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詠患癌去世:為人父母者,不怕累不怕苦,最怕死

《怎麽跟孩子談死亡的話題?》

1

早晨上班路上刷朋友圈,驚現著名主持人李詠患癌去世的消息。

一開始,以為是假的——誰這麽無聊,開這種玩笑。

後來,才知道是真的,心頭一陣驚悸、惋惜、無奈。

每個人,無論何種職業,何種家庭身份,何種社會地位,看似奮力拚盡半生,為自己在這世間爭得片刻芳華,卻也都似浮萍一般,在命運的風吹雨打中,半點不由己。

誰都不知道,無常與明天,到底哪個先來。

有個網友說:“發工資那天,還在為工資少發愁時,他已經不在了!生死之外無大事!大家請珍惜眼前,一句話活著真好!”

是啊,活著真好!

普通人要的東西並不多,一個貼心的愛人,一個可愛的孩子,一個能每天全家人一起吃晚餐的家。

李詠在去年11月23日感恩節,發了人生最後一條朋友圈,感恩妻女及所有人,也許他已經預料到了結局,在跟這個溫暖過自己的世界做最後的告白。

?斯人已逝,卻留給我們太多的反思。

有個朋友在朋友圈說:“人生無常,讓我們抓緊時間享受當下吧!”

我們常常這樣想,但是每天過的卻是另一種心境。

2

我的一個好朋友,前陣子也剛在死亡線上走了一回。

她在體檢的時候,發現有些不對,醫生建議複查。她一個人沒敢去醫院,喊我陪她去的。

檢查期間,她整個人都軟了,再沒有了往日的雞血鬥志。

在大家眼中,她一直是非常上進的辣媽形象。一邊帶孩子,一邊創業,同時還這裡那裡學習充電。

我勸過她別那麽拚,她說,她無法停下,無所事事、休閑自在的時光對她而言像罪惡。

她說,你看,孩子那麽小,我怎麽能夠松懈呢?為了孩子,我必須要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儘管她一直也不清楚,為什麽要成為“更好的自己”,以及“更好的自己”到底是什麽樣子。

她的狀態,何嘗不是很多個我們拚命奔波的模樣?每日每夜焦慮著,勞碌著,翹首著更好的明天,卻生生把今天的自己,活成了盲目又徒勞的樣子。

幸好,後來的檢查結果出來,證明只是一場虛驚。

這一次,她終於松口說,要放慢步子,允許自己好好休息,也一點點去還欠了孩子的承諾。

3

如果你真的是有清晰的目標和夢想,那麽你拿健康去拚命我真的不攔著。

可惜我認識的很多人,他們拚盡全力,不是因為夢想,而是出於恐懼。

恐懼什麽?

怕被人比下去;

怕不為俗世認可;

怕自己在父母親人面前不夠優秀;

怕自己的孩子在同齡人面前低人一等……

就像我那位虛驚一場的朋友一樣,很多人正是被一股潛在的恐懼力量推動著,活得渺小而卑微,惶惶不可終日,拚盡了全力,努力努力再努力。

因為如果不努力,就可能意味著不被接納,不被認可,不被愛。

我曾經也這樣子心懷憂慮、忐忑地拚過命。

因為小的時候耳邊充斥著父母的嚴厲、挑剔、指責,以及比較。

長大了,耳邊也隨時回蕩著一個聲音:“別停下來,你不能休息,你永遠不夠好,憑什麽休息?!

然而,如同那句老話說的,沒有時間休息的人,總得騰出時間來生病。

不僅如此,父母內心的焦慮與匱乏,還會“遺傳”給孩子。

4

在我最焦慮、最拚命工作和學習的那陣子,我兒子出了些問題。

他的小腦袋裡裝滿了學習、考試這些事。他讀很多的書,聽很多的故事,認真上每一節興趣班,在各種團體中表現了充分的競爭意識,成績常年保持在班級最前的位置。

身邊很多人羨慕我,說我養了一個天使孩子。

學習興趣也許有遺傳因素,但是兒子開始出現抽動的症狀,頻繁擠眼睛,這就不對了。

如果沒有學心理學,我可能會帶兒子看醫生,給他吃藥看病去了。

但是,憑直覺,我知道問題不在兒子身上。

從小家夥身上不經意浮現的小心翼翼、過度緊張的神態中,我覺察到,那一定跟我身上的焦慮有關。

自己小心翼翼謀生存的時候,尚且不覺得有什麽。但看見一個小小孩活得這麽累,心會很疼。

我開始試著讓自己放鬆下來,允許自己懶散,也允許兒子偷懶。

我更多地陪他玩他喜歡玩的手機遊戲;

我帶兒子去嘗試他喜歡的興趣班;

我陪孩子一起聽音樂,散步,閑聊,遊玩……

總之,做許多無用的事情。

我希望他的人生裡不只有考試、成績,以及所謂的世俗成功。

我希望他的生活能夠多一些趣味和愉悅。

不記得什麽時候起,兒子的抽動症狀就悄悄地消失了。

後來,有一天,散步的時候,他冷不丁跟我說:“媽媽,我以後要像你和爸爸一樣,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那一刻,我忍不住笑了,眼眶卻濕了。

5

去年,37歲的劉凌峰查出了胃癌晚期。

在生病之前,他的身體早就發出了預警,但是他停不下來。

那會兒,他正馬不停蹄地工作。

抽煙、喝酒、熬夜、加班,哪一樣都不少。最拚命的一回,他整整工作了70個小時不曾合眼。

他早就有膽結石、胃潰瘍,但一直沒有當回事。6月初,當查出腹部積水的時候,他依舊在出差跑業務。直到他再也扛不住,回武漢看病。

他是整個家庭的頂梁柱。他還有兩個兒子尚且年幼。

真正躺在病床上以後,他才開始對自己過去這些年的奔波生涯做了反思。

他勸身邊的人,要敬畏自然規律,敬畏自己,定期體檢,關注健康,煙酒不碰,在家吃飯。

他專門列出了一個遺願清單,裡頭都是他真正想做卻還沒做的事:

最扎心的還是他說的這樣一段話:

我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多年辛苦工作,一心只想給他們多存點錢,將來可以讓他們有更好的教育環境。

可是今天我發現,我錯了,他們需要的是一個爸爸。

也許只有到了生命的盡頭,我們才能撥開生活的迷霧,找到活著的真相。

6

自從步入中年,我先後經歷身邊若乾親友的罹患癌症、以及離世。

我的這些親人、朋友,他們在癌症晚期的時候,並沒有陷入麻木的絕望,相反,他們表現出了令人動容的積極心態。

最後的日子裡,他們放棄了生活中無關緊要的事,重新安排了人生的重心。

他們主動選擇不做違背心意的事,花時間與真正重要的人更深地交流。

他們對生命中原本平常的事物,比如變幻的季節,粗茶淡飯,以及每一個節日的來臨充滿了感恩。

唯一的遺憾是,直到身體裡長滿了癌細胞,他們才知道應該怎麽活下去。

一個朋友今年年初大病了一場。大病初愈後,他發出這樣的感慨:

年輕的時候,總愛追問“人這一生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麽”,後來發現,人生原本是沒有意義的。

年輕的時候,認定只要努力就會取得俗世成就,後來發現,絕大多數人此生注定平淡無奇。

年輕的時候,執著地以為,只要付出就一定會擁有想要的東西,後來發現,這世上有什麽東西,是真正屬於我們的?沒有一種東西是不會失去的。即使在太空上沒有失去,總有一天,你也會在時間上失去。

這是醒悟,也是智慧。我為他慶幸。也為自己慶幸。

幸好一切來得及,還能夠去把握住眼前人,當下事。

我們這一生,真正能夠擁有什麽呢?只有此時此刻。

所以,趁還來得及,去愛該愛的人,去做想做的事吧。

不為了誰,不討好誰,只為了對得住手裡頭的每一個日子。

《寶寶英語啟蒙兒歌:三隻小小鳥Three Baby Birds》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