:“是在幼兒園。”

記者又問:“您在幼兒園學到了些什麽呢?”

老人如數家珍地說道:“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他們認為,終生所學到的最主要的東西,就是小時候家長和老師們教給他們的良好習慣。

在所有的習慣中,對學習而言,“專注”實在是最最重要的習慣。我們甚至還可以反過來說,所有習慣的養成,都必定伴隨心無旁騖、持之以恆的專注。倘若沒有專注的護航,任何一種習慣都不可能被塑造。

我以為,“三年級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專注”問題。凡是在三年級學習中退步明顯、跌落谷底的,一定是專注出了問題。

“課程編排難”一定影響專注。此時,專注品質弱的,自然就先發病、先枯萎;“身心轉折期”確實是道坎,專注能量足的,往往能順利邁過;反之,則可能磕磕碰碰、起起落落,甚至可能墜入深淵、萬劫不複。

有人痛批學前期的“超前教育”。其實,超前教育有利也有弊。如果,因為幼兒提前學了拚音、學了識字、學了數學、學了英語,導致他在進入小學低段時,因為提前學過而對內容失去興趣,注意分散、專注喪失,且一旦形成習慣,則害莫大焉。

這個道理,可以用來審視諸多家庭教育現象。

譬如,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技藝班。有些過分的家長,讓孩子一周連上10幾個班:珠心算班、寫作班、古箏版、主持人班、拉丁舞班、等等。多數孩子,往往學一項、怨一項,技能、技巧、技藝是有長進,但興趣、專注、熱情則往往呈負相關、負增長。長此以往,孩子受到損傷的是可持續學力更為關鍵的因素——興趣和專注。

當然,也有可能,孩子在某個興趣班的學習中,不僅習得了知識技能,也塑造了專心致志、用心不二的良好品質。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認為,“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學習一旦喪失了興趣和專注,就必定轉化為壓力;壓力持續發酵,就必定轉化為厭學;厭學發展到極致,就必定轉化為厭惡、厭倦、厭棄生命。

請問,這是父母想要的最終結局嗎?

專注問題,病在孩子身上,根往往在父母身上。

其實,任何一個正常孩子,都有專注天賦。有的可能落在數理邏輯方面,有的可能落在言語表達方面,有的可能落在空間想象方面,有的可能落在身體運動方面,有的可能落在音樂表現方面,有的可能落在人際交往方面,有的可能落在內省覺知方面,有的可能落在自然探索方面,有的可能落在沉思存在方面。

某個方面的天賦,一定表現為某個方面的專注。這話也可以反著說,某個方面的專注,通常表現為某個方面的天賦。問題在於,做父母的往往看不見孩子的專注。

表現一,就是忽視孩子某個方面的專注。發表《進化論》的達爾文,當年決定放棄行醫時,遭到父親斥責:“你放著正經事不乾,整天隻管打獵、捉耗子,將來怎麽辦?”父親顯然忽視了達爾文在自然探索方面的專注天賦。表現二,就是乾預孩子的專注。一代圍棋大師吳清源幼時酷愛下棋,但家貧,生計常無著落。舅舅要他學一技之長,他不乾。舅舅很生氣:下棋能當飯吃嗎?這是對吳清源在數理邏輯方面的專注天賦的乾預。

其實,孩子的專注品質與生俱來。作為父母,既無須干涉,也不必評判。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如實看見。任何外加的乾預和評判,對孩子的專注都是一種汙染和傷害。

為什麽那麽多父母看不見孩子的專注?普遍的原因來自父母自身的焦慮和恐懼。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新奇的實驗。

首先,讓10個人穿過一間黑暗的房子。在引導下,這10個人都成功了。然後,打開一盞燈。在昏暗的燈光下,這些人看清了房內的一切,都驚出一身冷汗。原來,地面是個大水池,池裡有十幾條鱷魚,水池上方搭著一座窄窄的木橋。剛才,他們就是從這座木橋上走過去的。心理學家問:“現在,你們誰願意再次穿過這間房子?”沒有人回答。半晌,有3個膽大的人站了出來。其中一個小心翼翼地走了過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許多;另一個顫顫巍巍地踏上小木橋,走到一半,竟趴在橋上爬了過去;第三個剛走幾步就趴了下去,再也不敢移動。心理學家又打開另外幾盞燈,把房裡照得如同白晝。這時,人們看見木橋下方裝有一張安全網,由於網線顏色極淺,剛才根本沒有看見。“現在,誰還願意通過這座木橋?”心理學家問道。這次又有5個人站了出來。剩下的2位為何不願意?他們共同擔心——“這張網牢固嗎?”

看!正是焦慮和恐懼決定著人們的行為反應和行動質量。

因為焦慮和恐懼,父母看不見孩子盯著螞蟻爬行時的那份專注;因為焦慮和恐懼,父母看不見孩子拆裝玩具時的那份靜心;因為焦慮和恐懼,父母看不見孩子隨意塗鴉時的那份凝神;因為焦慮和恐懼,父母看不見孩子玩家家扮角色時的那份篤定;因為焦慮和恐懼,父母看不見孩子望著藍天不聲不響時的那份出神;因為焦慮和恐懼,父母看不見孩子躲在角落裡看圖畫書時的那份安寧;……

而真正的家庭教育,是從認識自己開始,最終邁向自我實現。認識自己的焦慮,認識自己的恐懼,認識自己的依賴,認識自己的衝動和欲望……

孩子,既不是你夢想的替代品,也不是你失敗的替罪羊,更不是你人生哲學的替身演員。要看見孩子的專注,就要清除自己的恐懼;要清除自己的恐懼,就要稀釋內心的焦慮;要稀釋內心的焦慮,就要降低甚至放棄心心念念的期待。放棄期待,不是放棄愛,而是以道愛之。

以道愛之,從清除妄念開始——為人父母,必須清除“孩子是我的”妄念;為人父母,必須清除“我為你活,你為我活”的妄念;為人父母,必須清除“你我不分,我們是一體的”妄念;為人父母,必須清除“我的夢想都寄托在你身上”的妄念;為人父母,必須清除“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的妄念;為人父母,必須清除“你的生活就是我的生活,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的妄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