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創金合信迎股權變更 專戶黑馬規模縮水

  創金合信迎股權變更 專戶黑馬規模縮水

  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周報記者 寧鵬 發自上海

  8月6日,創金合信的股權變更,已經進入到受理或不受理決定日。而中基協官網數據顯示,這家成立於2014年的次新基金公司,一度是基金行業專戶規模最大的公司。

  據創金合信大股東第一創業年報披露,創金合信是第一家成立之初便實現員工持股的基金公司。從創金合信的股權結構來看,第一創業證券持股70%,深圳市金合信投資合夥企業持股30%。深圳市金合信投資合夥企業為員工持股平台,創金合信亦成為首家成立之初即實施股權激勵的基金公司。

  不過,對於創金合信的股權將如何變更,創金合信市場部人士沒有透露。至於本次股權變更是否牽涉到對員工的股權激勵,上述人士回應時代周報稱,股權激勵頗為敏感,不方便置評。

  新基金公司股權激勵第一人家

  據證監會官網資訊,5月30日接受創金合信股權變更申請材料,6月6日為補正日。從流程上來看,創金合信的股權變更進展頗為迅速。

  2014年7月9日,創金合信基金在前海注冊成立。公開資料顯示,創金合信基金注冊資本總額1.7億元,其中第一創業證券持股70%,深圳市金合信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30%。

  創金合信總經理蘇彥祝曾在採訪中表示,創金合信最大的優勢就是機制創新,以人為本,內部倡導合夥文化。

  深圳市金合信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於2013年10月在深圳前海注冊成立,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為5150萬元。其中,蘇彥祝出資1800萬元,佔合夥企業出資額的34.9515%,不僅出資比例最大,也是唯一的普通合夥人,並被選舉為執行合夥人,其余30個股東均為有限合夥人。此外,出資額並列第二的張雪松和黃先智,各出資500萬元。

  按照成立之初的股權比例折算,蘇彥祝通過深圳市金合信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有創金合信10.48%的權益。

  據了解,蘇彥祝、黃先智、張雪松等均來自第一創業資管部的核心團隊。事實上,這也是創新合信成立初期的核心班底。作為大股東的第一創業證券,將其旗下資管部門的31人核心團隊,平移至創金合信基金,蘇彥祝亦因此成為新基金公司股權激勵第一人。

  蘇彥祝為基金業老人,2010年3月,蘇彥祝辭去其供職十年的南方基金工作,加入第一創業證券,任資產管理部總經理、第一創業證券副總裁。在創金合信成立前的四年裡,他帶領第一創業資管快速發展。第一創業招股書顯示,2011–2013年間,第一創業資管業務收入從1731.73萬元增長至2.42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也從2011年的1.94%,增長至2013年的23.45%。

  而經歷了幾年的發展,創金合信很快實現了盈利,深圳市金合信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股權結構亦發生了一些變化。據企查查數據,蘇彥祝和黃先智曾經增持,其中蘇彥祝的認繳金額增加到2170萬元,而黃先智的認繳金額亦增加到600萬元。蘇彥祝持股比例為35.11%,黃先智持股9.71%,張雪松8.09%、劉逸心持股6.47%、黃越岷持股5.26%,此外還有持股比例在5%以下的股東41名。

  據第一創業年報,創金合信倡導合夥文化,實施合夥制,並在投研體系著力打造吸引並留住優秀人才的平台:事業部製和工作室。

  而蘇彥祝亦在公開場合表示,“我們清楚地知道,作為公募基金行業與其他資管行業比拚資本不現實,只能比拚人才和團隊。”

  據蘇彥祝介紹,創金合信基金倡導“以人為本”的合夥文化,建立基於合夥文化的專業人士持股制度安排,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建立互信互助、開放進取和不斷提升自我的文化氛圍。

  重專戶輕公募

  實際上,重專戶、輕公募的基金公司並不少見。有基金業資深人士表示,在競爭激烈的公募基金行業,有不少基金公司將專戶業務作為突破口,除了以九泰基金為代表的“PE系基金公司”外,財通基金亦從專戶業務入手,最後依賴定增業務突圍,走出了一條差異化路線。

  第一創業年報顯示,作為“券商資管+公募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大資管格局的重要支撐,創金合信自成立以來,堅持公募、專戶業務雙核驅動。

  從數據來看,創新合信公募業務的發展速度,顯然遠遠不及專戶業務。據海通證券研究所金融產品研究中心數據,截止到2018年二季度末,創金合信剔除貨幣基金規模為125.15億元,在行業排名第65位,公募業務規模位居行業中下遊。而據中基協數據,基金業二季度末專戶月均規模排名第一的為建信基金,月均規模為3790億元,而創金合信以3734億元緊隨其後,專戶業務規模已近位居行業頭部。

  事實上,2018年一季度,排在前三位的基金公司分別為創金合信基金、建信基金和中銀基金,規模分別達到4027.33億元、3516.32億元和2917.44億元。

  雖然是一家成立時間不長的次新基金公司,創金合信在成立之前已經頗有積累。蘇彥祝加盟第一創業之後,該公司“創金資產”品牌發展迅速,從最初的兩三隻產品,發展到後來的26隻集合理財產品以及數百隻定向資產管理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創金合信成立之後,不僅團隊實現了平移,由蘇彥祝及其團隊打造的明星產品也繼續由他們管理。據了解,創金合信成立後,第一創業現有存續期的產品都以委託的方式交由創金合信基金託管,而第一創業資管部則由重新組建的團隊負責新產品的設計、開發及管理。

  2015年6月底,在已公布的93家基金公司專戶業務規模中,創金合信以293億元名列第30名,而當時行業規模最高的公司專戶業務規模為2039億元。作為成立不久的公司,創金合信在專戶業務領域起點頗高。

  從數據來看,第一創業資管業務近年的表現仍較為出色。中基協數據顯示,第一創業2017年券商資管月均規模為2201億元,規模穩定在行業前20名;創金合信2017年基金專戶月均規模為3681億元,位居行業第一。

  據第一創業2017年年報,其資管業務收入6.89億元,資管業務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比重,繼2016年從16%上升為31%之後,再次提升至35.28%,穩居第一大收入貢獻單元。

  年報數據顯示,創金合信在過去數年實現了資產管理規模的穩步提升。截至2017年年末,創金合信設立並在存續期的產品有304隻,其中特定資產管理計劃275隻,證券投資基金29隻,受託管理資金總額3961.5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741.59億元,增幅23.03%。

  不過,相比專戶業務數千億元的規模,創金合信的利潤明顯遜色許多。2017年,創金合信營業收入為4.07億元,淨利潤為4158.69萬元。該年度創金合信營業收入和和淨利潤較上年分別增長51.13%、29.18%。

  實際上,創金合信在2016年已實現盈利,營業收入、淨利潤增幅均翻番。數據顯示,創金合信2016年末專戶規模為3081.43億元,2017年末專戶規模為3816.62億元,2018年一季度則達到了4027.33億元的峰值。

  自今年二季度起,創金合信的專戶業務規模出現了下滑。業內人士表示,“資管新規”對於基金公司的專戶業務有一定影響。值得注意的是,4月底“資管新規”發布實施後,部分地方證監局向轄區基金公司發出落實資管新規、及時上報整改方案的通知,專戶業務作為整改重點,都在密集盤點存量產品、申報材料、上報整改方案。

  作為一家依賴專戶業務的“非主流”基金公司,創金合信的發展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